今天市場行情一波三折。
因為創業闆注冊制政策,擴大供給,導緻市場用腳投票出逃。
接着從科技股爆發能量,力挽狂瀾,在中午把指數修複。
這中間大票的對決,其實是内資機構和北上資金的博弈。
很多人問,為什麼内資總是在關鍵時刻逃跑,而北上總是在關鍵時刻護盤。
其實這是A股的獨特想象,是體制下造成的問題。
未來一定會通過合理的政策解決,但當下這種現象很難改變。
賺錢的模式不同
聊北上資金之前,先明白這類資金賺的是什麼錢。
準确的說,北上是賺低估值的錢。
A股的平均估值是比較低的,相比美股等發達國家。
這也是北上配置A股核心資産的主要原因。
當市場出現了類似牛市的氛圍短期大漲,就會導緻整體估值較高。
這個時候北上資金出現了集體流出的情況。
這代表低估值的模式已經泡沫化,失去了持股的價值。
如果經常看我文章,會知道我很少批評北上資金。
但唯有美股崩盤之際,北上資金不得已抛售一切資産回流支持流動性的時候。
北上流出導緻的踩踏,讓很多行業龍頭出現劇烈震蕩而倒在地闆。
這是極少數的批評。
也是北上資金模式内唯一的問題。
就是全球流動性的制約。
當然,這類情況比較少見,但也要充分認識到北上資金不是萬能的,也有缺陷。
所以很多投資者把北上當作風險指标,這個是對的。
其實你也可以去梳理A股的平均估值。
自然能理解什麼時刻北上會加速流出。什麼時候北上會瘋狂流入。
理解風向标,先理解他們賺什麼錢。
那麼内資機構呢?
他們賺什麼錢?
如果你買過基金,或者接過理财顧問的電話。
他們告訴你買基金的理由,90%以上的邏輯是,這個基金去年收益不錯。
去年虧20-30個點基金,必然無人問津。
所以内資機構賺的錢,明明白白,是收益率的錢。
收益率代表了未來募資的難易度,也是多數基金經理的KPI。
就是這種模式下,内資機構的風格,其實是很畸形的。
時時刻刻活在囚徒效應的困境下。
市場劇烈震蕩的時候,如果你不砸盤,就會被友商砸盤。這就是囚徒困境
也意味着,隻要有波動,就會有機構進行利潤最大化的操作行為。
機構慢慢開始變得散戶化,追漲殺跌,高頻交易。
更加關注政策和熱點風口。
哪怕是完全沒業績可實現的機會,機構也會去參與。
差異造成的市場現象
看到這裡,如果你能理解内資和北上模式上的差異。
你就能理解很多市場莫名其妙的行為。
比如:一個基本面很好的行業龍頭,在低位,還是有機構賣出。
為什麼?調倉去更好的抱團闆塊,比如近期的消費。
比如:指數一到3000附近,就崩了,A股10年之後還在2800
為什麼?所有内資,過了3000都想跑。不跑淨值就回撤了影響明年銷售
比如:北上放假結束歸來,核心重倉大陽線,次日大陰。
為什麼?内資砸的就是北上。能噜一點是一點,北上必加倉的個股,潛伏進去做個差價。
比如:為何每年11-12月幾乎白馬股必跌,業績股破位?
為什麼?年終獎就看年底淨值收益,這時候不砸什麼時候砸。
正是因為這樣種種追求短線收益,散戶化的行為,導緻了市場波動。
根源在哪裡?
就在A股制度設計上
萬惡之源就是基金排名制度上,逼得從業人員不得不為了飯碗着想做短視的行為。
要想改變A股10年3000點的宿命。我獻個最簡單的政策。
取消基金排名制度,取消年度淨值顯示。
改變内資機構永遠看排名的考核機制。
這遠比創業闆改革,T0制度更能讓市場成熟。
當然,我這個建議好比取消高考分數一樣幼稚。
但同樣是培養人才,為何國外不是用一次考試定勝負。
并不是沒有可以借鑒的辦法,隻是在制度設計當初更适合國情罷了。
最後回歸标題。
為什麼關鍵時刻機構總是掉鍊子。
看完本文應該能理解了。
這個現象有助于你思考倉位控制,和關鍵月份漲跌的邏輯。
明天沒有了北上資金,大家可以猜猜看,内資機構是不是又要踩踏掉鍊子。
節前再來兩天互相捅刀子後,節後回來,又給北上資金送了低位籌碼。
恨鐵不成鋼?
沒辦法,換位思考,每一個基金經理都需要為個人賺錢奔波。
希望高層早日想通政策源頭的弊端。
高層沒想通之前,普通投資者要先想明白,你的對手盤為何砸你!
這就是本文的價值。
或許明天盤後大家的點評都是:
北上不在的第一天,想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