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正心正舉公衆号
文丨南鸢
無論男女,我們都喜歡美人。
即便隻是三個月大的嬰兒,目光停留在漂亮臉龐上的時間也要多于一般長相的人。
我們看到美貌的人,會自然地覺得賞心悅目,我們對這個人的預設就是所有的美好品質他都已然具有,因為人們更願意相信“美的即是善的”。
正如木心在《哥倫比亞的倒影》裡寫道:“其實美貌這個表情的意思,就是愛。這個意思既蘊藉又坦率地随時呈現出來。擁有美貌的人并沒有這個意思,而美貌是這個意思。”
美貌是可愛的,它本身是一種愛的直觀表現。通過這種照見,人們見到美貌的人自然心裡愉悅。
内觀己心 外察世界
外貌是一個重要的參照物
擁有美貌的人被人看作具有先天優勢就在于此,别人需要通過努力與表現來獲得認可,而他則得天獨厚地被人預設擁有了這些。
外貌自帶語言,它先天被賦予一些性質特征。
與此同時,擁有美貌的人也有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壓力。因為一個人不可能擁有所有美好品質,每個人所期望的美好品質也都不一樣,而美好的品質并不能因美貌而自然地被賦予。
許多的後天能力必須通過努力習得,這就是美貌的局限。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上帝是公平的。
因為在生活中,也不乏長得美而大腦空空的人,或者四肢發達、長相俊朗卻毫無決策的人。
這讓我們知道,美貌與内在有相關性,但并非必然性。
但是,上帝是公平的,同樣适用于——一個擁有美貌的人與姿色平庸的人卻都有追求美好品質的機會,前者因為被期望而更加努力使自己“美”得更全面,後者則因為被忽視而需要培養美貌之外的立足于世的能力。
啟迪多元思維
美貌是一種能力
為了避免被冠以膚淺的名頭,我們有必要知道讨論美的意義何在。
因為隻有真正了解美貌,才不會成為它的奴隸,才不會因為盲目崇拜而失去真正美的品質,不會因流于表象而不懂深刻隽永之美。
對美的反應是一種個體感受并且是多樣的,這也是“情人眼裡出西施”。
紮克伯格是Facebook創始人,他的妻子同樣受人矚目。紮克伯格的妻子普莉希拉·陳,被媒體稱為長得其貌不揚,皮膚黝黑,還有些微胖,看過去的确不屬于傳統審美上的美女。普莉希拉熱愛自己的事業,最終拒絕了去Facebook工作的機會,而選擇成為一名兒童醫院醫生,紮克伯格尊重她的決定。她熱衷于慈善,在他們的第一個女兒出生都紮克伯格與妻子決定将Facebook的99%的股份用于慈善事業,價值450億美元,約人民币2879億元。因為他們想讓自己的女兒生活在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裡。在紮克伯格眼中,普莉希拉是一個獨立、果敢、智慧、有愛心的女人,這樣的女人如何不美?
正心正舉
重要的不是美貌本身,而是有讓自己變美的能力。
《論語·陽貨篇》第二十六章裡寫道:
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意思是,(一個人如果)四十歲還被人厭惡,他(這一生)也就這樣了。
正如上面所說的,美貌是一種愛的語言。那麼一個人如此被人厭惡就說明他在相貌上就很難讓人生出“愛”之情,這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人自暴自棄之後顯現出來的醜惡。
撥迷見智
正如南茜·埃特考夫在《漂亮者生存》裡所寫的:“我們不能等待美,我們必須去創造美。”
開啟自在之門
林肯曾經在面試一位應征者時,就因他的長相而不錄取他。因為林肯覺得:“一個人四十歲以前的臉是父母決定的,但四十歲以後的臉應是自己決定的。一個人要為自己四十歲以後的長相負責。”
所謂,相由心生,一個人真正獨立之後,是有選擇自己長相的權利的。這也是自主選擇人生的一個方面。
經過歲月的洗禮,我們看到那些更美的人實質是一種對自身氣質的塑造,他們氣質美如蘭,他們才華馥比仙。這種塑造的過程就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
美貌,它需要自我克制,合理調節膳食做好身材管控;它需要了解個人情緒,關注表情管理;它需要分清場合、懂得分寸,區分服飾的正确搭配。
美,從來不是一蹴而就,它更像是一種長期修心之後的水到渠成。一個人的美體現在他的舉手投足之間,體現在他的待人做事之中,那個與之相處如沐春風的人,我們哪裡還記得他是否長得美不美,因為他就是美本身了。
·end·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
文章版權歸本平台所有 轉載請聯系“正心正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