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謝枋得作《重訂千家詩》,從舊書中收錄了一首署名杜牧的《清明》。該詩正是今人熟知的清明詩,其文如下: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自問世以後,一直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它的作者到底是不是杜牧”、“‘欲斷魂’到底是什麼意思”以及“‘杏花村’究竟是在何方”等等,所以在後世一直争議不斷。
《清明》中三個引發争議的問題下面,我們先說第一個引發争議的問題:《清明》到底是不是杜牧的作品。杜牧是晚唐著名詩人,曾與李商隐并稱“小李杜”,他在七絕創作上具有極高的造詣。
《唐詩三百首》裡面,一共收錄了9首由杜牧創作的七絕,數量是本書所有作者之冠,七絕收錄數量排第二的是李商隐。但是在這9首杜牧的七絕之中,并無一首叫做《清明》的詩。
如今,《清明》一詩在民間具有極大的影響力。每逢清明節至,三尺孩童皆能背誦全文。可惜這首詩的創作水平不高,所以有人懷疑它不是杜牧的作品。
最早對這首詩提出疑問的,是明代的著名詩評家謝榛。他在《四溟詩話》中指出,這首《清明》:“宛然入畫,但氣格不高。”
我們都知道,詩是以“言志”為美的。杜牧一生中,曾經創作了大量的七絕精品,比如《泊秦淮》、《赤壁》和《遣懷》等大家熟知的作品。
當中的主題,要麼是在關心國事,要麼是在詠懷古迹,要麼是感歎人世浮沉歲月蹉跎。就算是《贈人二首》這樣的詩歌,杜牧也寫得豔而不俗,在視角上翻新。
然而《清明》一詩,卻寫得“疊床架屋”,太過拖沓了。那麼,為什麼說《清明》寫得“疊床架屋”呢?學者們大緻有如下的觀點:
其一,題目為《清明》,詩的開頭第一句,又複用“清明”二字。古代詩歌追求文字精當,一首七絕一共才28個字。為什麼要浪費兩個字,去重複題目中已經知道的事實呢?
其二、第二句中既然寫了“行人”,就不必再畫蛇添足地,強調人在“路上”了。為了方便大家理解,這裡且以賈島的《尋隐者不遇》為例作說明,賈島詩中有雲: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首句隻說“問童子”,但是具體問的什麼,并沒有寫出來。這是因為在詩的第二句中,童子已經用“言師采藥去”,表達了賈島問話的内容。
這種藝術手法,在漢語修辭裡面叫做“蒙後省”。即詩的後句已經提到的内容,在前句中就可以省略了。前後二句有相同的内容,有經驗的詩人都會采取“避複”的處理。
更何況《清明》中“路上”、“行人”同處第二句,更不應該“犯複”。而且以杜牧的詩歌創作水平,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嗎?
另外,謝榛說《清明》這首詩的“氣格”不高。那麼,什麼是“氣格”呢?氣,是指氣韻,藝術上獨特的風格;格是指詩的立意與格調,作者的思想境界。
《清明》這首詩,一上來就渲染雨中的場景,跟着就描寫詩人羁旅獨行,意志消沉,最後為了“借酒澆愁”,找到了杏花村。
整首詩根本看不到作者有高遠的志向,于愁情的書寫方面,也沒有任何新穎獨到之處。于是謝榛等詩評家親自下場,将《清明》進行了一些修改,改動後的全詩大概是這樣:
時節雨紛紛,行人欲斷魂。
酒家何處是,江上杏花村。
這種改法,試圖通過對“江景”的引入,來提升全詩的“氣韻”,但是效果不明顯。于是謝榛又将後二句替換為“日斜人策馬,酒肆杏花西”。
不過,謝榛等人對于《清明》這首詩的改動,完全破壞了原作那種清淡的詩風,而且上下二聯也十分生硬。
再加上這首詩的原版,早已經通過宋末的《重訂千家詩》在民間流通多年,具有一定的“群衆基礎”,所以謝榛等人的改動并未得到大家一緻的認同。
雖然沒有得到認同,但是謝榛對《清明》的質疑,卻并非是空穴來風的。所以從此之後,這首詩的作者到底是誰,就被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号。
後來,國内的一些學者繼續考察這首詩的出處,結果發現謝枋得當年在修訂《千家詩》的時候,這首《清明》是從南宋一名福建書商的書裡抄來的。
但是這首詩也不是這個福建書商的原創,而是他從一本叫《錦繡萬花谷》的書裡抄來的,它沒有标題和作者署名。
這個福建書商為了出一本,叫做《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的書,于是就“扯虎皮做大旗”,挂了劉克莊的大名,然後又把這首“無題詩”歸到了杜牧的名下。
所以這首詩最終會“成為”杜牧的作品,都是這個書商為了賺錢搞的“噱頭”。以上,就是《清明》作者存在争論的重要原因。
第二個引發争議的問題就是,現在學者對這首詩中“欲斷魂”三字的理解,存在争議。大家都知道,“清明節”在現代是一個祭祖的節日。
因此當我們讀到《清明》這首詩的時候,自然就會聯想到詩人因為常年漂泊在外,不能及時在“清明”這一天趕回家鄉掃祭,所以産生了傷感的情緒。
由于内心中愁苦、傷感到了極緻,情緒無法排遣,于是他決定找一個地方去“借酒澆愁”。然而近代卻有學者考證指出:唐朝的清明節,沒有“掃墓”的習俗。
唐代的清明節,是和寒食合并成的一個大型節日,在這個節日到來時,國家會組織各種慶祝活動。中國古人掃墓的時間原來是在寒食,後來寒食與清明合并,有人就在清明掃祭。
因為這個原因,唐高宗、唐玄宗都曾多次下诏禁止。理由是,清明是一個郊遊的節日,把這種玩樂的節日和掃墓這麼嚴肅的事合到一起辦,是對祖先的不敬。
盡管诏令并不能完全禁止民間的掃祭行為,但是根據《唐會要》的記載,唐代國家為了杜絕清明節的掃祭行為,還采取了嚴厲的行政處罰。杜牧身為國家公務員,他不可能公然違法。
所以,這首《清明》到底是在寫什麼?它真的是在寫一個人,因為不能在清明節的時候回鄉掃祭,所以傷心得“欲斷魂”嗎?
為此,竟然有一位學者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一個觀點:杜牧的确不是要趕回家上墳,他隻是想喝一種酒,這種酒的名字叫“斷魂”。
第三個引發争議的問題,是這首詩涉及“杏花村”真實的地理位置。有的人說這個“杏花村”在山西,但是有的人又說這個“杏花村”在安徽。
因為這個問題事關商業賺錢密碼,所以數百年以來,全國各地一直有人不斷地借“杏花村”三字“造假景”、“釀假酒”,外加杜撰各種“神話”。
其實,無論“杏花村”在哪裡,都不幹這首《清明》的事。詩中的“杏花村”,有可能就是作者随意胡謅出來的一個地方。所以關于後人造的那些“假酒”和“假景”,在這裡我們就不詳談了。
結語《清明》一詩存在多處争議,主要是因為這首詩的風格看上去不像是唐代杜牧的詩風。杜牧是七絕高手,他少年時代起就有匡時濟世、澄清天下的政治理想。
因此,杜牧很愛寫時政詩和詠史詩。不過他也有著名的風景詩,比如像《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當中也有詠史的痕迹。
著名的《山行》中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也能讓人看出積極向上的格調。但是《清明》這首詩,卻完全是意志消沉,全無朝氣的。
另外,《清明》一詩的确存在“犯複”的問題,寫得頗有些粗糙和随意。而且這首詩本來是“無名”的,标題是宋代書商強行加上去的。
再加上後人對詩文中寫的“欲斷魂”的理解一直存在問題,以及“杏花村”在哪裡事關某些商人的賺錢密碼,所以數百年來一直都争論不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