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趙恒是宋朝的第三位皇帝,一生做了兩件很有名的事情。一是與遼國簽訂“澶淵之盟”,二是自唐玄宗之後封禅于泰山。
不過,這兩件事情似乎都不那麼光彩?
宋真宗執政25年,當然還是幹了不少的實事。他本人受過良好的皇家教育,愛好詩歌文學,書法水平頗高。他注重發展教育事業,廣招知識分子,鼓勵天下讀書人積極參加科舉考試。為此,他還親自寫了一首詩《勵學篇》: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随,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顔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一千多年來,這首詩流傳得很廣,其中“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更是傳得家喻戶曉。無數少年郎在這首詩的激勵下,勤奮讀書,成就了自己的“小目标”。
“千鐘粟”“黃金屋”都好理解,分别代指保證溫飽的糧食、成就富貴的金錢,“顔如玉”又是誰呢?
顔如玉出自《昭明文選》收錄的一組漢朝五言詩歌《古詩十九首》。《古詩十九首》有19首詩歌,其中,第12首《東城高且長》提到了顔如玉:
“東城高且長,逶迤自相屬。回風動地起,秋草萋已綠。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晨風懷苦心,蟋蟀傷局促。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束!燕趙多佳人,美者顔如玉。被服羅裳衣,當戶理清曲。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馳情整巾帶,沈吟聊踯躅。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
詩歌寫到了一名遊子在洛陽的東城門外遊覽,因為心情的不爽,導緻所聞所見都一幅凄涼景象。後來,他夢見了一位叫顔如玉的佳人,正坐在自己家裡。當然,這一切都是幻夢,都是泡影。遊子從幻夢和泡影中醒來,更覺凄怆和痛苦。
顯而易見,顔如玉并不是某個具體女子的名字,而是世間年輕美麗女子的泛指。宋真宗将顔如玉寫到《勵學篇》裡,表示讀書的重要和功效——隻要願意勤奮讀書,金銀财寶會有的,美麗女子會有的。
宋真宗的這首《勵學篇》讓顔如玉更加有名。清朝文學家蒲松齡在創作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時,就根據“書中自有顔如玉”這句話展開豐富的想象,寫了一篇題目為《書癡》的短篇小說。
《書癡》寫的是一個叫郎玉柱的年輕人,家裡非常貧窮,卻癡迷于讀書,晝夜苦讀,四季不斷,年齡到二三十歲了,也不肯像其他人一樣娶妻。其實,郎玉柱讀書并不是為了讀書,而是真的相信書中有“千鐘粟”“黃金屋”“顔如玉”。大家都嘲笑他,把他當不文明用語一樣看待。
沒想到,真的有一名叫顔如玉的美麗女子從書中走出來,陪伴郎玉柱讀書。兩人産生了情愫,還生了一個男孩。
這件事無意之間傳出去後,一傳十,十傳百,傳到了縣令史某的耳朵裡。史某派衙役去捉拿郎玉柱和顔如玉,顔如玉逃跑了,郎玉柱則被打得死去活來,滿屋子的書也被史縣令燒毀了。
郎玉柱被釋放後,一番刻苦讀書後,考中了進士。郎玉柱立起了顔如玉的牌位,祈求顔如玉保佑,派他到福建做官。果不其然,郎玉柱被任命為巡按,派到福建視察工作。郎玉柱在史縣令老家查訪到他的斑斑劣迹後,抄了他的全家,報了一箭之仇。
挺有意思的故事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