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地層化石分布圖及化石名稱

地層化石分布圖及化石名稱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3 23:34:27

地層化石分布圖及化石名稱(4億多年來4次滄海桑田)1

市民發現“雙殼化石”。

長江日報記者尹勤兵 攝

□ 長江日報記者尹勤兵

近日,武漢蔡甸區大集街龍泉村的伏牛山附近的一處空地上,有市民發現了大量腕足、三葉蟲等古生物的化石。這一消息在網上傳開後,吸引不少市民帶着孩子前來“尋寶”。化石愛好者黃先生在武漢城市留言闆建議,有關部門對上述化石群落進行就地保護,并修建化石科普公園。

23日中午,長江日報記者來到古化石群落所在地——蔡甸區大集街龍泉村,發現化石群落就在星光大道旁。該處距離伏牛山不遠,四周都是小山包,化石群落所在的地方,是一處面積約1平方公裡的平整空地。

記者看到,此時已有好幾撥市民驅車前來,帶着孩子在亂石堆中敲敲打打“尋寶”。

“從網上聽說這裡有化石,所以帶孩子過來碰碰運氣。”市民唐先生和妻子帶着在武漢紅鋼城小學讀三年級的9歲女兒糖糖,特意從青山區驅車來“尋寶”。不一會,他們就從松散的岩塊中敲打出了幾塊疑似無脊椎動物的化石。

“這裡的化石到處都是,隻要細心就能找到好東西!”一名男子告訴記者,他是看到網上信息尋蹤而來的。記者看到,不一會兒他就撿拾出了一塊貝殼化石和一塊三葉蟲化石。“這是我第二次帶孩子來‘尋寶’了,孩子很感興趣。”

“這裡的化石分布在地表各處,随便挖挖就有不少。”家住沌口的化石愛好者黃先生稱,上周他慕名前來,沒花多少時間就挖掘出不少完整的古生物化石。

他通過武漢城市留言闆建言,有關部門應及時采取措施,依照《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保護這些古生物化石,“最好能把這裡修成化石科普公園”。

據悉,接到黃先生的建議後,蔡甸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已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對化石群落展開了勘察。該局有關負責人透露:該化石群落所在地原屬當地一處關停的采石場。2016年,當地在進行生态修複時,對裸露山體進行了推平處理,導緻一些原本埋藏較深的頁岩外露。

該負責人稱,經調查,該處所見的主要為腕足類、雙殼類、三葉蟲及遺迹化石等,化石賦存于中志留世墳頭組粉砂質泥岩地層中。依據區域地質資料,中志留世墳頭組為一套黃綠色頁岩、粉砂質頁岩夾薄層狀粉砂岩、少量薄層細砂岩,具有易碎、易風化的特點,在武漢市區域呈東西向的帶狀分布。

他表示,根據《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國務院令第580号)、《國家古生物化石分級标準(試行)》和《國家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名錄(首批)》(國土資發[2012]6号),該點出露的三葉蟲、腕足等化石不屬于國家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但具有一定的科研、科普、觀賞價值。下一步,相關部門将對其進行現狀保護。

市民前來“尋寶”的舉動是否妥當?“目前,該地為生态紅線範圍内,尚未規劃開發。隻要不破壞環境,一般市民來少量挖掘,沒什麼問題。”上述負責人說。

對于市民就地建科普公園的建議,該負責人表示,此類化石存世量大,并不在國家保護目錄上,專門修建公園意義不大。“不過可考慮在未來規劃建設時,劃出一塊地予以保留,供市民研學之用。”

“這些并不是國家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但因為古生物是揭示地質曆史的‘密鑰’,對武漢本地來說比較稀有。因此,我們建議未來在對土地利用時合理利用,用作科普研學。”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工程師武思琴透露,這些無脊椎古生物化石産生于4.3億年的志留紀,當時武漢地質時期處于淺海陸棚。而恐龍是有脊椎生物,生活在大約2億3500萬年至6500萬年前的三疊紀到白垩紀。因此,該地層肯定不會發掘出恐龍化石。

“這類化石在湖北鄂西常見。武漢很多地方都有,比如美娘山、洪山、喻家山、磨山、鼓架山、白浒山、大軍山、八分山、龍泉山等。一般出露這套地層很大可能會有這些化石。”武思琴推薦,如果要看豐富的化石展覽,市民可去湖北地質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武漢奇石館、園博園自然館等場所。

來源: 長江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