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建國
娘,又是一年清明,我們一大家子人來黃陂歸元看您了。
您離開我們13年了,凝望碑上您慈祥的容顔,燃燒着一張又一張的紙錢,您聽到一個聲音了嗎?娘,我們想您。
想您春節為我們做好的新衣,想您半夜還在縫衣納鞋的樣子,想那塊已經找不到的挫衣闆……
娘,您曾想有的縫紉機,現在基本不用了;您羨慕人家的燈芯絨、香雲紗、呢絨衣早已過時;您常補的工作服,常染的衣褲已找不到了;您織的那些毛衣,不知丢到哪裡了;您反感的破褲子,成了姑娘們的時髦裝了…….
娘,現在我們衣櫥裡堆滿穿不完的衣服,鞋櫃裡擺滿您都沒見過的鞋子,但我們還是想您縫補的衣裳,您納好的布鞋,您染制和洗淨的穿戴,一針一線、一鞋一襪、一布一衫,都留有您的體溫、氣息、目光,溫暖我們到如今。
娘,那時,父親一人工作,月人均不到7元的生活費。娘,在養育我們的日子裡,您就沒吃過一頓飽飯,您常把“這東西,我吃不得”挂在嘴邊,有一點好吃的,都讓給我們了。為了讓我們能吃飽飯,您四處讨生活,多少次,您忍着鑽心的牙痛,端起盛滿上10斤重煤的大闆鍬,舉起,落下,又舉起;多少回,您拖着潰爛的雙腳,趕着牛羊群,頂風冒雨、冒雪到40裡外的加工廠,一路上跑着,叫着…..
娘,跟您過去看見人家吃幹稀飯就吞涎的日子比起來,我們現在每天都在過年,吃得再飽再好,我們還是懷念兒時的碎米、糙米飯,還在回味那時自種的秋絲瓜、竹葉菜,自采的荠菜、馬齒苋、野韭的滋味;過年,酒店的宴席再豐盛,我們還是忘不了家裡的年夜飯桌上,娘做的豆腐丸子、藕丸子、綠豆丸子、油炸糍粑……
娘,那時兄弟5個,父母,外婆,8口人開始住在簡易宿舍480号的一間平房裡,13個平方,後來轉到620号,兩間,26個平方,吃喝拉睡,包括大兒子結婚都在那裡。
娘,今天您的5個兒子,平均3套住房,300多平方米,分布武昌、漢陽、漢口,繁華地段、鬧中取靜、依山傍水、江景房都有。但我們還是時常懷念與娘擠在一起的日子裡。
天熱,屋裡又悶又潮,娘,是您的一把蒲扇,在兒子們身上搖來拂去,驅蚊、涼爽,有時從黃昏扇到天明;天冷,兩個合床被,娘,是您多少次起身,在兒身邊來回查看,掖被、摸額、倒尿、叫醒;孩子們讀書,把獎狀貼在牆上,把單詞、成語、公式貼在床架、窗沿、箱櫃上,一次次脫落,是娘一回回拾起,又一回回給粘上;大兒子結婚,占間房,您把其它的安排到暗樓上,樓闆上鋪上一層層舊衣舊絮,多少次吩咐上來下去要輕手輕腳,不要弄出動靜……當年,從這裡走出了4個大學生,孩子們懂得了什麼是知冷知熱,什麼叫血肉相連,兒女深情。
娘,年少時,您和灣裡姑娘,摸着泥路上的汽車轍印,遙望大城市;19歲,您随父親背捆棉絮來到城裡,有誰知,這是您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出遠門。從此,您被家庭和兒女們限制住了,走了一輩子路,在您的記憶裡,最快的是搭乘城裡擁擠的公汽。
娘,現在的出行大變樣了,闆車、三輪不見了,小黃車取代了自行車;公交卡、老年卡碼取代替過去的車票、月票,車上沒有售票員,卻基本有位置坐;三、五分鐘一趟的地鐵四通八達,還能從江下面過;高鐵取代了過去的綠皮火車;過去回老家得半天,現在走高速,不到兩小時;您沒坐過的出租車,您曾仰望的飛機,現在已成為百姓出行的工具。如今, 5個兒子的家裡都有了小車;孩子們抽空旅遊,有的還到過國外一些國家。
娘,我們還是思念,那個時候,您帶我們出門,總是把我們幾個的小手捏得緊緊;您為我們送行,老遠還看到您站在那裡。娘,兒行千裡,總在您的視線裡。
娘,您養的5個兒子,都已變老;孫字輩的,幾乎都是本科,還有研究生、博士,也都成家立業,有公務員、醫生、老師,找的親家,都不錯;重孫輩的,大的在讀小學,小的開始學走路,個個逗人疼,您要是看到了,肯定樂得合不攏嘴。
娘,您的大兒子,前年查出了腸癌,是老四的兒子拍片查出來。爺爺是30多歲得類似的病走的,父親也是得這病66歲走的。現在3年了,老大挺過來了。一是醫療先進了,有了特效藥和先進的手段;二是兄弟大家庭全力支助,出錢送物、尋醫找藥,源源不斷;三是您大媳婦,就是您以前逢人就誇的小田,照顧得好。她丢下癱瘓在床的老娘,一心一意照料老大,讓他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每天保證一個海參、兩個雞蛋、一杯牛奶;金貴的西藥,親自熬好的中藥都按時送到嘴邊,還在樓頂上種上了有機菜。這年冒出個新冠病毒,春節前後,武漢封城了,國家政府把咱老百姓當人,千方百計地防控、治病、救人,雖說也走了些人,但是在全世界裡面做得是最好的。我們這個大家庭算是幸運的,沒人沾上這毛病。
娘,每當我們生病,躺在床上的時候,就想起了您,感覺到您來到了跟前。不瞞您說,小時候,我們還渴望生病,因為這樣會吃上平日裡吃不上的好東西,能摸到娘溫熱的手,能看到娘的眼睛。
娘,今天我們都來了,又一次地看到了娘的眼睛。娘,您看到了我們嗎?
娘,您知道嗎?我們想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