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建盞入門知識

建盞入門知識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6 01:28:39

建盞入門知識?一般來說,在宋代,日本人眼中的“天目”,就是指建盞,天目來源于建盞,但是随着幾百年的變化,以及日本國内從最初的仿制到如今已經自稱一派, 材料與燒法,都和真正的本土建陽建盞有區别,因此如今的兩者是截然不同的,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建盞入門知識?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建盞入門知識(閩盞堂新手必看)1

建盞入門知識

一般來說,在宋代,日本人眼中的“天目”,就是指建盞,天目來源于建盞,但是随着幾百年的變化,以及日本國内從最初的仿制到如今已經自稱一派, 材料與燒法,都和真正的本土建陽建盞有區别,因此如今的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簡單總結來說建盞是用福建南平地區一帶含鐵量較高的水吉紅土為胎底,含鐵量高的釉料為着色劑,經高溫還原燒制而成的黑釉系茶碗。而天目盞,氧化燒和還原燒并存,且含鐵量也較低,從胎低能明顯看出與建盞含鐵量的區别。

所以要搞清楚,建盞和天目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建盞是中國最原生的說法,顧名思義,建指的是建窯,盞指的是茶盞。而天目,是來自日本的說法,具體用來代表什麼樣子的茶盞,日本本土就有争議。

愛盞之人首先要學會的就是識盞,對于識盞,更是應該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不能人雲亦雲。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的建盞“僞知識”,直接影響着我們對于建盞的判斷。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藍姣龍

誤區一:現代的建盞工藝師隻會燒一種釉色?

辨析一:現代工藝師使用的隻要是古法配方,所燒産品就是和宋盞一樣,會産生各種窯變的。但是現代的工藝手段可以比古代更加先進,把溫度和氣氛控制得更精确。最起碼古時候因溫度不夠導緻的生燒品,現代是極少出現的,這樣看着是變化更少了,其實是技術的進步。

不是說有變化就一定好,生燒品在古代,也是窯工極力去避免的。現代工藝師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将這類次品的概率降低,是好事才對。

另外關于市面上不少師傅專攻兔毫或專攻油滴的問題,其實是這樣的。

燒兔毫的師傅,會把釉料和胎土的配比、窯爐控制的技術,往适宜兔毫的方向去改進調整,燒油滴的師傅,會往适宜油滴的方向去改進調整。

燒油滴的師傅也能燒出兔毫,但是專燒油滴的師傅,無意中燒出的兔毫,自然不如專燒兔毫的師傅燒得精,反過來也一樣。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在現代的條件下,多數師傅會側重于自己所燒的主要釉色品種,為了做精、做深,往自己擅長的方向去改進,從而盡量提高成品率、精品率。

不是他們不能在一窯内燒出其他釉色,隻不過意外燒出的東西,精品幾率肯定不如鑽研已久、專門燒出的高,意義就不是太大。

而且市面上也有兔毫、油滴都燒的師傅,也不是所有人都隻燒一種的。燒兔毫、燒油滴還是兩者都燒,這屬于每個人鑽研方向的不同,不是釉料、技法不如古代導緻的。因為師傅的專精領域不同而厚古薄今,失之偏頗。

兔毫蓋碗

誤區二:模壓的必然是便宜貨。

解析:模具雖然壓起來比較快,但是也要考慮到所壓器型的美觀程度、入窯後在高溫下變形、開裂的概率等。如果模具做得不夠科學,壓出來的素坯會很容易變形開裂,成品率很低,成本一樣降不下來。好用的模具不是随手就能做出來的,要做出好用的模具,需要投入金錢、時間,需要有優秀的制模師傅和不斷改進、創新、試錯的鑽研精神。

特色四兄弟建盞

誤區三:老盞一定比新盞值錢。

解析:建盞每一隻都是獨一無二的,也可以從價格的角度上說每一隻都是可以去單獨定價的。就拿新盞來說,每個師傅都有自己獨特的釉料、獨特的燒制方法,即便是同一師傅的作品,也不盡相同。斑紋的不同,口徑大小的不同,作家名氣大小的不同,價格也會浮動很大,幾百到幾千塊,甚至幾萬、幾十萬的都會存在。

新盞之間價格比較都相差如此多,更何況與老盞比較。且不說市面上老盞假多真少,單說真的老盞,價格也要通過很多方面去判斷,比如完整性、稀有度等等。所以,說老盞一定比新盞值錢太絕對了,要具體盞具體去分析判斷。

龍鳳建盞

誤區四:建盞一盞隻可飲一種茶。

解析:我們都知道,紫砂壺建議一壺一茶,而建盞則沒有這麼“矯情”,用建盞喝任何類别的茶都可以,隻要每次使用完畢清洗幹淨即可。當然,如果您希望自己心愛的寶盞能快一些出現“七彩寶光”,可以多飲一些顔色深一點的茶,如岩茶、紅茶、普洱等。

藍蛟龍

誤區五:為了更好的保護建盞,将其作為擺件隻看不用。

解析:建盞首先是茶器、是實用器,哪怕再名貴它還是一隻杯子。所以,建盞要拿來使用、把玩,享受日複一日使用過程中的變化,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建盞的韻味及魅力。

金油滴

誤區六:建盞既然避免不了幹口,那口幹成什麼樣都沒事。

辨析:建盞因為工藝上的原因,釉會流動,所以口沿難免會有些幹釉。但是工藝師應該做的,是盡量去減少幹口的程度,而不是任由燒幹的部分擴展。幹口的部分,玻化層是燒盡的。既然建盞的幹口很難避免,那麼少許幹口,是屬于正常現象,無傷大雅。但若是幹口範圍太大,就等于是沒玻化保護的地方面積太大,容易在使用過程中鏽蝕。

宋代的建盞,就有不少幹口很窄的。今人的技術做到減少幹口範圍,也并不太難。消費者在選購新燒建盞時,也不應縱容幹口過分的産品。除非這個産品除了幹口太多之外,釉色表現實在是很特别,很出衆,才能讓人忍受幹口太過的缺陷。這時候可以将其當成芒口瓷對待,直接在口沿扣一圈金屬,方便使用。

特色回藍

誤區七:建盞隻有在窯外經過漫長的歲月,才會形成開片。

辨析:開片又稱冰裂紋,宋代的開片,大家見怪不怪,并且有不少朋友以此為美,這個不需多說。但是有的新盞也會出現開片,有人就覺得這個是不是沒燒好呢?其實并不是的。

因為釉面和胎體的膨脹系數不同,所以瓷器在窯内就有可能形成開片,不一定要出窯後形成。窯内開片這一點,在青瓷等其他瓷器就有體現。而且宋代的一些窯口還以開片為裝飾效果,刻意去形成開片。

建盞燒制技藝中,雖然開片不是主流,但是偶爾有些産品在窯内形成開片,是正常現象,并不影響使用,也不屬于瑕疵。如果是胎體開裂,才屬于瑕疵品。

紅鹧鸪

誤區八:建盞其實就是炒作,名氣也是炒出來的?

這個問題我并不想說太多,建議有此想法的朋友去閱覽一下《中國科學技術史-陶瓷卷》、《中國陶瓷文化史》、《中國名窯地圖》等等專業性很強的書籍,看看建盞的意義、建窯的地位,然後再回來說建盞名氣是否是靠炒作來的。還是那句話,對于建盞,你可以不愛,請不要傷害。

紫金盞

誤區九:對于建盞,柴燒才是正統?

建盞如今的制作工藝與宋代的最大差别就在于“電窯”與“柴窯”,這兩點抛去情懷,本質其實是科技的局限性。柴燒與電窯最大的差距就是“精密度”,建盞的花色,對于“溫度”與“還原氣氛”非常敏感,如今電窯的控制精密度高,更能抓住某些微妙的“花紋臨界點”,因此現在的許多花紋比宋代的很美,更豐富。 這些豐富的花紋,就是通過一系列複雜的溫控與還原得來的,這種溫度曲線操作是用柴火無法控制,所以某些花色柴燒幾乎不可能出現。

鄒雲源三天建盞

誤區十:正宗建盞是鐵胎,摔不破的?

我們都知道,無鐵胎,不建盞。燒制建盞所使用的,是水吉當地所産、含鐵量很高的紅棕色粘土(含鐵量達7%-10%)。而燒制建盞要在1300℃以上的還原焰中形成,坯體在此條件下,極易産生變形、起泡等缺陷。

所以,鐵胎,指的是“用水吉鎮特有高含鐵量”的泥巴配比做胚,不是真正的鐵碗。所以,建盞也是易碎品,不是摔不破的哦!

特色三兄弟組合

誤區十一:新盞到手,也需要如紫砂壺那般“開盞”?

新到手的建盞,清水清洗内外,倒入開水燙透(也可以整隻盞泡在開水之中),泡10分鐘左右,也可以換水再燙一次,然後用清水正常清洗幹淨即可。搞什麼這個去煮、那個去煮,沒必要,庸人自擾罷了。但是,切忌用鋼絲球、或有細金剛砂顆粒的抛光布之類的材料擦,這樣很容易傷及表面,留下劃痕,對寶盞會留下永久的傷害。

黃鹧鸪

誤區十二:建盞越貴越好?

建盞,一分價錢一分貨,在不存在上當的情況下,價格是這隻盞價值的最直觀體現。可是,價格那麼高的盞真的适合自己嗎?

好茶不一定貴,貴的茶也不一定适合自己。同理,好盞不一定非要名家的,價高的盞也不一定真正适合自己。茶無上品,适口為珍。同樣的,建盞不管貴還是便宜,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盞。

每個人對于建盞的審美是不同的,對建盞斑紋的喜好也是不同的。同一隻建盞,有的盞友愛入骨髓,有的盞友卻毫無感覺。所以,每種類型的建盞都有自己特有的粉絲群。建盞,歸根結底,是讓人享用的茶器。這個世界上沒有最好的盞,隻有最适合自己的盞。

一杯敬過往,一杯敬明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