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以傳承為基石

以傳承為基石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2 23:37:30

以傳承為基石?來源:人民日報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指出:“要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把藝術創造力和中華文化價值融合起來,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結合起來,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這為中國民樂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鼓舞民樂藝術工作者在創新中傳承民族音樂,展現時代精神,唱響中國聲音,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以傳承為基石?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以傳承為基石(傳承精粹創造新聲)1

以傳承為基石

來源:人民日報

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指出:“要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把藝術創造力和中華文化價值融合起來,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結合起來,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這為中國民樂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鼓舞民樂藝術工作者在創新中傳承民族音樂,展現時代精神,唱響中國聲音。

我于1984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後來在中央音樂學院讀本科并保送研究生。那時,在讀的民樂表演專業研究生隻有我一個。導師藍玉崧先生此前十來年沒收學生,他希望學生既有民樂演奏的悟性和天賦,也有堅守民樂事業的踏實和笃定,共同努力把民樂推到新的發展高度。藍先生上課不隻教二胡演奏,還涉及中國音樂史、美學、哲學甚至心理學。有時為了讓我更好地領會一首樂曲,他會一邊寫書法一邊講解中國傳統文化各門類之間意境的融會貫通,使我在苦練演奏技藝的同時,注重探究傳統文化的精神特質。從那時起,我緻力于用精湛技術和豐富表現力深度挖掘并呈現民樂藝術,并賦予其當代意識和時代生命力,努力提升藝術審美高度。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如何将中國音樂文化推向世界,是我始終關注的課題。1997年受邀赴國外錄制兩張二胡獨奏專輯,我選擇了《江河水》《山村變了樣》《陽關三疊》《阿美族舞曲》《牧羊女》等20多首頗具民族民間風格的作品。錄音師非常有經驗,用模拟錄音的方式記錄現場演奏聲音,一部作品從頭到尾不做任何剪接,一氣呵成,這對演奏者來說是巨大挑戰。我們用了兩個晚上把20多首作品全部錄完。我至今仍清晰記得當時酣暢淋漓的演奏狀态,二胡的聲音仿佛從心底流淌出來。後來,其中一張專輯在國際唱片大賽中榮獲“最佳世界傳統音樂獎”。

新世紀以來,我多次到世界各地舉辦獨奏音樂會。帶着向世界展示中國音樂魅力的使命感,我精心選取體現中國文化、民族精神、曆史底蘊和地域特色的不同風格不同形式的經典作品,多層面多角度展現二胡音樂的藝術精粹。記得在一個國際頂級音樂廳演出時,台下座無虛席,他們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聆聽二胡獨奏音樂會,我每拉完一曲,掌聲就掀高一次。我真切感受到觀衆對中國音樂的興趣濃厚,也感覺到他們期待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更深的理解。音樂會結束時,全體觀衆起立鼓掌,我把3首加演樂曲全部拉完後,又在經久不息的掌聲中多次謝幕,觀衆依然不願離去。那一刻我深受感動,對中國民樂事業的發展充滿了無窮的信心和勇氣。

中國民族器樂作為中華文化載體,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與世界其他文化交流合作時,很容易彌合語言和審美習慣的差異。我與國外著名交響樂團合作過程中,一些小提琴、大提琴樂手第一次聽到二胡,就感動得流淚,他們說:“你的二胡好像在歌唱。”這讓我确信,二胡這件樂器無論是文化内涵、審美高度、風格特質,還是技術運用和情感表達,與世界任何樂器相比都足夠出色,作曲家、演奏家可以盡情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傳承精粹,創造新聲。

走過千山萬水,方知來路峥嵘。我越來越感覺到,拉動琴弦的,不隻是演奏者之手,更是積澱數千年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從距今8000多年的賈湖骨笛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八音分類法”,從戰國曾侯乙編鐘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音樂典故,從隋唐以後琵琶、胡琴、揚琴等傳入中原到五四新文化運動催生新文藝、新音樂……數千年來,中國民族器樂的演奏實踐和藝術積澱,書寫了我國燦爛的音樂文化,表現了中華民族獨特的音樂智慧。而今天,中國民樂事業迎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2021年,我到各地開展《弓弦上的中國精神》音樂黨課活動,在旋律中呈現黨史,用琴聲傳承紅色基因。我用劉天華的《光明行》和阿炳的《聽松》告訴青年學子,隻有跟民族命運與共、跟人民心貼着心,音樂人才能從腳下的土地獲得無窮力量,音樂創作才能獲得情感共鳴,這也是中國音樂走向世界的路徑。

作為新時代民樂藝術工作者,我将勇擔傳承弘揚中華優秀音樂文化的曆史使命,努力奏響新時代的盛世之音,讓中國音樂響徹世界舞台。

(作者于紅梅為二胡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

《人民日報》(2022年07月01日19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