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朱久陽 通訊員 丁建桂
原發性免疫缺陷、顱内感染、顱内出血、腺病毒感染、肝纖維化、肺纖維化、繼發性凝血功能障礙、幹細胞移植後排異、感染性休克、敗血症、重症肺炎、侵襲性真菌感染、感染性腹瀉、巨細胞病毒感染等等25種病發症,全部都出現在15歲陽光少年小發的身上。生病近10年裡,他每天都要遭受着疾病的折磨,如今的他,已是瘦骨嶙峋,肚大如鼓。
貴州省銅仁市。15歲的小發本該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卻被命運判以“重刑”,病魔像個怪獸将一家人拖入苦痛的深淵。“吃了這麼多年的藥,光藥盒都能堆成一座小山了,滿手臂都是大大小小的針眼,可是每次想到治愈後的美好,我根本不覺得疼。”說起過往,堅強的小發還是會面帶笑意。病痛折磨讓他九死一生還依然堅強,治病的艱辛讓他早早褪去了孩童的稚嫩,疾病的磨砺也讓他一路披荊斬棘越挫越勇。
小發,來自貴州的一個小山區,在他的記憶裡,父親總是常年奔波在工地,什麼髒活累活都做,腳上那雙黃布鞋永遠都有刷不淨的泥漬,媽媽的腿上永遠是那條洗到泛白的牛仔褲。正是有了父母的辛勤,家裡的日子才慢慢有了起色。貧寒的家境并沒能阻擋小發學習的腳步,反而讓他更加發奮圖強,他是老師心中的美德少年,更是同學眼中的學習标兵。
早在2013年8月,上學前班的小發就因為突發自身溶血性貧血昏厥,經過醫生的奮力搶救才從死神手裡奪回一條命。從那年開始,5歲的小發不間斷地進出醫院,一場小小的感冒都能讓他命懸一線。這些年,小發和媽媽一直奔走在治療的道路上,中藥、西藥、打針、輸液,百方用盡最終也沒能控制住小發的病情。
直至2019年4月,經過多方打聽小發和父母來到北京醫院治療,這一次,小發才被最終确診:原發性免疫缺陷(LRBA基因突變)、原發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侵襲性真菌感染、慢性肺病、肺肝纖維化、矮小症等病症。這一連串看不懂的醫學術語吓得夫妻倆全身發軟。
“孩子的病并非不治之症,隻要做骨髓移植就可以治愈。你們不要太過擔心,盡早給孩子做配型才是上策。”聽了醫生說能治愈,夫妻倆才從驚吓中回過神來。長期病痛折磨之下,15歲的小發身高隻有1.2米,體重僅僅20公斤。但與他纖細的四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那隆起的腹部,看上去就像一個即将臨盆的孕婦,大肚子占據了他身體大部分的重量,就連喝口水都脹痛。
2022年4月3日,在一家人傾盡家财且債台高築的努力下,小發進入無菌倉完成了骨髓移植手術。夫妻倆滿心歡喜地等待着兒子的重生,不料等來的卻是噩夢般的排異。當時,小發在移植後第9天便出現了嚴重腸排,每天腹瀉次數高達二十多次嚴重感染。所幸,在醫生和小發的雙向努力下,扛過了險情後的小發于2022年6月1日順利出院。
可天有不測風雲,還沒等到每月一次大檢查,小發便因頭痛于6月29日再次入院,小發出現了腦膜炎、顱腦後積液、感染性休克等25種病發症……而随着治療的不斷深入,治療費也在水漲船高。而今,小發治療已經花去80餘萬元,家裡也欠下了二十多萬元的外債。
平時,爸爸在外打工,每個月工資3500元左右。媽媽由于陪護治療,沒有收入。年邁的外公為給家裡減輕負擔,平時會編些竹筐換錢以此作為日常補貼。眼下,小發處于移植術後藥物維持狀态,抗排異抗感染治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且後續需要長期服藥維持以及定期門診複查,所需費用缺口依然很大。
常言道:移植有價,排異無價。起初夫妻倆還不懂這句話的意思,直到每天欠費清單越堆越多,二人陷入了焦頭爛額的地步。“我不想看到爸爸媽媽那麼辛苦,我不知道該怎麼抉擇?可是我真的想活着,我想陪着他們慢慢變老,我想重返校園圓上我的‘詩人’夢。”看到媽媽因為治療費着急得團團轉,小發眼含熱淚地說道。(為保護患者隐私文中皆用化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