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商隐詩句大全及意思

李商隐詩句大全及意思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30 16:10:30

前言

前幾天寫了一篇《古詩詞用典的忌諱》,其中引用了李商隐的這首七律《淚》。今天以我個人的一點淺薄認識,剖析一下這首詩,看看古人的作品中都使用了那些技巧,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如果隻看到表面漂亮的羽毛,是不會清楚鳥兒是怎麼自由翺翔的。先看一下這首詩:

七律 淚 李商隐 (唐)

永巷長年怨绮羅,離情終日思風波。湘江竹上痕無限,岘首碑前灑幾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一、主題

不看詩的題目,隻從詩的本身來看,能夠看明白作者要表達什麼是基本的要求。如果看完了全詩不知道作者寫了些什麼,或者看完全詩後再結合題目還是雲裡霧裡,那基本可以認為作者是兩種人:一種是李商隐似的高手,一種是自己也不知道怎樣表達的庸手。

李商隐這首詩寫的是淚,通過前邊幾句對于不同淚水地描寫,最後“未抵”二字揭開面紗,反襯出作者真實意圖:都不如我的淚水。古人雲“詩無達诂”,但不妨礙我們看到這首詩的前面都是鋪墊,主題是最後一句:未抵青袍送玉珂。

二、章法

在章法上這首詩裡不同于一般律詩的起承轉合,前邊六句用古人事似賦實興,華麗地鋪排開來。全詩要害處放在最後,尾聯一句話分作兩句說,末句用“未抵”二字轉折振起并戛然而止。

這種末句反轉的手法在絕句中專有此例,王漁洋的絕句十二法第八種專門提到過,但用在八句的律詩上似乎頭重腳輕。俞陛雲在其著作《詩境淺說》中認為這首詩在章法上是“七律中創格也“。

李商隐詩句大全及意思(老街詩詞閑話106-從創作角度看唐人的18般武藝)1

三、句法

1、 一句分作兩句

上面說過最後兩句可以看作一句,正是古人句法之妙。”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意思是“不如我在灞水橋邊送别好友 ”之意,詳細一點解釋:前邊種種淚水也不如我(青袍借代送客之人)今天早晨在灞水橋邊問詢送别好友(玉珂借代遠行的人)的淚水(珍貴或傷痛或…….)。

古人詩多見此類十四字句和十字句,如陳陶的《隴西行》: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劉禹錫《蜀先主廟》:凄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

2、 四平頭之嫌疑

“四平頭”是清代紀昀等人認為語法上的詩病,律詩中開頭部分連續四次使用詞性或者結構相同詞語,被稱作“四平頭”,但是這種情況在唐詩中并不少見,杜甫的詩中也沒有避免,可見唐朝人似乎不以為然。 李商隐這首詩前四句開頭四個字分别是:永巷、離情、湘江、岘首,多少有一點嫌疑,不過李的第三四句開頭應該是四個字的詞語:湘江竹上、岘首碑前。

3、句法多樣

A、一首詩在句式結構上不可太雷同,詩句的結構如同砌磚,最好相互交錯,避免從上到下都和儀仗隊一樣橫平豎直。如第二聯是43結構:湘江竹上-痕無限,岘首碑前-灑幾多;第三聯是22111或2212結構: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第七句是241:朝來-灞水橋邊-問;第八句是2212:未抵-青袍-送-玉珂。

B、不一定非要用很複雜的句子,但是從語法結構上來說也盡量避免雷同。例如首句“永巷長年怨绮羅,離情終日思風波“是主謂賓結構(永巷借代宮娥做主語);“湘江竹上痕無限,岘首碑前灑幾多“是狀語加主謂結構;”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可以看作是主謂賓加時間狀語,也可以看作是狀語加主謂賓或者雙狀語加動賓。

例如李商隐的《隋宮》,前面六句基本是2212,而且後面三個字全部都是動賓結構,少了些變化。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玉玺-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

李商隐詩句大全及意思(老街詩詞閑話106-從創作角度看唐人的18般武藝)2

四、字法

作詩下字“準“是本分,下字”奇“是本事。老杜曾經有一首詩因為書本殘缺少了一字“身輕一鳥( ),槍急萬人呼”。被人猜了半天,有人說 “疾”,有的說 “落”,有的說用“起”,有的補“下”,還有的說用“度”, 後來一本完整的書一看,杜甫用的是“過”。 這個故事常常和“春風又綠江南岸“被用來說明練字的重要。

李商隐此詩最需注意的字是末句的“抵“,這不僅一句詩的詩眼,更是整首詩的點睛之筆。

首聯用的怨和思沒有太出奇的地方,不過“思“這個字需要特别注意,一般這個字作名詞是去聲,作動詞是平聲,好像在中晚唐時期就不太區分了。李商隐在另一首詩也把這個字用作去聲的動詞”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一般認為古人不分什麼介詞、動詞、名詞,隻分實詞和虛詞,實詞是名詞,其他的是虛詞。大部分練字是指虛詞,特别是現在我們所說的動詞或者其他詞性活用為動詞。

李商隐詩句大全及意思(老街詩詞閑話106-從創作角度看唐人的18般武藝)3

五、用典

古人有“通訓诂 、 明典故”之說,讀詩必須讀懂典故,作詩需要善于使用典故。李商隐詩中用典多而不亂,自有其法度,我們看看這幾個流淚的區别:

永巷長年怨绮羅,離情終日思風波。湘江竹上痕無限,岘首碑前灑幾多。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

第一句說的是宮娥失寵(如把史記戚夫人故事作為暗典,此處不僅是失寵的淚水,更暗示了殘酷的宮廷鬥争下驚懼的淚水),第二句是情人憶遠(不算用典)。第二聯兩個典故都是為他人落淚,娥皇女英哭丈夫之死,百姓是哭父母官羊祜之亡;第三聯裡的典故王昭君和項羽、虞姬是哭自己。手法有明典有暗典,人物形象有上層有下層、有男有女,感情上有兒女情長有英雄末路,有生離有死别,各不相同。

另外,雖然所有的典故都和淚水有關,但是李商隐作詠物詩還是有意地避開了詩題“淚”這個字。

六、借代與語碼

不說寒士和富貴之人,而以形象的青袍和玉珂來代替,這首修辭方式叫做借代。另有紫台代替宮殿、朝廷甚至祖國,冷宮中的妃子用永巷代替等。

葉嘉瑩先生講詩詞引入了文化語碼的概念:“一個語言被這些詩人、文人使用得很久了,它就變成了一個code,變成一個語碼……“。

比如李商隐詩中的物象湘江竹、岘首碑這類詞語都算是大家共知的語碼,這完全不同于”青州從事“一類的生硬的”借代“。這一類形象背後隐藏的不僅是典故和簡單的物象名詞,更多的是一種感情。所以名詞的選用和動詞的練字一樣,也反映了詩人的語言駕馭能力。

李商隐詩句大全及意思(老街詩詞閑話106-從創作角度看唐人的18般武藝)4

結語

結尾處還是引用袁枚的這句話:

“用巧無斧鑿痕,用典無填砌痕,此是晚年成就之事。若初學者,正要他肯雕刻,方去費心;肯用典,方去讀書。”

初學詩要肯雕琢,善變化,多讀書,善用典。待到功夫漸深,雕刻的痕迹會越發的化于自然,這叫做“用巧無斧鑿痕、用典無填砌痕”。《道德經》也說過:"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假如某人天生就能如此,他要麼是天才,要麼是傻子,大部分人還要經過進去和出來的過程,練書法也是這樣吧。

道聽途說,莫要當真。

@老街味道

老街詩詞閑話105-淺說詩詞創作中用典的忌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