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星新聞網】
今日(6月9日)是國際檔案理事會認定的“國際檔案日”,也是我國國家檔案局設立的檔案部門宣傳日。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于國際檔案日期間舉辦“講述檔案中的中科院成都分院故事”活動,并邀請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印開蒲回憶,講述他與四川省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的故事淵源。
“檔案記錄曆史和文明,同時也是科技成果的重要載體。從中科院成都分院對雪域生态安全的守護、藥物的研制,到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的發現成果都離不開科研檔案的記錄。”中科院成都分院分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劉剛君介紹。
九寨溝自然風景區是珍貴的世界自然遺産、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它是在什麼樣的契機中被發現的?又怎樣開創先河,成為中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自然保護區?
印開蒲通過一段曲折的故事揭曉了答案。
與九寨溝的首次結緣
上世紀70年代,川西北地區作為木材資源地,常有森林采伐隊進入開采,那時川西木材運輸主要靠水運,采伐後的木材被堆入江河,從金沙江、大渡河、岷江沿河沖下。
“木材沿途受到撞擊、沙埋、偷盜、腐蝕,損失巨大,到了樂山、攀枝花等地起材時,木材利用率僅為10~20%”。這樣的做法,對林木資源的損耗和生态環境的破壞巨大,也讓印開蒲暗暗擔憂。
1970年8月,印開蒲與成都生物所的科研人員為調查四川省薯蓣資源偶然來到九寨溝,九寨溝動人的景色讓一行人都驚呆了。“沉沒在水中的鈣華長堤和樹木,在湖水蕩漾中晃動,讓我一度産生了幻覺,心想,水裡會不會真有恐龍和湖怪出現。”印開蒲回憶當時初見九寨溝時的場景,這次偶然的相遇似乎是命中注定,讓他與九寨溝結下了半個世紀的不解之緣。
印開蒲保存的1975年和1978年在九寨溝拍攝的彩色照片
從木材采伐地到自然保護區
5年後,在四川西部植被調查中,印開蒲與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植物所和四川農業大學的幾位老師和研究院再次進入九寨溝,這時,溝内森林大規模砍伐已開始。
随後,印開蒲便立即向阿壩州革委會、四川省科委提出應當盡快建立自然保護區的建議,并在第三次考察九寨溝後發現溝内森林采伐已過半後,受研究所委托,執筆起草了《中國成都生物研究所關于在四川建立幾個自然保護區的報告》。
“當時這份報告輾轉多次,從成都分院副院長送到中國科學院院長手中,後來終于得到了國務院的重視。”印開蒲補充,“這份原始的手稿被保存在位于北京的中國科學院檔案館,它記錄了當時我們為保護九寨溝所做的努力,這也是檔案保存的意義所在。”
1978年12月15日,搭上保護大熊貓的順風車,以九寨溝為代表的4個自然保護區由國務院發文正式批準建立。
中國科學院向農林部轉發的成都生物所的建議報告
研究所年輕人繼續奮戰在
九寨溝生态保護的第一線
“在國務院批準建立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的近半年時間内,當地森工局卻加速了對九寨溝森林的砍伐。”這一情況引起了以印開蒲等成都生物所科研人員的關注,他們通過多個渠道緊急呼籲保護。
1979年5月,四川将伐木場搬出九寨溝,并且正式建立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從此,九寨溝的保護工作逐步走上正軌。
目前,在九寨溝保護區的生态維護方面,印開蒲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九寨溝的保護任務已經落到了研究所年輕人的肩膀上,依靠我們保存的九寨溝原始科研檔案,他們可以開展更多的創新研究,提出相關的創新理念,同時也能夠為他們申報省、國家甚至國際合作相關課題提供有力基礎。”
記錄一份記憶、傳承一段曆史。科研檔案記載了九寨溝從木材采伐地到中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的蛻變,也記錄了印開蒲等科研工作者不畏苦難的科研精神與堅持不懈的努力。
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 實習生 呂佳羽
本文來自【紅星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