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中國發電火電和水電占比最大,火電占比72%、水電占比18%,這就占據了90%。而水力發電又以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峽水電站”為之最。三峽水電站不僅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我國有史以來建設的最大型項目工程。而今天要說的卻是位于四川省涼山州甯南縣和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境内的“白鶴灘水電站”。
白鶴灘水電站動工時間為2013年于今年5月16日開始進入了建設沖刺階段,雖然白鶴灘水電站的名聲被同時期的科技和其他事件搶了熱點,并沒有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作為西南地區水力資源的關鍵地區,白鶴灘水電站有什麼獨特的特點呢?又有着怎樣的意義和對我國有什麼收益呢?白鶴灘水電站的單機容量已經是世界最高水平了,我們所知道的三峽水電站隻有70萬千瓦的容量,白鶴灘水電站的容量高達百萬千瓦的水平。
再金沙江兩岸裝8座這樣的水電機組,這些機組全部由我國獨立生産,但如此龐大的機械在面對金沙江的江水沖擊力下也不是萬無一失的,對于白鶴灘水電站的而言真正的難題是立于江面上的堅固。除了考慮整個工程巨大的體積以外,還要保證所有機械的穩定能安全的運行。依靠水壩本身的重量利用它産生的壓力抵消水流的沖擊力,還可以利用拱形,讓迎面沖擊過來的水流向兩邊流去。這兩種方法的使用解決了水流強大的沖擊力。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它所使用的混凝土的水泥不同于市面普通的水泥,而是使用一種名為“低熱矽酸鹽水泥”。我們常見的水泥有個明顯的缺陷,就是它接觸到水就會産生大量的熱這種熱會随着熱脹冷縮會把水泥撐開,從而導緻大壩開裂。低熱矽酸鹽水泥這種水泥具有水化熱低、放熱速率慢、後期強度高等特點,可以完美解決大面積混凝土澆築發生開裂的問題。再有就是生态環境問題。白鶴灘發電站的建設占地面積大,導緻許多砂石資源出現浪費,對水域的生物也有一定影響。凡是要看利大于弊。
任何一座水電站,從考察、計劃、到最後修建、使用,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情。就如同白鶴灘水電站,工程的主要作用是發電,同時又有攔沙、防洪、航運、灌溉等綜合效益。
水電站未建設前,因當地地理環境等原因,導環庫區内的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但是随着水電站的建設,交通設施、基礎設施等建設,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變。同時,區内移民也得到了很好的安置。同時,也就帶動了相關産業的發展,對地區社會經濟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白鶴灘水電站對于西部開發,實現“西電東送”,促進西部資源和東部、中部經濟的優勢互補,以及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都是很重要的存在。
就目前來看,凡是攔河建壩變湖,隻要管理得當,保護好庫(湖)區生态,其中魚類種群都會遠超原來的河。 建水電站,必然會增加水庫面積,同時也增加了空氣濕度,有利于增加降雨量,對生态環境肯定有很大好處。
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評論區下方留言探讨探讨,感謝您的觀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