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張桐最早的電視劇

張桐最早的電視劇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8 13:35:08

張桐最早的電視劇(4小時演二十多年)1

話劇《人間正道是滄桑》劇照。塔蘇 攝

2009年,由張黎執導,孫紅雷、黃志忠、張志堅等主演的革命戰争曆史題材劇《人間正道是滄桑》在中央電視台首播,創下同類題材收視紀錄的同時,該電視劇還榮膺第二十五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獎、第十六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電視連續劇金獎等獎項。2021年,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這部經典大戲首次被搬上話劇舞台。

13年前,由演員孫紅雷在電視劇中塑造的頑劣又有正義感的叛逆青年楊立青,有着軍人的天賦與精神,能夠把握自己的命運,構建自己的信仰,此次話劇版“楊立青”則由在電視劇《覺醒年代》中成功塑造了李大钊一角,而被廣大觀衆喜愛的演員張桐飾演。張桐認為,楊立青雖然性格張揚但其内心勇敢正直,不僅具有軍人的天賦與精神,更具革命信仰,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着自己的追求和堅持。

難度:四小時演完二十多年的成長

張桐直言出演話劇版楊立青的優勢在于,自己曾是當年電視劇的忠實“鐵粉”。年初,張桐在排演個人首部話劇《雷經天》的過程中,劇中董建昌的扮演者張志堅向張桐發出邀請,希望由他來出演楊立青一角。雖極具挑戰性,但“劇粉”張桐難以回絕這份盛情,他對這部作品有着一份他人少有的簇擁感與追随感,尤其能與張志堅、牛飄、黃品沅、石文中這些話劇界的前輩同台合作,他覺得這是一次極為難得的學習機會。

張桐最早的電視劇(4小時演二十多年)2

話劇《人間正道是滄桑》劇照。主辦方供圖

當年電視劇版中,孫紅雷扮演的楊立青深入人心,張桐坦言自己不敢跟前輩作比較,他已是影視劇版的标準。“話劇和電視劇的文本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載體,其實沒有任何可比性,雖然我是劇粉,但對我本人而言不會造成壓力。”

在張桐看來,楊立青是一位在“内憂外患”的特殊年代裡“新青年”的代表,他具有不盲從,不迷信、不從衆的性格特點,“楊立青的人格與性格富有張力,與生俱來帶有一種反叛精神。同時,編劇又賦予了他一條完整且成熟的成長軌迹,從表演狀态上講,對于演員非常具有吸引力。”

如何在四個小時中勾勒出一個人物從懵懂少年到成長為一員大将這二十多年的變化,還能讓觀衆信服,這是張桐認為挑戰此角色的難點,他覺得在劇情、性格上做到一定程度的取舍,人物才能變得更加生動,性格更為鮮明。“不去拷貝電視劇版人物。”這是張桐此次在準備楊立青這一人物過程中,為自己最先定下的基調。

張桐坦言,話劇版楊立青顯現出來的個性,實際上要比“電視劇版”更加地單純且純粹,觀衆應感受到“他如孩子一般的憨直。” 話劇舞台上的楊立青,不大可能像電視劇一樣有其性格上過多的思考與判斷。“在保持他本性純善與情感純粹不變的前提下,再厘清他的整個思想流變過程,基本上話劇版‘楊立青’便已成形。”

張桐最早的電視劇(4小時演二十多年)3

話劇《人間正道是滄桑》劇照。主辦方供圖

幕後:“以演代養”出來的楊立青

張桐在電視劇《覺醒年代》中成功塑造了“李大钊”一角,為此,六月初他也光榮地接受了“建黨百年偉大征程文藝晚會”的任務,在晚會中,他與“陳獨秀”扮演者于和偉共同合作了戲劇舞蹈《破曉》,“南陳北李”再度合體,讓電視機前億萬觀衆直呼“破防”。在晚會排演期間,雖然未身處話劇《人間正道是滄桑》排練現場,但張桐每晚回到家中依然努力背台詞,通過遠程給到的排練筆記,記熟舞台調度,幾乎是與劇組“隔空”完成了此次話劇的創排工作。

巡演過程中,楊立青完全是依靠“以演代養”,通過舞台實踐一點點打磨出來的角色,因此這個角色的創排過程,也被張桐視作其演員生涯裡最難忘的經曆。“我之所以相信自己會一場比一場演得好,這種自信的建立源于在角色上不斷下功夫。最初在側台去悉心觀摩其他老師的表演,再到在心裡默默記下每個定點光的位置、轉盤上空間與時空的轉換、對手演員的舞台調度,戲裡面的包袱等等,這都是一個熟悉舞台的過程。但如何讓自己的表演保有彈性,角色如何維持一種有機的性格,這點也很重要”。

張桐最早的電視劇(4小時演二十多年)4

張桐表示,是在一場場演出舞台上磨出來的“楊立青”。主辦方供圖

十月,張桐也在由田沁鑫導演執導的“獻禮建黨百年”話劇作品《直播開國大典》中,出演了“新華廣播電台總工程師”的“盧海宇”一角,此次帶着《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的楊立青,時隔兩個月再度回到北京舞台,張桐認為自己對楊立青一角的把握更加從容。“無論是《人間正道是滄桑》還是《直播開國大典》,對于自身而言都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學習經曆。每天去到排練場,都會以一個學生的姿态關注着前輩們在說什麼,做什麼。從開始自己沒有任何的概念坐在那裡,到看到了很多與過去影視劇裡不同的闡述方式,最終這個人物落實到每場演出中,這些都是以往拍影視劇從未有的經曆。”

談到楊立青與自身個性的“契合點”,張桐坦言,自己很理解楊立青。“他其實也很像我們當下的一些青年人,有熱血,有幹勁,有理想,有方向,但這些‘理想’究竟是一個清晰的目标,還是一個概念式的方向,他們并不清楚。”與在《覺醒年代》中所塑造的李大钊不同,張桐認為,李大钊先生與楊立青是截然不同兩種性格的獨立體,人物關系不一樣,成長背景不一樣,思想的成熟度更是不一樣。“大钊先生二十多歲去日本求學,那個時候他立志就是救國,探尋的是一條救國之路和救國真理。楊立青則更像是一位容易被觀衆理解的年輕人,他是在很多重大的曆史事件當中逐步确立自己的思想體系。”張桐表示,如果觀衆去看話劇《人間正道是滄桑》的上半場,楊立青的變化是具有階段性與反思性的。“很多觀衆朋友看完上半場,會覺得我表現的懵懂沖動與下半場的成熟堅定截然不同,這是因為楊立青的角色本身就帶有人性的宿命感和命運感。”

張桐最早的電視劇(4小時演二十多年)5

話劇《人間正道是滄桑》于12月初登上北京舞台。塔蘇 攝

新京報:演了多年影視劇後選擇演話劇,你有什麼标準?

張桐:選擇《人間正道是滄桑》充分體現了我的标準:第一,班底,因為張志堅,石文中,黃品沅,牛飄等前輩,讓我有了向他們學習的機會;第二,我是原劇的“粉絲”,對這部作品非常熟悉;第三,人物我很喜歡,有塑造的沖動。

新京報:2021年初涉舞台你就演了三部作品,你覺得收獲是什麼?

張桐:我覺得這三部作品,如同自己在話劇領域始終向上“攀爬”的過程。過去影視劇演員在拍戲的過程當中,無論說台詞、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都可以用一些特殊手段去體現,而話劇截然不同。到了舞台,我就必須作出有别于影視劇的調整。這個調整可能開始讓人感到極為不适應,最終收獲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受益更多。從這個角度來講,演話劇就是徹底打碎自己,再重新學習的過程。

新京報資深記者 劉臻

資深編輯 田偲妮 校對 李立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