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宣宣上星期感冒剛好,今天又咳嗽了”、“我們的糖糖總是不愛吃飯,又瘦又矮身體差得很”。孩子生病是寶媽們經常聚在一起聊天的熱門話題。
中醫認為脾在人體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脾主運化,是“氣血生化之源”,因此,又被稱之為“後天之本”,脾病可波及其他各髒,脾氣虛則五髒之氣皆虛,所以有脾虛乃百病之源的說法。
脾虛一般表現為面色蒼白、虛汗、食欲下降、怕冷、疲力、手足冰涼等。大多是由于飲食不當、過度勞累、抵抗力低下以及疾病因素導緻體質下降而引起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相傳在春秋時期,鄭國有位王子隻有5歲,體弱多病,卻天資聰穎。國君有意傳位于他,又恐他過早夭亡,于是遍求補益之藥。一時間,各地獻方之人絡繹不絕,可是王子服後都不見效,國君已經喪失信心了。
一天,一位老者來獻藥,國君對老者說:“如果藥不靈驗,定取爾項上之頭。”老者笑呵呵地說:“王子貴體稚嫩,豈能承受峻補之藥?需循序漸進,緩緩圖之,吾有一藥,服百日必能見效。”于是王子服此藥百日,果見形體豐健,不染疾病。國王大喜,晉封王子為太子,再去尋找老者,已難覓蹤影。老者貢獻的這味藥物,後被命名為太子參。
太子參,别名孩兒參、童參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異葉假繁縷的幹燥塊根。太子參也是國醫大師路志正使用頻率較高的一味中藥,中醫認為,太子參味甘,微苦,性平,入脾、肺經,有補益脾肺、益氣生津、潤燥除煩之功。主要用于脾氣虛弱,胃陰不足,食少體倦,精神疲乏,口渴舌幹;肺虛燥咳,咽幹痰粘;氣陰不足,心悸失眠;水腫,自汗等症狀。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太子參還有降糖、保護心肌、抗疲勞、抗應激、增強免疫、降脂、延長壽命等藥理作用。
下面介紹兩個家常藥膳以供參考:
圖片來源于網絡
太子參蓮子豬瘦肉湯
材料:太子參10克,蓮子12克,豬瘦肉80克,生姜1片。做法:各物洗淨,太子參、蓮子稍浸泡;豬瘦肉切小方塊狀,一起與生姜下炖盅,加入熱開水250毫升,加蓋隔水炖約兩個半小時便可。
功效:可健脾益胃,補中益氣。尤宜脾胃虛弱、體弱多病的小兒調理用。
圖片來源于網絡
參杞助長湯
材料:太子參10g,杞子5g,山藥50g,鶴鹑1隻,調料适量。做法:将山藥去皮,洗淨,切塊;鶴鹑去毛雜,洗淨,與諸藥同放碗中,調味,兌入清湯适量,隔水炖熟服食。
功效:可補五髒,益氣力。适用于小兒甲狀腺分泌不足,發育遲緩,智力遲純,癡呆等。
#非常病例##健康2022#
參考文獻:
[1]朱思宇,于同月,樸春麗.太子參的臨床應用及其用量探究[J].吉林中醫藥.2021,41(09)
[2]王延群.清補扶正,膳用太子參[J].現代養生2020,20(07),11-12
作者:廣州市番禺區中心醫院藥學部 盧偉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