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能見到這類報道:表面看來很積極向上的考生會被一次模拟考試徹底打垮,無法參加高考;本來很聽話踏實的學生竟然和老師發生沖突。這些看似“離奇”的高三事件背後有着同樣的誘因——“焦慮”情緒。
-01-
"焦慮"有哪些表現形式
焦慮是高三考生很常見的情緒體驗,它不僅會表現為“焦急、不安”的狀态,還有很多不易察覺的表現方式。
表現一:努力學習型
有些考生會自然地緊張起來,變得愛學習,自覺地減少休息和娛樂,經常獨自趴在寫字台上寫寫劃劃,很長時間都不停止。老師和父母能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到些許壓力和緊張。
這是焦慮情緒較常見的表現形式,但父母往往理解為“孩子自己知道努力了”,反而忽略了背後的焦慮情緒。
表現二:張口必提“我能行”
一些考生不但沒有特别努力地學習,反而比以前更輕松自在了。當父母問到學習情況時,考生會信心滿滿地說:“放心吧,我能行,高考肯定沒問題!”父母此時會很擔心,總覺得孩子沒有進入備考狀态。其實,引起這種“反常”行為的原因很可能是考生内心的焦慮。
表現三:“儀式化”行為
曾經有這樣一個男生,升入高三後多了一個習慣:随身攜帶一根桃木棍,說是可以保佑平安。這說明他的信心不足,需要借助外力才能應付現狀。
表現四:花錢、吃東西
花錢買東西、吃東西都是緩解焦慮的常見方法。從前節約的孩子突然開始愛買文具、買玩具;食量大增,不餓的時候也想吃東西;向父母要更多零花錢,而且變得大手大腳。
表現五:愛發脾氣
有些考生進入高三之後脾氣越來越大,父母随便一句話都可能影響他的心情,芝麻大的一點兒不順心事也會借題發揮,大吵大鬧。孩子如果經常無端發脾氣,很可能正在被焦慮情緒所折磨。
表現六:睡覺時多夢
夢到在考場上突然失去記憶,曾經很熟悉的東西怎麼也想不起來;發現考卷上的題都是自己沒學過的;發給自己的卷子是白紙;考場上的其他人都很從容,隻有自己很緊張;在完全陌生的環境中不知所措、喘不過氣來;趕不上飛機、火車;因為做錯了簡單的題目而被老師和父母責備。
如果考生出現了以上幾種典型的焦慮行為,父母一定要有所警覺,快速識别。
-02-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焦慮
發現考生有焦慮情緒後,很多父母過分緊張,直接去找孩子談話,希望孩子能克服焦慮,這是不可取的。父母更不能憑表面行為批評孩子,那會使孩子喪失表達焦慮的機會,承受更多心理壓力。此時,父母的冷靜和理解對孩子是最重要的。
以下幾個方法幫助我們重新審視“焦慮情緒”和它的積極作用,與考生共同排除焦慮的影響。
1. 接受“焦慮”的存在
“焦慮”是對自己預期中的、有重大影響的損失或失敗的情緒反應。當一些對我們很有價值的東西處于危險中時,焦慮就開始了。心理學講的克服焦慮,指的是能帶着焦慮生活,絕不意味着要戒除焦慮。因為焦慮是我們内心重要的“信号燈”,它除了增加心理壓力以外,還有一個很積極的作用:它讓我們最終認識到什麼才是對自己最有價值的,并幫助我們找到挽回的辦法。在高三,無論對于考生還是父母來說,“接受焦慮的存在”是比“消滅焦慮”更正确的決定。
2.焦慮是用來面對的
有些考生在考試臨近時能夠感覺到内心的緊張和焦慮,但為了讓自己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态,盡量忽視這些不安焦躁的情緒;還有一些考生選擇逃避和放棄。要知道,無論壓抑還是逃避都無助于問題的解決,隻會引發新的焦慮。
既然焦慮是内心的信号燈,考生倒是要問問自己:“我這麼焦慮到底是在擔心什麼?是學科知識還是臨場發揮?是别人的評價還是自己的未來?我所擔心的是人力可控的還是完全不可控的?”找到焦慮的源頭,才能更有效地緩解。
父母也可以幫助孩子分析以上問題,讓孩子說說自己最擔心的事情。考生的很多想法是有誤區的,父母可以在談話時講出自己的看法,但不要急于說服孩子。因為父母的傾聽可以幫考生緩解焦慮,考生在傾訴時也能更客觀、理性地思考自己的困惑。考生逐漸冷靜下來之後,會反思父母的态度和觀點。
3.學會放松
放松并不是浪費時間,而是為了更好地投入學習。體育運動也可以有效地緩解焦慮。
以下幾個小練習可以在學習間隙幫助考生自我放松。
(1).閉上眼睛做幾次深呼吸,想象自己吸入的是清新的空氣和能量,呼出的是心裡的壓力和負擔。
(2).打開音樂,想象自己身處一個舒适的環境,正在享受那種放松和愉悅的時光,并想象那種放松、愉悅的心情會一直陪伴自己。
(3).在椅子上坐好,使全身(面部、頸部、肩膀、軀幹及四肢)的所有肌肉都繃緊,堅持一會兒,瞬間放松下來。重複幾次可以緩解疲勞。
當考生在考場出現緊張和焦慮時,也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幫助找回放松狀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