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交通委獲悉,7月20日,市級疏堵工程建國路南輔路改造工程完工,進一步優化了公交候車空間,提升了步行、自行車通行條件。據了解,今年納入市政府民生實事的市級疏堵工程共20項,目前首批6項工程已完成,其餘項目将在年底前陸續完工。疏堵工程将繼續堅持“慢行優先、公交優先、綠色優先”的交通發展理念,切實緩解區域交通擁堵。
建國路南輔路堵點打通
據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介紹,建國路南輔路(北京廣播電視台-大望橋段西),全長約500米,位于CBD核心區周邊,人流、車流集中。同時輔路設有816 路、818 路等4處公交始發站。
經調研發現,該路段存在公交站台與步道混用的情況,高峰時段人流密集,原4.5米寬步道同時為公交站台,難以同時滿足行人通行、乘客排隊候車需求。輔路設有1條機動車道、1條非機動車道,公交車、社會車輛與非機動車之間互相幹擾,既存在安全風險,也影響通行效率和市民的出行體驗。
為提高該路段交通通行效率、優化慢行空間、改善市民綠色出行體驗,本次改造對該路段斷面進行了拓寬優化。一是挖潛,通過調整現有車道,将原輔路機動車道由1條調整為2條,公交車在外側車道進行臨時停靠候客,社會車輛可以在内側車道正常通行,避免公交車輛進出站與社會車輛發生交織,緩解局部擁堵。二是擴容,外側新建非機動車道和人行步道各一條,均為2.5米寬。其中自行車道采取外繞公交站台的方式,保障騎行路線的安全、連續。原人行步道僅用作公交等候站台,新建步道為行人提供獨立通行空間。通過這些改造方式,有效保障非機動車、行人的專用路權。
據悉該工程于2022年4月進場施工,目前已完工。
(改造前公交車站候車排隊圖片)
(改造前輔路擁堵照片)
(改造前道路橫斷面圖)
(改造後道路橫斷面圖)
年内計劃完成市級疏堵工程20項
據城養中心介紹,疏堵工程是今年市政府民生實事任務之一,年内将通過平交路口優化、瓶頸路段拓寬等方式實施20項市級疏堵工程。
截至目前,已完成6項疏堵項目,除建國路南側輔路疏堵工程外,還包括南四環馬家樓橋西增設主路進口工程、東四環雙新橋南增設主路進口工程、青塔西路與雙林南路路口改造工程、豐體南路與京港澳高速輔路新增出口工程等。
其他疏堵工程也正在積極推進中,如南四環内環公益東橋東輔路拓寬、中關村北大街二宮門路口改造等,将采取路口改造、慢行系統完善、道路進出口調整、道路綜合治理等措施改善慢行出行條件、緩解交通擁堵,提高通行能力。
部分完工項目簡介:
1.南四環馬家樓橋西增設主路進口工程
項目位于南四環西路(外環)馬家樓橋西側約700米,改造前宜蘭園等小區居民通常在輔路逆行10米進入四環主路,存在安全隐患。本次改造在既有入口東側新建主路進口,方便附近小區居民進入四環主路。
改造前↑↑↑
改造後↑↑↑
2.東四環雙新橋南增設主路進口工程
項目位于東四環(内環)雙新橋南,北京朝陽站開通後,自姚家園北路西行經東四環北路輔路進入東四環主路交通量顯著增大,東四環主路東風北橋入口至朝陽公園橋入口之間無主路入口,北向南車輛需要通過朝陽公園南路燈控路口排隊等候才能進入主路,高峰期需等候10-30分鐘,通行效率較低。本次在東四環(内環)雙新橋南新增一處主路入口,方便輔路車輛迅速進入主路,緩解輔路交通擁堵。
改造前↑↑↑
改造後↑↑↑
3.青塔西路與雙林南路路口改造工程
京港澳高速景程橋南側五裡店北裡等小區居民通過京港澳高速進城,需向北經青塔西路與雙林南路路口調頭,交通量大、擁堵比較嚴重,本次利用青塔西路道路中央、主輔隔離帶增加一條左轉車道,提高通行效率,緩解路口擁堵。
改造前↑↑↑
改造後↑↑↑
4.豐體南路與京港澳高速輔路新增出口工程
由豐台北路去往京港澳高速北側小屯路等周邊區域需要通過青塔西路、雙林南路等地,沿線交通量過大。本次改造在豐北路連接京港澳高速出京方向進口匝道處,新增一處去往京港澳高速輔路的出口,方便車輛去往小屯路等周邊區域,緩解了青塔西路等地交通擁堵。
改造前↑↑↑
改造後↑↑↑
BRTV新聞(記者 畢軒語)圖片來源:北京市交通委
來源: 北京時間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