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愛心義賣。
創意無限,點亮夏日。
美食美刻,樂享生活。
農耕體驗,孕育成長。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楚湟 通訊員 賀豔芳 湘潭報道
和家人一起旅行,參與旅行攻略制定;觀察果蔬生長過程,體驗農耕甘苦;參加愛心義賣,體驗社會實踐活動……“雙減”之下的暑假,湘潭市雨湖區中小學生的作業不再是一本本的習題,取而代之的,是豐富多彩的實踐作業,讓他們的綜合能力得到培養提升。
孩子們暑假生活的變化,得益于湘潭市雨湖區教育局制定出台的《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學校學生作業管理實施意見》等文件,從作業育人功能的發揮、作業設計質量的優化、作業完成質效的提升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通過作業總量、質量雙優化,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促使教育回歸本真。通過建立作業公示制度,對每日家庭作業、勞動實踐、體育鍛煉、課外實踐等内容進行公示,進一步發揮了學校、家庭和社會的聯動效應。
雨湖區教育局堅持“一校一案一特色”,各學校結合校情、學情細化工作方案,推出特色作業設計,如,金庭學校以學科融合為特色,設計創意實踐作業,該學校融合語文、美術等學科的節氣詩配畫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将作業設計納入教師教研體系,雨湖區教育局構建“教、研、訓、評”于一體的教師專業成長路徑,幫助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提升實踐能力,研發了不同學科不同學段的校本作業,擇優納入優秀作業案例庫供全區教師參考選用,使作業設計和布置更具科學性、精準性和有效性。同時,充分發揮評價“指揮棒”功能,要求教師們及時全面批改學生作業,指導學生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堅決杜絕将學生作業演變成家長作業。教師用心對作業批改進行分析診斷、講評答疑,并運用激勵性評語、指導性評語凸顯增值評價,引導學生在作業批改、評價、修訂中自我提升。
“下一步,雨湖區教育局将整合各類教育資源特别是社區公益性資源,聘請部分退休教師及有一定專長的家長、志願者參與課後服務。”雨湖區教育局副局長王紅介紹,同時,将課後服務納入學校目标管理考核、質量評價、班子考核體系,建立以家長與學生滿意度為主、第三方機構監測參與的評價機制和評先評優獎勵機制,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