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未來十年即将消失的竹業

未來十年即将消失的竹業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4 04:00:11

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早晨睜開眼睛,你穿上清爽的竹纖維衣服,用竹子做的牙刷刷牙,品嘗裝在竹制餐盤裡的早餐。你背起竹藤編織的書包,走出家門開啟一天的工作,發現就連公共汽車的内飾都是竹制品……

這樣的生活,正在從想象變為現實。

9月6日,在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一場“以竹代塑”國際研讨會上,來自全球各地的與會者共同描繪出這樣的場景:用竹子替代塑料,打造綠色環保新生活。

未來十年即将消失的竹業(以竹代塑帶來綠色環保)1

9月3日,服貿會國際竹藤組織展台,用竹子制作的生活用品。 新華社記者楊洋 攝

竹子在哪些領域可以替代塑料?為什麼要探索推廣“以竹代塑”?與會專家分享了他們的觀點。

竹子不僅僅是大熊貓的食物,還是綠色、低碳、速生、易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質材料。竹子的根莖、竹竿、竹葉可以實現全竹利用,竹産業價值鍊涵蓋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據介紹,當前全球已知竹類植物1600多種,竹林面積逾3500萬公頃,廣泛分布在亞洲、非洲和美洲。

“竹子為塑料污染問題提供了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國際竹藤組織總幹事穆秋姆說,塑料污染及其帶來的健康危害日益受到全球關注,全世界每年生産用于包裝、建築和其他用途的塑料近4億噸,目前回收利用少之又少。

生态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總工程師韋洪蓮指出,當前固廢管理和塑料危害面臨嚴峻形勢,導緻的環境風險頻發,特别是固體廢物問題日益突出。推廣替代應用,有助于解決這一難題。

穆秋姆談到,竹子是草本植物而非樹木,能在3至5年迅速成材,并且可一次種植多次利用,是理想的纖維來源。當前很多企業已開始生産竹産品替代塑料産品,竹子不僅可以加工一次性使用的袋子、瓶子、包裝、吸管等,還可以生産電子設備外殼、手表、眼鏡框等耐用産品。

未來十年即将消失的竹業(以竹代塑帶來綠色環保)2

9月3日,服貿會國際竹藤組織展台,用竹子制作的生活用品。 新華社記者楊洋 攝

國際竹藤組織東非區域辦事處主任傅金和介紹,我們可以用竹子生産一次性餐具和生活用品,比如刀叉、盤子、吸管、切菜闆、牙刷、棉簽等;還可以用竹子代替塑料包裝材料、電子産品包裝外殼,比如計算機、電腦以及鍵盤;也可以用竹子做汽車内飾,一些汽車企業已經将竹子用于擋闆、内部裝飾和方向盤;竹子在工業領域可以用于冷卻塔填充,用竹格填料替代塑料格填料。

未來十年即将消失的竹業(以竹代塑帶來綠色環保)3

2月26日,江西省銅鼓縣一毛竹加工企業生産的竹制噴霧罐。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際合作司司長孟憲林說,中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産竹國之一,竹類資源、竹林面積、竹材蓄積、竹材産量以及竹産品對外貿易量均居世界前列。中國竹産業已成為實現鄉村振興、農民脫貧緻富,保障國家生态安全、木材安全和糧食安全的基礎性、戰略性産業。

孟憲林表示,目前國家林草局正在組織編制《全國竹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0)》,按照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的發展要求,全力支持中國竹産業一、二、三産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未來十年即将消失的竹業(以竹代塑帶來綠色環保)4

1月23日,在貴州省赤水市葫市鎮一家竹制品加工企業,村民在晾曬竹絲。新華社發

一些竹産品加工企業負責人也談到,當前竹産業目前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戰。例如相較塑料制品,竹制品價格比較高;竹制品加工技術仍有待提高。

國際竹藤中心常務副主任費本華指出,促進竹産業發展,要增加對竹林和竹材的基礎研究;加快形成竹材标準體系;創新竹原料的儲存技術;倡導“以竹代塑”,在多領域開發塑料替代品;開展竹制品循環應用、耐久性研究。

“以竹代塑”國際研讨會是本屆服貿會的重要邊會之一,由國際竹藤組織主辦,中國竹産業協會、國際竹藤中心協辦。成立于1997年的國際竹藤組織,是總部設在中國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緻力于竹藤可持續發展。

記者:楊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