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張江實驗中學2022屆師生

張江實驗中學2022屆師生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18 21:45:50

用畫筆起稿,在一塊木闆上勾勒一幅“江南水鄉圖”;分版與上版的過程,讓不同的顔色重疊銜接;拿起刻刀,在點、旋、挑、壓之際,感受版面肌理的變化,看畫面輪廓慢慢呈現;紙張拓印之後,一片“江南水鄉”圖景躍然其上,“氤氲水汽”撲面而來……

不要誤會,這并不是職業的版畫制作人在工作。參與其中的,是來自上海市紫竹園中學的高中學生們,對他們來說,這樣的“版畫課堂”隻是學校衆多美術課程中的一個“日常片段”。在這座美育生态場裡,“美”成為無處不在的養分,滋養着紫竹園中學的學生們向“美”而生、茁壯成長。

張江實驗中學2022屆師生(上海市紫竹園中學)1

紫竹園中學學子正在學習版畫制作

全員滲透:

100%普及的美育課堂,讓人人都能“向美而生”

上海市紫竹園中學建校于1996年。建校伊始,“以美立校”的序幕也同步拉開,并在接下來的20餘年裡完成了“以美興校”“以美強校”的層層升級。紫竹園中學這種對美的堅守,從剛邁進這座校園的高一學生要學的課程裡便可一窺全貌。

張江實驗中學2022屆師生(上海市紫竹園中學)2

校園塗鴉牆繪

從靜物的光影到百态的人物,從七彩的繁花到城市的輪廓……一切皆可在筆下勾勒。素描與進階素描、速寫與進階速寫、色彩與進階色彩、風景寫生、藝術鑒賞,每一項課程都為剛入校的學生打開一扇“藝術之門”,供他們自由出入于那藏在門後的“瑰麗世界”。“藝術的門前”來者不拒,紫竹園中學的這些美術課堂普及率一直高達100%。

校長張敏介紹,為了讓美育走進每一位學生的心裡,學校構建的“全景式美術課程群”充分考量了學生的學情和課程的内在邏輯性。對于高一的學生來說,上述的幾門課程向學生全員滲透,正是希望在基礎性學力和興趣上為他們奠基。

張江實驗中學2022屆師生(上海市紫竹園中學)3

學生在電影博物館學習

100%普及,就意味着很多沒有美術基礎的學生也要動手參與到素描、速寫、藝術鑒賞等課程的行列中來。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發現自我、發現世界的機會。“雁過留痕。即便沒有幫助學生發掘出新的藝術潛能,也幫助他們培養了一雙‘美的眼睛’,幫助他們用另一種角度看世界、看待生活、見證成長。”

美育不是各自為營、閉門造車。在每個學期,紫竹園中學都會多次舉辦藝術展,把優秀學生作品拿出來,供大家一同鑒賞、一同交流。小到身邊一盆綠意蔥茏的植物、一隻在水邊散步的白鹭,大到為走在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們”加油打氣、為祖國母親慶生,都成了同學們畫筆下的題材。或油畫、或素描,一張畫紙不僅記錄着生活,也抒發着他們的感動與夢想。

張江實驗中學2022屆師生(上海市紫竹園中學)4

以藝抗疫繪畫《重逢春日》

張敏介紹,100%的美育普及率得益于學校全方位的“生态保障”。

紫竹園中學一方面組建各專業工作室,布局傳統文化體驗區、綜合材料實踐區、現代藝術設計區、基礎造型學習區、基礎造型創作區等“硬件配備”,一方面打造從全國各大藝術院畢業的強大藝術教師團隊,自編出版學習用書,并與中國美術學院、東華大學時尚創意産業發展研究中心、美國肯德藝術設計學院、美國紐約設計高中等校共建共享課程,夯實“軟件配備”。

這樣“軟硬兼施”之下,“真美育人”的大空間至此渾然成型。

張江實驗中學2022屆師生(上海市紫竹園中學)5

“美麗中國·綠韻炫動”銀獎作品“我們心中的上海建築”

“美創”特色:

從“實踐課堂”到“創意萌發”的進階之路

張江實驗中學2022屆師生(上海市紫竹園中學)6

紫竹園中學學子在戶外寫生

如果要幫助過去、現代和未來的人設計服裝和飾品,你會怎麼做?需要怎樣構思?要用到哪些材料?如何拼接?

這是紫竹園中學高一、高二年級正在舉行的一場環保服飾秀——《演變》。本着取材環保和符合審美的雙重考量,紫竹園中學的學生充分開動腦筋:原始人的飾品可以用牛角扣和麻繩串起來做成“項圈”,漢朝的飾品可以是硬紙闆、布料花邊、塑料串珠、熱熔膠組裝而成的“冠冕”,唐朝的頭飾可以由小方巾、皮筋、紮染燃料紮成,清朝的“旗頭”可以由旗頭底闆、糖果、大頭針組成。另外還有曲裾深衣、大袖衫、旗服、嘉柏麗爾·香奈兒、彼埃·蒙德裡安、第五元素等服裝的設計……同學們拿出手的作品,既有對中外藝術的傳承和借鑒,也有和小夥伴們一起“腦洞大開”的創新。

張江實驗中學2022屆師生(上海市紫竹園中學)7

學生在動手設計服飾

完成了首飾和衣服的設計之後,還有“模特”身穿小夥伴們的設計作品來展示效果。身穿一件“湮滅”風衣,手戴pvc闆制作的“湮滅”腕帶……類似這種拉風的形象,不僅再現了電影《湮滅》中對未來世界的幻想,更在歡聲笑語中激發了學生們的動手動腦能力。

這種給學生留足了創造空間的課堂,脫離不了學校對“美創”的持續關注。張敏介紹,完成了美術素養的“奠基工程”,鼓勵學生在多元化的美術空間中進行個性化、自由化的藝術創造,是紫竹園中學美育實施的“第二級目标”。

而創意的萌發,必須經過動手的實踐。紫竹園中學的“材料創新實踐課”,正是留給學生們盡情“創造美”的一個空間。

張江實驗中學2022屆師生(上海市紫竹園中學)8

絨繡課堂現場教學

絨繡是海派文化中兼容民族刺繡藝術和上海特色的工藝美術品種,被譽為“東方的油畫”:不同的絨線在網眼布上相互交織,就可以成為一幅漂亮的藝術品。

在纖維藝術工作室,同學們可以借絨繡的載體,充分釋放自己創意。幾卷絨線、幾瓶染料、一張麻布、一支繡針……一絲一縷之間,便可以呈現出川劇臉譜、中世紀的城堡、郁郁蔥蔥的蘆葦蕩、國風韻味的山水畫……

在另一邊的玻璃藝術工作室裡,學生們可以與澄澈的玻璃結緣。欣賞過古今中外、美輪美奂的玻璃藝術品後,再深入了解吹制、鑄造、燈工的流程;

在木藝工作室中,學生們既了解了樹木的結構和應力,也了解了木材的切割和選擇,更明白了木雕的技巧和方法;

在金屬篇工作室中,基礎工藝、鑄造工藝、鑲嵌工藝、鍛造工藝、琺琅工藝、花絲工藝等内容,讓同學們見證了一件首飾的誕生過程,還可以用黃銅、紫銅、花泥、丙烯制作出自己心目中的飾物。

張江實驗中學2022屆師生(上海市紫竹園中學)9

感受高溫下金屬材料的性質

“金屬篇、纖維篇、玻璃篇、木材篇四冊綜合材料實踐類學習用書的編撰,正是希望學生們對生活中常見材料的發展、設計思路、制作工藝有初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利用材料表達創意,能對美學問題進行思考,樹立‘藝術 創意’的整合理念,學會發掘适應時代的審美價值和創造力。”張敏說。

如其所言。

從囊括金屬、纖維、玻璃、木材的綜合材料實踐類課程,到版畫、雕塑、陶藝的基礎造型創作課,再到攝影、服裝、平面設計、媒體設計的現代藝術設計科,紫竹園中學構建的全景式美術課程充分糅合4P學習法(項目project、同伴partner、實踐practice、愉快pleasure),讓學生在藝術夢想空間中自主選擇、享受創作過程,培養着創意思維和動手能力。

張江實驗中學2022屆師生(上海市紫竹園中學)10

紫竹園中學學子在劉海粟美術館參觀學習

德美一體:

滲透成長潤物無聲,從“美感”培養回歸“美德”建設

蘇格拉底曾說,“一個人愈懂得美,就愈有道德。”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美育是德育的深化和具體化”。在紫竹園中學,這樣的思考被極大化地落地,内化成“德美一體”的實踐躬行。

張江實驗中學2022屆師生(上海市紫竹園中學)11

紫竹園中學學子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園

“近代前期列強侵華的屈辱史”,是高二曆史課本中的一課。如何擺脫枯燥無味的說教,讓學生設身處地地了解這段曆史,是備課老師劉錦華需要思考的問題。而突破的“靈光”,正來源于學校長久以來的美育氛圍。

“我們先從一副漫畫——‘文明人的行徑’導入課程,讓學生透過漫畫回答問題:他們是誰?這是什麼事件?發生在那一次戰争中?再通過‘讀圖學史’,用漫畫呈現這一曆史階段的内憂外患和新波舊瀾。最後一副漫畫《落後就要挨打》結尾,讓學生懂得藏在曆史背後的道理。”

果然,這樣的漫畫課堂赢得了學生們的喜愛。他們不僅對課堂内容展現出了高度的熱忱,甚至還主動拿起筆,以漫畫的形式控訴列強的行徑。這一段曆史知識也深深地印在他們腦海裡,并悄然轉化成無形的家國情懷和高尚情操。

張江實驗中學2022屆師生(上海市紫竹園中學)12

紫竹園中學學子在威尼斯美術學院參觀研學

除了各學科的美育滲透外,“德美一體”也完美融入師生們學習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以藝戰役”繪畫征文展、“新七不”、垃圾分類海報設計、“學四史,樂成長”主題創作展、“創意勞動,妙想生活”設計比賽……,學校把“美創”充分融入到德育活動中,激發學生用美的創作表達思想、表現志趣,在歌頌真善美的同時陶怡心靈和情操。

走出校園,“德美一體”又有了新的内容。“相約藝術場館”考察、南京愛國主義社會實踐考察、“尋訪曆史古鎮,筆繪自然之美”考察、安徽屏山寫生活動、“益 藝”志願服務實踐活動……“尋美之旅”的腳步也在丈量着“德育”的土壤,伴随着紫竹園中學的學生們一起成長。

張江實驗中學2022屆師生(上海市紫竹園中學)13

“小手牽大手,共繪環保畫”志願服務活動

許嘉瑩同學是社會實踐活動中的一名志願者。從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她堅持每個月在餘德耀美術館做兩次參加志願者服務,并且盡可能地參加了美術館組織的大部分活動。“德美一體”的志願者體驗,讓她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開始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并逐漸跳脫出學生的思維,嘗試像藝術家一樣用不同的視角來觀察這個世界。

“我喜歡美術館的志願服務工作,希望它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在美術館進行志願服務的經曆遠遠超過了一份工作的意義,讓我找到了人生為之努力的方向。感謝學校‘德美一體’的平台,讓我最終在這裡找到了自我。”許嘉瑩說到。

張江實驗中學2022屆師生(上海市紫竹園中學)14

公益服務成長筆記

許嘉瑩的心聲隻是學校20餘年“德美一體”探索曆程中的一個典型案例。“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迹,但鳥兒已經飛過。”正如泰戈爾所言一般,德美一體,育人無痕,潤物無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