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2分鐘讓你看懂血常規報告單

2分鐘讓你看懂血常規報告單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9 02:46:27

(檢驗之聲)連環畫雜志手機閱覽室

文:肖宇

血常規檢查是醫生診斷病情的常用輔助檢查手段之一,是對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紅細胞、白細胞、血小闆這三個系統進行檢測與分析,這對了解疾病的發展程度有很大幫助。

2分鐘讓你看懂血常規報告單(一文讀懂血常規報告單)1

通過血常規篩查檢測是否有貧血、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白血病、等和血液有關的一些疾病。血常規檢測結果是否準确跟進食是沒有關系的,因此血常規檢查不需要空腹。

三分類血液分析儀 将白細胞分為三大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中間細胞)。

五分類血液分析儀 同時可把中間細胞分為(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單核細胞)。

紅細胞系統(反應供氧狀态)

2分鐘讓你看懂血常規報告單(一文讀懂血常規報告單)2

紅細胞在常規化驗英文常縮(RBC),呈中央凹圓餅狀,直徑均為9微米,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血細胞。紅細胞富含血紅蛋白,因而使血液呈紅色,通過血液運送氧氣的最主要的媒介。

紅細胞的數量和血紅蛋白的含量減少到一定程度時,稱為貧血。紅細胞大量被破壞可引起溶血性黃疸。血紅蛋白中有鐵元素,所以貧血的人宜多吃鐵含量豐富的食物和蛋白質,從而達到補血的作用。

1、血紅蛋白(Hb)

血紅蛋白(Hb)生理性↑↑: ①常見于大量出汗,②長時間不喝水,③高原居民,④胎兒和新生兒,⑤劇烈活動、恐懼、冷水浴後等;

血紅蛋白(Hb)病理性↑↑: ①連續嘔吐,②反複腹瀉,③大面積燒傷或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尿崩症等,④也可見于嚴重的先天性及後天性心肺疾病,也見于某些腫瘤,腎髒疾病(腎癌、肝細胞癌、腎胚胎瘤及腎盂積水、多囊腎)等。

血紅蛋白(Hb)生理性↓↓: 降低主要是反應貧血的情況,根據數值判斷貧血的程度。孕婦在妊娠中後期、老年人或6個月-2歲嬰幼兒會有正常的生理性降低,嬰幼兒主要因為生長發育迅速而引起的造血系統造血的相對不足。妊娠中期和後期由于妊娠血容量增加而使血液被稀釋。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漸降低,可導緻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減少。

血紅蛋白(Hb)病理性↓↓: 急性或慢性失血所緻的貧血因造血物質缺乏或利用障礙所緻的貧血,(缺鐵性貧血、葉酸及維生素B12缺乏所緻的巨幼細胞性貧血)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海洋性貧血,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心髒體外循環的大手術,生物性和化學性等因素也可緻溶血性貧血。

2、紅細胞(RBC)

紅細胞(RBC)↑↑:多常見于身體缺氧、血液濃縮、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肺氣腫等,另外還有某些腫瘤及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紅細胞(RBC)↓↓:紅細胞減少既提示貧血或大量失血。①紅細胞生成減少,見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壞增多:急性大出血、嚴重的組織損傷及血細胞的破壞等; ③合成障礙:缺鐵、維生素B12的缺乏等。

3、紅細胞比容(HCT)

紅細胞所占全血的百分比就是紅細胞比容。HCT的測定有助于了解紅細胞的增多與減少,臨床上常用于了解脫水病人的血液濃縮程度,作為計算補液量的參考。

HCT降低與各種貧血有關,因為紅細胞體積大小不同,紅細胞比容的改變并不與紅細胞數量平行,需同時測定紅細胞數量和血紅蛋白濃度,并用于計算紅細胞各項平均值才有參考價值。

4、紅細胞平均體積(MCV)

紅細胞平均體積(MCV) ↑↑:常見于大細胞性貧血(營養不良,葉酸,維生素B12缺乏)。

紅細胞平均體積(MCV) ↓↓:常見于小細胞性低色素性貧血。

紅細胞平均體積(MCV)、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MCH)、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

這3種平均值,是根據紅細胞數、血紅蛋白測定和紅細胞比容結果計算出來的,對貧血的鑒别有一定的價值。

5、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

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反應外周血紅細胞體積異質性的參數。簡而言之,是反映紅細胞大小不等的客觀指标。一般通過RDW和MCV這兩個參數進行貧血的形态學分類。

白細胞系統(反應免疫狀态)

2分鐘讓你看懂血常規報告單(一文讀懂血常規報告單)3

1、白細胞(WBC)

白細胞生理性 ↑↑:妊娠期(特别是妊娠20周後),新生兒及激烈運動過後,冷熱水浴後、紫外線照射、婦女月經期和排卵期、情緒激動。

白細胞病理性↑↑:常見于急性細菌性感染、嚴重組織損傷、惡性腫瘤、大出血、中毒等。

白細胞↓↓:①病毒感染;②放化療的影響;③再生障礙性貧血;④長期接觸放射線;⑤免疫系統衰弱;⑥藥物引起。

2、中性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生理性↑↑ :①嬰兒;②妊娠後期妊及分娩時,女性黃體期;③皮質激素、腎上腺治療後;④激烈運動。

中性粒細胞病理性↑↑:①常見細菌感染、炎症或骨髓增殖症;②急性出血和急性溶血之後;③代謝性疾病(痛風危象、糖尿病酸中毒、腎功能不全);④變态反應和各種中毒。

中性粒細胞↓↓:①病毒感染、傷寒、副作寒病;②可能有再生障礙性貧血或某些藥物的副作用。

3、淋巴細胞

淋巴細胞↑↑:①病毒感染、某些血液病和急性傳染病的恢複期;②感染性疾病(麻疹、風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③血液病(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等);③急性傳染病恢複期;④器官移植後的排異反應期等。

淋巴細胞↓↓:①可能有免疫缺乏病;②再生障礙性貧血;③急性感染症的初期,中性粒細胞增加;④應用化學藥物腎上腺皮質激素或接觸放射線等。

4、嗜酸性粒細胞

嗜酸性粒細胞↑↑①變态反應(支氣管哮喘、荨麻疹、食物過敏、過敏性肺炎、神經血管性水腫等);②皮膚病(牛皮癬、濕疹、疱疹樣皮炎、黴菌性皮膚病等);③寄生蟲病(鈎蟲病、縧蟲病等);④血液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⑤X線照射後、脾切除、傳染病恢複期等。

嗜堿性粒細胞↑↑:①可見于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②骨髓纖維化症、慢性溶血及脾切除後;③癌轉移、鉛及铋中毒等。

單核細胞↑↑:①可見于亞急性心内膜炎、瘧疾;②急性感染恢複期;③活動性肺結核等。

血小闆系統(反應凝血狀态)

2分鐘讓你看懂血常規報告單(一文讀懂血常規報告單)4

血小闆 它在正常血液中有較恒定的數量在止血、傷口愈合、炎症反應、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過程中有重要作用。血小闆減少容易造成出血,但是血小闆過多不易于血液流動,容易造成血液凝固,進而發生血栓的機會增加。

血小闆(PLT) ↑↑:①脾摘除術後、急性大出血、溶血等;②可見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③急慢性炎症,缺鐵性貧血及癌症患者。

血小闆(PLT) ↓↓:①常見于血小闆生成障礙,如再生障礙性貧血②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③原發性血小闆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

總 結

2分鐘讓你看懂血常規報告單(一文讀懂血常規報告單)5

綜上所述,所謂的升高和降低常指顯著的變化,輕微的變化多則沒有診斷意義,如有不适需及時就醫。

臨床常見典型血項組合(分辨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

①白細胞 中性粒細胞 中性百分比 淋巴細胞 淋巴百分比 ↓【細菌感染】

②白細胞 中性粒細胞 中性百分比 淋巴細胞 淋巴百分比 【病毒感染】

當今“三素一湯”泛濫的時代,通過檢查血常規分辨機體是否屬于細菌感染,是否可以避免用到抗生素,尤為重要。

來源:基層醫師公社

2分鐘讓你看懂血常規報告單(一文讀懂血常規報告單)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