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中國的長城号稱萬裡,實是當之無愧。但長城的兩端到底在什麼地方卻有着不同的說法。因為長城的修築前後曆經兩千多年,很多長城并不是綿延不絕、連在一起的,而且早期修築的長城有頗多損壞,以緻人們對長城兩端所在地的認識出現了不同的意見。
臨洮—遼東
據《史記·蒙恬列傳》記載:“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萬衆北逐戎狄,收河南(今内蒙古黃河以南地區)。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裡。”
這表明秦始皇修建的長城的兩端分别是臨洮和遼東。秦始皇修的長城其實包括3段,東段起于現在内蒙古化德縣内,向東基本上是沿着今内蒙古和河北交界處蜿蜒東行的。進入遼甯以後,折向東南,一直延伸到朝鮮境内的平壤大同江北岸,其終點即“遼東”。
秦始皇長城的中段,從東至西由内蒙古興和縣起,北依陰山,南靠黃河河套地區,西抵烏蘭布和沙漠北緣。西段長城,經考察西起甘肅省岷縣,循洮河東岸向北至臨洮縣、蘭州,再東折至榆中縣。
專家認為今天的岷縣就是秦朝時期的臨洮,是秦萬裡長城的西邊起點。現在其遺址旁樹立着一塊碑,寫的是“戰國秦長城遺址”,原來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都修過長城,秦國也不例外。
這一段以臨洮為起點的長城就是秦昭王時修建的,後來秦始皇加以修繕。可惜的是,現在我們很難确定西起臨洮的這一段長城是否真的存在過,因為幾乎看不到綿延于山川田野的城牆的任何遺迹。
一些學者在這一帶找到了很多秦代遺物,不過這并不能證明修長城之說,因為這一帶本來就是秦朝人的活動區域,找到一些秦朝遺物并不足以證明長城的存在。
遼東—羅布泊地區第二種說法是萬裡長城東端在遼東,西端在現在新疆羅布泊地區。此種說法來源于漢代所修築的長城。
漢朝時期,北方遊牧民族匈奴強大起來,不斷在漢朝邊境滋事。經過一系列戰争,漢武帝打通了甘肅經河西走廊到新疆羅布泊的交通要道,并使西域各王國臣服于漢朝的統治。漢武帝在軍事進攻的同時,還着手進行另一項工作,即大規模修築長城。漢武帝最後一次修築長城是在公元前104年到公元前101年,修了玉門關至新疆羅布泊段的長城。
那麼,長城的西端是否在羅布泊呢?漢代在河西走廊到羅布泊的這段長城和我們一般概念中的長城不同,它隻有相隔的城墩、烽火台,而缺少相連接的城牆。不過其功能卻是相同的,即駐防,互相通報敵情。如果它不是長城,那麼這條千裡屏障又該如何稱呼?
山海關—嘉峪關第三種說法是長城東到山海關,西到甘肅的嘉峪關。這兩座雄關修建得氣勢磅礴,至今保存完好,一東一西相互對峙,所以被認為是萬裡長城的兩端。
嘉峪關長城
由于時代久遠,早期各個時代的長城大多殘毀不全,現在保存比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長城。山海關和嘉峪關其實是明長城的兩端。明代是最後一個大規模修築長城的朝代,在其統治的二百多年中幾乎從沒停止過對長城的修建。
因為明朝建立以後,前朝統治者逃回蒙古,不斷騷擾掠奪,東北又有女真族興起,所以明王朝十分重視北方防務,對修築各地城牆很下功夫。全國各州府縣的城牆都用磚包砌,修得十分牢固,長城的修築工程當然就更為浩大。
山海關長城
對于萬裡長城的兩端到底在什麼地方這一問題,衆說紛纭,至今尚無定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