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服裝零售巨頭?近日,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消息,真維斯澳大利亞公司宣布進入自願托管程序,開始進入破産清算階段作為澳洲本土最大服裝品牌之一的真維斯的倒閉意味着其全澳146個商店恐逐漸關門,造成接近1000人失業,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全球服裝零售巨頭?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近日,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消息,真維斯澳大利亞公司宣布進入自願托管程序,開始進入破産清算階段。作為澳洲本土最大服裝品牌之一的真維斯的倒閉意味着其全澳146個商店恐逐漸關門,造成接近1000人失業。
報道稱,來自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畢馬威(KPMG)的彼得·戈特哈德(Peter Gothard)和詹姆斯·斯圖爾特(James Stewart),被任命為真維斯澳大利亞公司的托管人。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KPMG)表示,真維斯将繼續運作下去,會計師将對該企業經營狀況進行緊急分析,并考慮所有可能選擇,包括重組、出售或吸引投資。
真維斯(JEANSWEST)1972年成立于澳大利亞,是澳大利亞的标志性零售品牌。在中國,真維斯更是一度廣受熱捧。自1997年第一家真維斯在上海開門以來,開始席卷中國市場,自此一發不可收拾。因其物美價廉的定位和銷售策略,在廣大二三線城市一直都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截至2019年,真維斯在中國20個省份開了2000多家連鎖店。
它還曾在輿論場引起過很大争議,最出名的就是當年的清華教學樓改名“真維斯樓”事件。
當時的清華校方宣傳部回應,為校園建築物命名是國内外學校籌集資金的通行做法。2003年,台灣裕元集團捐助清華大學最大的教學樓第六教學樓的建設,第六教學樓也叫“裕元樓”。百年校慶期間,真維斯服飾(中國)有限公司提出希望捐贈學校的教育事業。經雙方友好協商,決定将清華大學第四教學樓命名為“真維斯樓”。
數據顯示,2002年,真維斯營業額曾達14億元。截止2013年,真維斯在中國已經擁有2500多家門店,銷售額近50億港元。
畢馬威方面宣布,目前澳大利亞以外的真維斯業務不受本次托管的影響。而事實上,自2013年起,真維斯的衰落已有迹象。裁員6000多人、關店1300多家、業績下滑65%等消息不斷傳來。
在接下來的2013年至2018年,真維斯的銷售額持續迎來暴跌,從50億到40億,再到28億、19億、16億,到了2018年上半年,真維斯的半年銷售額已經下降至7億港元,僅為巅峰時期的1/4。
2018年,真維斯母公司旭日集團發布公告稱,拟以8億港元将連年虧損的内地服裝零售業務即真維斯品牌出售給集團創始人、大股東楊钊和楊勳兄弟,預計出售事項将産生收益約3133.3萬元。出售事項完成後,集團将不再參與任何虧損的業務,并以室内設計、裝修服務以及金融服務為重點。
旭日集團方面表示,截至2018年5月31日的前5個月、2017年12月31日的前12個月、2016年12月31日的前12個月,真維斯中國内地業務分别錄得稅前利潤-4532萬港元、-5045.3萬港元、3119.9萬港元;稅後利潤-4594.2萬港元、-4509.6萬港元和6674.7萬港元。
經中國經濟網記者梳理發現,從2013年開始,真維斯在中國内地綜合營業總額持續呈下滑趨勢,2013-2017年同比下降的幅度分别為0.7%、13.32%、25.91%、23.98%和4.37%。
不斷下滑的業績、接連不止的虧損,終于把這個昔日的巨頭推下了倒閉的深淵。
擔任托管人之一的斯圖爾特說:“真維斯是澳大利亞标志性牛仔布品牌,在休閑裝市場上非常有名。就像其它許多零售商一樣,真維斯在當前艱難的市場條件下還面臨着網購的競争壓力。托管服務将為真維斯提供一個重組的機會,以更好迎接澳大利亞零售市場上的挑戰。”
(來源:商業周刊中文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