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真的可以緻人死亡嗎?CXO難道真從“小甜甜”變“牛夫人”了?,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泵真的可以緻人死亡嗎?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CXO難道真從“小甜甜”變“牛夫人”了?
放眼望去,過去從基金到股票,二級市場無不追求CXO的高收益搞回報,比如自2016年起,“明星”基金經理葛蘭就一直着重投資CXO賽道,因紅利無限,備受基民追捧,管理資金規模巨大。就哪怕在今年最新公布的中歐醫療健康基金C、中歐醫療創新A的持倉顯示,藥明康德、凱萊英、泰格醫藥、康龍化成、博騰股份、九洲藥業等CXO企業均是其重倉股。
隻可惜市場的疲态讓葛蘭最愛的CXO賽道,2月8日又崩了。
智通财經APP看到,“聯邦公布”網站信息顯示,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發布了更新的“未經核實名單(UnverifiedList,簡稱UVL)”,其中涉及包括藥明生物(02269)33家中國企業,并将在美國時間2月8日挂網公開。
被情緒恐慌支配,早盤藥明生物遭遇暴跌,最多跌超30%,17分鐘内市值蒸發1000億港元。同樣,受消息影響,港股COR也崩盤。截止發稿,整個闆塊跌去325點,約18.7%。
細看聲明,被列入“未經核實名單”并不意味着美國出口商不能與列名方接觸,也不意味着存在具體、明确的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問題。但是,與UVL上的各方進行的交易需要額外的文件,包括列名方授權官員的聲明,并且此類交易不符合美國出口管制(EAR)許可例外的授權條件。
就字面直白理解,似乎有點像“補簽證”,待機構檢查、補充好文件、交工本費應該就可以豁免。
而在早上管理層電話會議中,公司管理層也對相關問題做出了回應:
1、UVL主要是美國的出口管制,從美國進口生物反應器硬件和少數過濾器,是出口管制的,過去十年都要美國商務部批準。商務部要核查用途,是否自用,有無轉賣。此次名單與實體清單不是一回事。
2、受影響的是上海和無錫的基地,其均已建成了産能,未來一段時間内也不用再購買新的反應器,濾器也有全球供應鍊,不受任何影響。
3、已與美國相關部門溝通了18個月,但由于新冠疫情,導緻這兩年美國商務部沒能來現場檢查公司無錫和上海工廠,因此暫時把我們列在UnverifiedList上面,其他的都不受影,而現在我們仍舊在積極與對方溝通協商。
4、全球找兩個半供應商:美國、歐洲和中國部分,後續将繼續與商務部聲明、擔保,确定儀器都屬自用,可能解決問題。
抛開情緒來看,CXO依舊是塊香饽饽,畢竟其盈喜就是最好的證明。2月7日,藥明生物發布公告稱,該公司預期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所取得的公司利潤及歸屬于公司權益股東的利潤相比于去年同期分别增長105%以上及98%以上。
追溯其增長原因,主要是加速高效推進執行現存及新引進的COVID-19項目,支持并賦能全球客戶抗疫并相應提升收益。參考2021年中期業績,COVID-19就給其帶來的巨大收益。期内,新冠合約已達到13億美元。新冠公司已賦能全球超過15個新冠中和抗體項目,其中在2021年新啟動了8個,基于3-5個月DNA至IND時間表完成25個IND申報,同時也在創紀錄的14個月内賦能Vir/GSK的新冠中和抗體獲得FDAEUA批準。同時,該公司也在向跨國藥企提供上億劑新冠疫苗原液及制劑。公司上半年簽署的新冠相關項目合約已達到13億美元。
再得益于非新冠綜合項目收益和市場份額顯著增加,在研發管線中引入更多後期項目并提高近期收益,以及毛利率的提升。
2021年中期,“FollowtheMolecule”共延伸27個項目,其中14個項目由臨床前内部延伸至臨床階段,2個項目從臨床III期延伸至商業化。随着産能構建逐步完善,憑借業内最佳交付時間與最優交付結果,公司提出“WintheMolecule”(赢得分子)戰略,持續從外部引入更多臨床後期項目确保未來業務可持續高速增長,上半年該公司外部引進20個臨床項目(同比 400%,其中臨床II期9個、臨床III期4個)。截止2021年6月30日,公司臨床前項目數達212個,同比增長50.4%,早期(I期、II期)項目數達160個,同比增長28.0%,III期項目達32個,同比增長68.4%。商業化項目4個,新增三個。
藥明生物的仍保持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這個行業的高成長,畢竟CXO的本質是藥物研發環節從藥企轉移到CRO公司。縱觀近20年的數據,全球在研藥物數量持續上升,其中又以生物藥增長更快,表現為在研藥物中生物藥占比的持續提升。生物藥研發力度的加大推動了相關領域研發支出的增長。
目前,絕大多數小型研發型藥企在成長早期尚無産品上市銷售,藥物研發是最主要的經營活動,且一級市場的股權融資是最主要研發資金來源。最近10年國内外醫療健康領域的融資額均持續快速增長,為相關企業的研發活動提供了資金支持。
在藥物研發需求增長、資金支持力度加大等多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藥物(尤其是生物藥)研發支出快速增加。美國等發達國家醫藥行業起步較早,目前已發展較為成熟,研發支出基數大,增速并不快;而中國醫藥行業與美國還存在較大差距,尤其在創新藥方面,但近年來國内醫藥行業積極由仿制向創新轉型,研發支出快速增長,增速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研發支出增加的同時,新藥的研發成本率也在持續上升,迫使藥企提升藥物研發效率,而将部分非核心的研發環節外包給專業的CRO公司可顯著縮短藥物研發時間、節約研發成本,較好地滿足了藥企的需求。同時,将部分生産環節外包給CMO公司完成亦可使藥企在減少資本開支、聚焦核心業務等方面獲益。
此外,體量偏小的研發型藥企在新藥研發市場上的權重不斷加大,而這類企業通常在研發、生産、銷售方面的全産業鍊布局尚不完善,對CRO/CMO公司的需求更強。在多個因素的驅動下,近年來全球各地藥企的研發外包率不斷提高。
整體來看,研發支出和研發外包率這兩個決定CRO行業景氣度的關鍵因素均持續向上,驅動行業的快速擴容,且目前尚未出現明顯的反向變化趨勢,因此未來一段時期内CRO/CMO行業仍将處于高速成長期。
所以,就行業屬性來看,CXO仍然是一個發展的好方向,尤其對已經是龍頭的企業而言更是一本萬利的好生意,而“美國誤殺”或許孕育着機會。(田宇軒/文)
本文源自智通财經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