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他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當地人民将此工具插入江海中,潮來沉沒,潮退露出。魚随潮而來,退潮時便被滬攔住。古時稱呈喇叭形向外擴張的水道為“渎”。而當時上海所在淞江口處正是喇叭形的海灣。所以,人們便将到處插有“扈”的、又被稱作“瀆”的淞江口一帶稱為“扈瀆”或“滬瀆”,這一帶正是上海所在地。所以,“滬”也成了上海的代稱。之後漢字簡化,“滬瀆”改作“滬渎”。
說起上海“申”的簡稱,它與戰國時期受封于這裡的楚國貴族黃歇有關。黃歇是戰國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号春申君。“申”是“繁殖”的意思,“春申”是“在春季繁殖”的意思。當時的黃浦江還是一條無名之河,河中由于泥沙淤積,河床過高,常常泛濫。黃歇帶領百姓進行開浚,疏通了河道,築起了堤壩,使這條河造福于百姓。人們為了懷念他,不僅為他建了廟宇,還将這條河改稱為春申江,簡稱申江。後來,人們便以“申”代稱上海。所以,上海“申”之簡稱,是對黃歇造福上海百姓的紀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