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證據,這個5.14億年前的生物,或許就是答案
根據《中國科學報》的報道,在我國雲南省東部,來自我國雲南大學的科研團隊和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科研團隊一起,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考古成果,一個距今5.14億年的全新遠古生物化石被發現,它也是目前發現的現生環節動物最古老的支系,對于研究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後的進化過程,有着極高的科研價值。
什麼是現生環節動物?
環節動物屬于高等無脊椎動物,它們起源于寒武紀時期,從地球生物進化的角度來看,它們已經屬于進化較為複雜的動物了,目前已知的地球上環節動物的數量大約有13000種,基本上在地球各個角落中,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
舉例來說,我們熟悉的蚯蚓、水蛭等都屬于環節動物的範疇,因為它們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較早,所以多年來從科學的角度講,研究環節動物的起源和演化,對地球生物進化有着很大的幫助,特别是對于早期多毛類動物的研究意義極大。
這次發現的新物種是什麼?
參與本次科研項目的科學家們,将這個距今5.14億年的遠古生物取名為“丹尼多毛蟲”,通過化石分析建模,丹尼多毛蟲的長相也非常有趣,它頭看起來好像是一把鐵鍬,而且上面還長着2根觸須,從目前掌握的數據來看,丹尼多毛蟲和現生環節動物擁有同一個祖先。
更加讓人欣喜的是,科學家表示,這次丹尼多毛蟲的發現,也填補了此前環節動物演化過程中的空白,因為通過化石可以看出,丹尼多毛蟲是營管居固着生活,它的最大特點就是通過身體分泌出一種類似于“膠水”的黏液,将自己固着在水底基質(植物或者是岩石等)之上,它們的很多感覺都已經退化了,不過卻有着非常發達的觸角。
它們這麼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躲避天敵的捕獵。此前通過“進化樹”的分析研究,科學家們雖然沒有找到相關的早期化石,卻認為固着類環節動物是可以存在的,而且從時間上推算它們出現的時間要更加久遠,丹尼多毛蟲的出現印證了這些猜想。
這次發現有什麼意義?
除了我們上文中提到的科研價值之外,也讓科學家們對于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研究,有了新的觀點。我們都知道,多年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一直都是地球生物進化過程中的未解之謎,它從5.4億年之前開始,用不到3000萬年的時間進化出衆多門類生物,與現代生物的出現息息相關。
丹尼多毛蟲讓科學家們意識到,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極有可能是一個“生态多樣性劇增”事件,而且因為它已經是固着類環節動物,這也意味着環節動物的祖先極有可能在寒武紀之前就已經出現了。
下一步,科學家們将繼續在這裡尋找更多的遠古生物化石,希望可以揭開更多有關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謎團,同時,也通過對丹尼多毛蟲進一步的研究,去尋找在更早期發現的古生物化石中,是否有它的祖先。
參考消息
《中國科學報》文章《科學家在雲南東部發現5.14億年前多毛類環節動物化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