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陝西猕猴桃品種最好

陝西猕猴桃品種最好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03:31:40

陝西猕猴桃豐産因素分析及對策

梁 琪等

中國猕猴桃種植面積和産量分别達16.2萬hm 2 和176.6萬t,均居世界首位 。截至2016年,陝西省猕猴桃種植面積和産量均居全國首位,分别占全國的43%和73%,但是仍然存在猕猴桃發展空間嚴重不足的問題,為了突破這一瓶頸,提出了猕猴桃“東擴南移”戰略,計劃在陝南新發展4萬hm 2 猕猴桃 。随着陝西省猕猴桃果園面積擴增,經營效益前景很好,産業效益凸顯,能夠幫助果農緻富,實現共同富裕 。

盡管陝西猕猴桃發展勢頭和經濟效益比較突出,然而大規模商品化栽培曆史卻較短,品種沒有實現合理布局,管理和生産水平較低等多種因素直接制約了猕猴桃的産量、品質和經濟效益的提升,制約了陝西猕猴桃産業的提檔升級。目前,陝西猕猴桃美味系和中華系品種平均商品率分别為65%和55%,質量、效益總體雖持續上升,但出口量不足3% 。這些問題不僅打擊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而且也阻礙中國猕猴桃産業高質量健康發展 。所以,廣泛調查猕猴桃産量的影響因素,明确猕猴桃産量與品種、氣候因素、施肥管理技術、栽培技術等因素的關系,針對果農在猕猴桃種植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從而為陝西猕猴桃産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的建議。

1 影響猕猴桃産量的因素

1.1 品種

優化猕猴桃品種的結構,并且改良培育新品種,對于降低市場風險和生産投入,減少病蟲害危害尤為重要。韓振誠等 報道,紅陽猕猴桃因果實子房鮮紅色、含糖量高、營養豐富,因而備受消費者青睐;金豔則産量高、單果質量大、果肉為黃色,近年來逐漸走進人們的餐桌;而“西選2号”和“楚紅”表現為産量不高,缺少市場競争力。還有結果表明,秦嶺北麓潰瘍病平均發病率高達20%~30%,中華系猕猴桃則高達50% 。因此,推廣優良品種并堅持應用優質果品生産技術,使優良品種具有豐産性、抗逆性和耐貯性,能加快猕猴桃産業由産量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快速轉變。

陝西猕猴桃品種最好(陝西猕猴桃豐産因素分析及對策)1

1.2 氣候條件

1.2.1 溫度 猕猴桃分布和生長發育主要受到溫度的 限 制 。 适 宜 猕 猴 桃 生 長 的 年 平 均 氣 溫 約 在11.3~16.9 ℃,無論是早熟品種還是晚熟品種,大多數品種是從5月份開始逐漸進入坐果期,5—7月為果實的膨大期,8—10月進入成熟期 。石岩等 報道,随着氣溫的升高,猕猴桃的單産呈增加趨勢。每年5—7月适宜的溫度有利于猕猴桃的膨大,而8—10月則影響果實糖分的累積。

1.2.2 光照 充足的光照能夠促進果樹枝條生長,而光照不足會導緻果實發育不良等問題。通常日照時間需達到1 400~2 600 h,自然光照強度以40%~45%為宜。一般情況,随着日照時間的延長,猕猴桃的單産呈增加的趨勢,且每年5—7月和8—10月這兩個階段的日照時間變化和單産關系的波動趨勢總體相同 。良好的光照條件有利于保證果樹生長和結果。

1.2.3 降雨 猕猴桃既喜水又怕水,它對土壤水分和空氣濕度非常敏感,過幹或者過濕均不利于生長。适宜猕猴桃正常生長發育降水量為800~1 200 mm,空氣相對濕度在75%以上。有研究表明,猕猴桃的單産與降水量呈負相關,由于8—10月果實處于成熟期,降水量過多,容易引起猕猴桃果實腐爛變質,誘發病蟲害的快速傳播,嚴重甚至死樹,最終影響單産。因此,栽植前應提前開挖排水溝或高壟栽培,暴雨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防止發生澇害。

1.3 施肥管理水平

合理施肥能夠增加單果質量、改善果品、提高産量以及保證經濟效益 。有機肥與化肥配施可提高維生素C含量、可溶性總糖含量、果實硬度和糖酸比等品質指标 。及時為果樹補充微量元素肥料,不僅能夠促進植物對大量營養元素的良好吸收,而且還能提高植物光合速率、改善果實的品質、增加産量 。還有研究報道,噴施微肥通過增加葉片的縱徑來增加果樹光合作用的面積和強度,并因此促進了幹物質累積,增加了猕猴桃的單果重 。

過量施肥現象在陝西省普遍存在。胡凡等 [1] 研究表明,猕猴桃産量并沒有随着氮磷鉀化肥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反而呈先增後減趨勢。2009年,陝西測土 配 方 施 肥 研 究 中 推 薦 施 肥 量 為 氮 肥420 ~450 kg/hm 2 , 磷 肥 315 ~360 kg/hm 2 , 鉀 肥180~210 kg/hm 2[12] 。但是到2017年,關中地區猕猴桃園過量施氮現象尤其突出,平均施氮量(891 kg/hm 2 )是推薦施肥量的2~3倍,而且磷、鉀肥過量及不足現象并存,其中過量比例均達到50%以上。因此,今後陝西猕猴桃施肥中應适當減少氮磷鉀化肥的投入量,增加有機肥的投入,同時重視微肥的使用。

陝西猕猴桃品種最好(陝西猕猴桃豐産因素分析及對策)2

1.4 栽培技術

1.4.1 修剪 修剪對猕猴桃豐産有重要意義。通過合理的修剪,能調節生長與結果的矛盾,減少大小年結果現象,還能及時清理枯枝、弱枝和病枝,防止病蟲害傳播,利于樹勢健壯、高産穩産和果品優質高效。有研究報道,建議中等樹勢植株留芽約130個,長果枝保留約9枝;長勢旺盛植株留芽數量約250個,長果枝保留約16枝;單枝留芽數量約12~16個,修剪長度控制在80~95 cm,方可獲得較高的産量 。李小瑩等 研究表明,對強旺結果枝進行捏尖控長,猕猴桃的産量、單果質量、和品質(硬度、幹物質、維生素C和總糖)顯著高于對照,且能節約勞動力。

1.4.2 負載量 合理的負載有助于提高果實大小與品質。因此,要根據樹齡、每畝株數、樹勢等确定合理負載量的标準。對于樹齡較大(8~9 a生)的猕猴桃樹,單條結果蔓留果一般以1~4個果為宜,負載量與單果重和産量呈正相關。而對于樹齡較小(7~8 a生)的猕猴桃樹,負載量與單果重和産量呈負相關,即負載量越大,單果重越輕。此外,不同的部位留果對産量及品質也會産生影響,一般要求在樹體上部留果 。通過疏果合理地留果,能顯著提高果實單産、大果率、果品的商品率及經濟效益。

1.4.3 結果部位 結果蔓上不同結果部位直接影響果實采果時(單果重、産量和果汁含糖量)和後熟期的品質(單果失重率、果形指數和後熟時間)等的變化程度。一般而言,在次芽上形成結果蔓的果實單果重、産量明顯大于頂芽,大于三芽。在樹體中部結果母蔓的果實單果重、産量明顯大于下部,而以上部的單果重、産量最低。在結果蔓上,節位越前,果實産量越高,即第1節位≈第2節位>第3節位>第4節位 。

1.5 病蟲害防治

危害猕猴桃生長主要病害有潰瘍病、根結線蟲病、根腐病和炭疽病等。有研究報道,與6 a的樹體相比,10 a生的徐香發病率從9.1%增至16.0%,而10 a生紅陽發病率從50.5%增至78.3%,更有甚者,紅陽果園毀園 。宋曉斌等 在陝西的研究表明,寶雞地區根腐病發病率25.7%和感病指數10.71,周至根結線蟲病發病率43.6%和感病指數16.67,灞橋區桑白蚧病發病率43.6%和感病指數16.67;且平均病蟲種類數與樹齡呈正相關。因此,使用一批較高效且環保以及生物防治農藥,杜絕濫用化學農藥,對猕猴桃産業發展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

陝西猕猴桃品種最好(陝西猕猴桃豐産因素分析及對策)3

2 對策與建議

文章通過從前期的品種篩選到後期的人工管理等方面解析猕猴桃産量的影響因素,現提出以下幾條促進猕猴桃豐産的有效途徑,以期為猕猴桃高效優質生産提供理論依據。

2.1 調整品種布局,實現品種多元化

根據猕猴桃不同品種感染病害的強弱和傳染途徑的差異,結合各地區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特征,高中低海拔選擇不同類别的猕猴桃品種,高海拔地區選擇綠肉美味猕猴桃品種,主要在徐香、翠香、翠玉3個品種中選擇;中海拔優勢區域慎選優良紅肉品種,品種需實行多樣化,主要選擇中華紅肉猕猴桃品種,比如紅陽、臍紅、東紅;低海拔地區優選黃肉中華猕猴桃品種的金豔、金什1号。因此根據品種适宜區,慎選品種,對陝西猕猴桃區域化布局和品種結構調整極為重要 。

2.2 優化施肥

科學施肥應根據果樹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氮磷鉀營養元素的需求而定。研究表明,果樹生長初期至果實迅速膨大末期(即每年5月中旬至7月上旬),這一階段猕猴桃對養分的需求量最大,對氮磷鉀的吸收量占全年的50%以上,此時間段應加大氮磷鉀元素對猕猴桃樹的供應。7月上旬到9月上旬吸收量為20%~30%,進入果實收獲期後(即每年9月上旬至次年5月中旬前),這一階段對氮磷鉀的吸收量為20%~30% 。因此,根據肥料吸收的動态規律,來确定合理的施肥量、施肥時間,不僅可以減少農戶生産投入,還能減少肥料過量造成的環境污染。

有機肥養分全、肥效長,能有效改善土壤質地和增加土壤水穩性團聚體的數量,增強土壤微生物活性。有研究表明,同單施化肥相比,有機無機肥配施能夠顯著提高猕猴桃産量,增幅達11.7%~31.8%,并且每公頃可多為果農創收(1~2)萬元。此外,增施有機肥能夠顯著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交換态和有機結合态微量元素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猕猴桃的品質 。因此,施肥時以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不僅能夠培肥土壤、提高養分利用率,而且能夠持續地供給果樹養分,對猕猴桃田間産量的提升作用巨大。

2.3 提高栽培技術,加強果園管理

古人曰: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這就說明地域和栽培管理習慣差異會導緻猕猴桃生長狀況出現差異。所以,在栽培管理猕猴桃時,需因地制宜,不斷提高管理技術,必要時應加強區域病蟲害的統防統治,以提升猕猴桃的産量,發揮猕猴桃的營養價值。

2.3.1 提高果管水平 果樹修剪有利于構建合理的

葉幕層和葉果比,高新梢結果能力。夏季修剪猕猴桃(以徐香為例) 枝蔓時,應對結果的枝條優先捏尖處理,然後将強旺的結果枝留7~8片葉,輕摘心處理,或者将以上兩種修剪方法結合處理,從而達到小投入高産量的效果 。高産型成齡樹猕猴桃樹體(以徐香為例)冬季修剪後,建議單株保留結果母枝17個左右,每枝的有效芽保留15~21個,即長枝量為2.2萬個/hm 2 ,留芽量為33.6~35.5萬個/hm 2 ,夏季葉果比為3.33∶1 。疏果管理時,優先在單條結果蔓留4個果,并配合留3~5個果;留果部位以樹上部的果實為主,樹下部适量留果為輔,并根據猕猴桃樹體合理控制負載量 。因此,科學的管理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減少勞動力投入,還能提高翌年猕猴桃結果能力、産量和品質。

2.3.2 病蟲害的統防統治 猕猴桃病蟲害統防統治

應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才能有效降低病蟲害發生率,提高果園收益。從建園之初,優先選擇抗病和美味系的品種,比如徐香和翠香,慎選紅陽和金豔等感病率高的品種。通過提高管理水平強健樹勢,提升猕猴桃的抗病害能力。建園後,針對不同季節的病蟲害,提前噴灑藥物殺螟松1 000倍液、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者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的500倍液等來預防。化學防治病蟲時,要科學适期施藥、合理混配和交替使用,杜絕濫用,以免産生抗藥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