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勝利後,歐洲經濟瀕于崩潰,糧食和燃料等物資極度匮乏,嚴重威脅着西歐盟國的政權穩定。特别是在1946年冬,西歐出現了百年未遇的嚴寒,燃料和糧食嚴重匮乏。歐洲有幾十、上百億美元的赤字,這對美國經濟也構成了真成的威脅。而從1946年秋開始,美國則發生了生産過剩的危機,如果歐洲不從美國得到美元就無力購買美貨。這就是美國對被戰争破壞的西歐各國進行的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馬歇爾計劃發生的背景。
1947年6月5日,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發表演說,提出“歐洲複興計劃”。馬歇爾的演說發表後,“馬歇爾計劃”這個名詞立刻就在美國和世界各國報紙和廣播中變成了通用名詞。“馬歇爾計劃”提出後,立刻得到西歐各國特别是英法的響應。6月27日,蘇聯派遣龐大代表團參加在巴黎召開的讨論馬歇爾建議的會議。由于英法建議歐洲各國就各自經濟資源提出報告,然後拟出歐洲國家統一的經濟複興大綱。蘇聯代表認為,這将會要各國洩露本國的經濟情報。7月2日,蘇聯退出巴黎會議。這樣,歐洲複興計劃成了“西歐複興計劃”。1948年4月3日,杜魯門正式簽署了國會通過的歐洲複興法案(馬歇爾計劃的法律形式)。根據這一法案。1948年4月至1952年6月,4年時間,美國共撥款援歐131.5億美元。接受這一法案的西歐國家,他們的經濟計劃應受美國監督,應撒銷關稅壁壘、降低關稅稅率等。美國政府一方面可以擺脫自身生産過程的危機,另一方面又能防止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出現災難性的後果。經過一段時間的執行,馬歇爾計劃确實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西歐經濟渡過了困難時期,鞏固了西歐的資本主義秩序。馬歇爾的複興計劃由此而被形容為“如同抛給正在下沉的人們的救生圈”。到1950年,西歐各國生産已達到戰前水平。到1952年,英、法、意工業生産分别比戰前增長13%、29%和48%。德國的西方占領區的工業生産,到1952年增長為115%。馬歇爾計劃原定期限為5年,由于西歐經濟恢複較快,到1951年底就提前結束了。這一切都得益于中東廉價的石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能源結構巨變,1950—1960年歐洲消耗煤炭由85%降到47%,石油則從15%上升到51%。經濟建設的上遊是能源。1948年4月至1952年4月,美國援助西歐的131億美元中,有13.896億用于石油。
但對美國來說,馬歇爾計劃達到了一箭“幾”雕的目的:既解決了國内産能過剩的危機、穩定了西歐經濟、防止社會動亂與革命的爆發;又使受援國淪為美國的附庸和勢力範圍。
周三美聯儲決議前的一個交易日,市場風平浪靜,投資者保持謹慎不願意進場交投,由于近來良好的美國數據使得市場對于本次決議有着偏鷹派的預期,投資者關注耶倫在周三的發言中是否會暗示年内升息的線索。原油方面,此前市場炒作已久的凍産協議達成依然遙遙無期,雖然API原油庫存數據增幅下降,但很多分析師仍然對目前油價反彈的高位表示懷疑,這或許意味着油價仍然有進一步下跌的空間。
對原油、白銀、銅等貴金屬投資有興趣卻無從下手或者已經在接觸卻并不理想的朋友,添加個人QQ:415404141,XX415404141,體驗群:新華即時喊單體驗 516478869 備注: 孤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