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莫言願做一個晚熟的人

莫言願做一個晚熟的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2 16:16:28

莫言願做一個晚熟的人(莫言中年以後有個圈子)1

作者:洞見·安娜貝蘇

留三分傻氣,存一顆素心。

莫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過這麼一句話:

想要擁有快樂舒适的生活,一定要讓自己有個“圈子”,找點“樂子”,做個“傻子”。

中年以後,想要的東西自己把握,想過的生活自己成全。

有三兩知己,存一點天真,糊塗看世界,方能清醒過人生。

01

  • 有個圈子:和同頻的人在一起,是最好的養生。

作家簡幀,在而立之年時曾說,三十歲以後還沒有認識的人,也就不想再認識了。

人生走過半程,我們也越發不喜追逐表面的熱鬧,而是學會篩選自己的圈子,與合得來的人相處。

莫言幾乎很少接受采訪、也不喜歡參加行業聚會,卻樂于和自己的朋友們待在一起。

早些年間,他和餘華在北師大作家研究班的宿舍裡,各寫各的故事,兩人都寫不下去了,幹脆停了筆,靠在一起漫無目的地聊天。

後來兩人在意大利進行演講,餘華調侃自己寫作是為了想睡懶覺,莫言也笑說自己寫文章是為了買皮鞋。

說完兩人忍俊不禁,下台後哈哈大笑。

還有一次,兩人與史鐵生去沈陽與學生們踢球,他們起先輸得慘不忍睹,後來幹脆讓史鐵生去守門。

學生們礙于禮數,瞬間就不敢踢了,剩下餘華、莫言幾人,往學生們的球網裡猛進球。

活動結束後,幾個人再勾肩搭背地,再找個地方去喝酒。

這些可愛而有趣的朋友,給莫言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

周國平曾說:“這世界有些這樣的人,見了面就能感覺到一種默契,在一起度過愉快的時光,他們便是我心目中的朋友了。”

找到屬于自己的圈子,與磁場相同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養生。

上個世紀30年代,在北京東城的一間胡同裡,有一座“太太的客廳”。

詩人徐志摩,哲學家金嶽霖,美術家朱光潛,作家沈從文等,都是這裡的常客。

雖然他們身處不同的行業,卻有着共同的愛好和追求。

每到周六下午,他們便三三兩兩聚到一起,談論時局,交流學術,或者幹脆就什麼也不做,閉目休息。

每個人來時或帶着疑問,或帶着疲憊,在一番高談闊論之後,都是心滿意足地離去。

對他們來說,這一隅空間,是靈魂的栖息地,也是精神上的安慰劑。

有句話說,生活想要過得舒心,就要活在懂你的人群裡。

半生已過,知交零落。

但那些與你頻率相同的朋友,懂你的難過,也懂你的追求。

他們如天邊一輪皎潔的明月,淡淡清輝,也足以拂去世俗迷塵,點亮你心中的微光。

莫言願做一個晚熟的人(莫言中年以後有個圈子)2

02

  • 找點樂子:一點志趣,足以慰風塵。

朱光潛在《談休息》中寫:“人需有生趣才能有生機。

生趣是在生活中所領略得的快樂,生機是生活發揚所需要的力量。”

人到了中年,被柴米油鹽耗盡了心力,頭腦也被瑣事占據。

負重之餘,總歸要尋到一些志趣,才有富餘空間來安放自己的靈魂。

作為一名作家,莫言對讀書,當然是癡迷的。

他12歲時,辍學到生産隊幹活,空閑之餘,常常躲進草垛中,打開書本閱讀,沉迷到被蚊蟲咬得滿身是包也不以為意。

後來,他在父親的教導下,迷上了書法。

雖然技藝不甚純熟,潑墨揮灑的瞬間,心裡的郁結随之被排出。

再年長一點,他也開公衆号,和年輕人讨論燙頭的話題,研究各種流行語的用法,忙得不亦樂乎。

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食》裡所寫:“我們于日常必須的東西以外,應該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變得有意思。”

前半生,我們步履不停,走過了很遠的路,後半程,也要學會适當駐足,為精神找一個歸處。

若你喜歡安靜,就坐下來沉寂在文字的世界,體驗書中人的悲歡離合;

若你喜歡花草,就躬身勞作,澆水施肥,感受植物蓬勃的生命力;

若你喜歡美食,就洗手做羹湯,在四散的香氣裡,體味生活的曼妙。

很喜歡這麼一句話:“生活的真谛,從來不在宏大的叙事,而在細枝末節的感受裡。”

與其神色慌張步履匆匆,不如偶爾停下來,找一點愛好,好好照顧自己的靈魂。

閑時靜觀雲卷雲舒,細聽鳥啭莺啼,不負歲月的人,才能不負此生。

莫言願做一個晚熟的人(莫言中年以後有個圈子)3

03

  • 做個傻子:幸福,往往藏在糊塗裡。

有人說,人生無非兩件事:忙着,清醒做事;閑着,糊塗做人。

人這一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一味較真,累的是自己,該糊塗時糊塗,才是處世的最高境界。

早年我在報社上班時,認識一位前輩,年紀倒是不小了,但總跟孩子樣沒心沒肺的。

他從不會溜須逢迎,總是一副與世無争的樣子。

被領導罵了,他嘿嘿一笑,回到工位上若無其事繼續工作;

被同事甩鍋,挨了客戶一頓痛批,他也從不往心裡去。

别人都在背地裡笑他傻,他卻一本正經地說,“芝麻小事而已,根本不值得生氣。”

曾經我也不理解他的做法,覺得他軟弱,等到自己也走過社會的槍林彈雨,才發現前輩的态度,是歲月賦予的從容。

生活當中,若是凡事要争個清楚,問個明白,反而容易不快樂。

很多時候,糊塗比聰明更使人輕松,懂得“裝傻”的人,其實内心深藏大智慧。

莫言曾在多個公開場合說,自己是個不太聰明的人,待人處事的方式,總顯得有點呆笨。

坐出租車,他生怕别人覺得行程短而不高興,一上車便給師傅遞去價值昂貴的中華煙。

出版社拖欠他稿費,他揮揮手說“下次一起結吧”。

旁人的看法,外界的流言蜚語,他一概置之不理。

這份看似愚笨的“憨厚”裡,其實藏着高明的處世哲學。

莎士比亞曾說,與其做個愚蠢的聰明人,不如做個聰明的笨人。

锱铢必較,隻是庸人自擾;刨根問底,隻會反受其累。

當個快樂的“傻子”,糊塗一點,遲鈍一點。

如此才能不累于心,不困于心,覓得内心真正的從容。

走過半生忽而明白,紅塵俗世最難得的是留三分傻氣,存一顆素心。

點個贊吧 ,餘生,一書一茶一知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去陪值得的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