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正常人吃多肉好嗎

正常人吃多肉好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23:25:29

據香港《大公報》12月29日報道,香港中文大學發布研究結果稱,受飲食模式轉變影響,中國人近年對肉類需求增加,成為空氣污染源頭之一。由于肉類産出增加,過去30年中國懸浮粒子增加導緻近9萬人因患上空氣污染的相關疾病而死亡。

《長津湖》中,志願軍啃凍土豆的事情還曆曆在目,當年肯凍土豆的一些志願軍戰士還健在,他們從啃凍土豆到現在能吃上肉,才短短的幾十年時間,就有人叫嚣“如果中國人将多肉習慣改為植物性飲食,可減輕氨氣和懸浮粒子數量,以及避免每年7萬5千人因空氣污染而死亡。”

今天,我盡量心情平靜的來閑聊一下,心平氣和的閑聊,因為是瞎聊,所以就想到什麼說什麼了,說得不對的地方,您就裝沒看到,或者是心平氣和的留個言:

麻省理工學院曆史教授哈麗特·裡特沃在《動物莊園: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和其他生物》說:

“長期以來,精英們一直在吃肉——各種肉類,精心制作——很長一段時間,”

“但農民根本不吃肉。”(因為吃不起)


當歐洲的殖民者開始抵達新世界美洲時,所有人的命運迅速發生了改變。他們發現了大量土地(當然,是從土著人那裡偷來的還有搶來的),其中大部分都受到松散控制。于是他們利用大面積的土地來飼養及放牧,飼養動物及天然動物群為他們提供了優質的蛋白質。

豐富的肉類資源也是引起大量移民的一個關鍵,随着一波又一波的歐洲移民來到這裡,美國很快有了“食肉天堂”的美稱。霍洛維茨說,例如,随着逃離饑荒的愛爾蘭人在一八五零年開始抵達紐約和波士頓,他們買不起優質的上等牛排,但他們發現了大量廉價的炖肉。“他們很快就将吃肉與成為美國人聯系起來。”

“到美國革命時期,所有數據都表明美國人每年吃掉一百五十到兩百磅肉,”哈格利博物館和圖書館商業、技術和曆史中心主任羅傑·霍洛維茨( Roger Horowitz)說。

美國人從他們在新世界停靠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吃大量的肉。“在美國,肉類消費總量仍在上升,”國際食品政策研究所名譽高級研究員馬克羅斯格蘭特說。

18世紀,美國人每年吃大約150磅的肉,當時世界上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吃這麼多肉。

上世紀60年代牛肉成為美國人們的最佳選擇,牛肉類人均消費迅速增加。


70 年代以來,美國農業部一直在跟蹤200多種不同食品的消費情況,從小牛肉到葡萄柚。他們發現:盡管植物性飲食有所增長,但美國人仍然癡迷于肉類。他們吃的肉比其他任何類别都多——而且随着時間的推移,他們一直在吃更多的肉。

正常人吃多肉好嗎(美國人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肉)1

正常人吃多肉好嗎(美國人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肉)2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和水牛肉生産國,2014 年的産量為11-12百萬噸。

與牛的生産一樣,美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禽肉生産國,2014 年的産量超過2000萬噸。

澳大利亞是最大的肉食者,2000年每人消費約116公斤。

歐洲和北美的人均消耗量分别接近80公斤和110公斤以上。

2017年,美國人平均吃掉274磅肉,僅次于香港

2018年美國人平均吃掉大約200磅的肉。

霍洛維茨補充說,澳大利亞、阿根廷與新西蘭和美國一樣,它們是地球上僅有的每年人均食用超過 220 磅肉類的國家。


以上數據來源各個官方網站及個人著作。

以下所有的數據來源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 數據庫:

正常人吃多肉好嗎(美國人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肉)3


2017年肉類消耗量及人均GDP對比

正常人吃多肉好嗎(美國人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肉)4

正常人吃多肉好嗎(美國人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肉)5

美國跟中國香港遙遙領先,中國在哪裡?在半山腰!

中國的人均肉類消耗量甚至還沒有18世紀的美國多!


2017年人均肉類消耗量

正常人吃多肉好嗎(美國人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肉)6

正常人吃多肉好嗎(美國人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肉)7

正常人吃多肉好嗎(美國人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肉)8

正常人吃多肉好嗎(美國人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肉)9

正常人吃多肉好嗎(美國人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肉)10

正常人吃多肉好嗎(美國人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肉)11

以上哪一個人均肉類消耗量不比中國多?


哪個國家吃肉最多?美國跟澳大利亞都紅到發紫了!

正常人吃多肉好嗎(美國人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肉)12


人均牛奶消費量:我們還是奶黃色,算是初級階段,又是美國跟澳大利亞,這次藍到發黑!

正常人吃多肉好嗎(美國人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肉)13


牛肉産量:我們隻能算是中等水平,美國與澳大利亞,你看看這頂配的顔色!

正常人吃多肉好嗎(美國人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肉)14


家禽類(禽肉)産量:為什麼我們每個顔色看起來都羞答答的?!中國要加油哦!

正常人吃多肉好嗎(美國人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肉)15


豬肉産量:中國是豬肉消耗量大國,但是論産量,又是羞答答的粉紅色跟紅到發紫的頂配的比較!中國要加油!

正常人吃多肉好嗎(美國人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肉)16


牛奶産量: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跟資本主義頂配的比較。中國加油!

正常人吃多肉好嗎(美國人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肉)17


蛋類産量:又是跨等級的差距,加油加油,要奮起直追!

正常人吃多肉好嗎(美國人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肉)18


全球人口經曆了快速增長,特别是在 20 世紀下半葉;因此,肉類消耗的增長是可以預期的,以上的圖标顯示不管是産量還是消耗量,我們中國都不是最大的,我們就是中等的産量及消耗量,有的甚至還非常非常低。

如果說要論環境污染,溫室效應,那麼我們看看每公斤食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正常人吃多肉好嗎(美國人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肉)19

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每公斤食品的二氧化碳當量來衡量

排放量最大的食品是什麼?是牛肉,牛肉的消耗大國是誰,是美國跟澳大利亞!

那麼糧食和農業對環境又會有哪些影響? 數據表明:

  1. 食品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26%) ;
  2. 世界上一半的可居住(無冰和無沙漠)土地用于農業;
  3. 全球淡水抽取量的70%用于農業;
  4. 全球 78% 的海洋和淡水富營養化(富含營養的污染物對水道造成污染)是由農業引起的;
  5. 94% 的哺乳動物生物量(不包括人類)是牲畜。這意味着牲畜的重量比野生哺乳動物高 15 倍。

因此,食物是努力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水資源壓力、污染、恢複森林或草原土地以及保護世界野生動物的核心。

不同食物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存在巨大差異:生産一公斤牛肉會排放 60 公斤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當量)。家禽和豬肉分别為 6 千克和 7 千克 二氧化碳當量。而豌豆每公斤僅排放 1 公斤。

正常人吃多肉好嗎(美國人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肉)20

在《環境科學與技術》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克裡斯托弗·韋伯 (Christopher Weber) 和斯科特·馬修斯 (Scott Matthews) (2008) 調查了美國家庭食物裡程和食物選擇對氣候的相對影響。

他們的分析表明,将每周至少一天的熱量來源從牛肉和奶制品換成雞肉、魚、雞蛋或植物性食品來替代,比從當地購買所有食物更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他們估計,如果平均每個家庭取代它們的熱量從紅色肉類和奶制品,改成以雞,魚或蛋類,則每星期隻要短短的時間他們将節省0.3噸二氧化碳當量。如果他們将其替換為基于植物的替代品,他們将節省 0.46 噸二氧化碳當量。換句話說,每周一天“無紅肉和乳制品”(并非完全無肉)将會為地球環保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所以為了綠色地球,為了人類的美好未來,我建議美國人們應該改變飲食結構,讓飲食的種類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靈活,最好是每周有幾天真的不吃肉,實在忍不住,可以每周吃兩次小份的肉, 這樣就可以更接近無肉的現實。為地球環保做貢獻。


最後,人們吃多少肉的最重要決定因素之一是經濟條件好了,該地區變得越來越富有,為什麼我們窮的時候吃糠咽菜啃樹皮,經濟條件好了之後還要吃糠咽菜啃樹皮?然後看着周圍的人大快朵頤,浪費糧食,傾倒牛奶?憑什麼中國人就不可以吃肉了?

為了對得起莫名被砸在身上的罵名,我建議所有中國人要多吃肉,多喝奶,人均肉蛋奶消耗量起碼要跟美國高峰時期持平。這樣才能對得起那些隻允許自己吃肉,不允許别人喝湯的國家及他們的牧羊犬的謾罵。

最最後,當什麼時候我們認為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是以“環保”作為幌子攻擊中國,而是實實在在的踐行“環保”理念的時候,我們會試着認可他們說的話。

那會是什麼時候呢?

當美國人不在用炙熱的香腸慶祝他們的獨立,不在用香噴噴的烤火雞表示感恩,當素食者真正入主白宮的時候。

我們會試着理解他們。

正常人吃多肉好嗎(美國人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肉)2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