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無良症有什麼表現

無良症有什麼表現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7 17:51:35

如果一個綜藝火上熱搜,你不再好奇,而是有抵觸情緒;

如果你看到了衆多博主推薦的“種草”好物,心裡不起波瀾,而是懷疑背後有營銷手段;

如果你看到一部滿屏高分的影視劇,卻不想立刻跟風追劇;

有以上狀況的話,說明你和一些人一樣,正在排斥“網絡熱度”。有人為這種現象起了一個醫學稱謂:“熱度排斥症”。

曾幾何時,跟風追劇、到網紅地打卡、被“種草”後買買買等行為盛行一時。

如今,越來越多的網友“患上”“熱度排斥症”,與熱度保持距離,甚至逆向而行。

從追逐到抵抗,究竟什麼變了?

網絡熱度,為啥不香了?

生活在北京的27歲網友“多多”,自稱是“熱度排斥症”的“中度患者”。

一些熱劇,她都是隔了很久再看。對一些博主推薦的熱門物件、新生活方式和旅遊景點,也會先冷眼觀望。

“我看電視劇就這樣,不喜歡追劇,一定要等到這部劇播完了,先去看看大家的反應,等評分回歸真實了再看。博主推薦的化妝品、網紅景點什麼的,我不會去追,就想着等等看再決定。”

在她看來,一些熱度是看不見的營銷之手和算法在合力渲染,然後形成大量相關的話題片段和摻水好評,營造一個讨論的氛圍。

“我不喜歡那種被某些“熾熱”上頭後,滿心期待被人造熱度牽着鼻子走的感覺。我喜歡輿論平靜下來之後,真正去揣摩和欣賞的感覺。”她這樣告訴央視網記者。

無良症有什麼表現(熱度排斥症是個什麼)1

最近一段時間,“熱度排斥症”的相關話題,引發衆多網友關注。

網友多多,也隻是萬千“熱度排斥症”的“患者”之一。

無良症有什麼表現(熱度排斥症是個什麼)2

無良症有什麼表現(熱度排斥症是個什麼)3

無良症有什麼表現(熱度排斥症是個什麼)4

抛開個性因素,他們的普遍“症狀”是,在信息消費時,對大衆趨勢和信息熱點反映“慢半拍”,甚至無動于衷。他們對海量網絡信息和熱搜推薦,有自己的接受邏輯和取舍機制。等熱潮退去,口碑沉澱後,他們再決定是否“追”,是否為之買單。

“症狀”的背後,是一場攻防博弈。

熱度排斥,一種應激反應

對大部分人來說,獲得熱門信息和“種草”好物的方式,是社交媒體上的高位熱搜和博主們的好評推薦。這能夠讓人更好地了解時代趨勢和進程。

熱度應該是大衆審美的結果,不過這幾年有“被玩壞了”的趨勢。

一些影視作品不重視質量,劇情粗制濫造,演技“辣眼”,台詞“燙嘴”,影視公司卻砸錢在宣發上造勢。“空降式熱搜”“包場式打分”頻頻出現,不明真相的網友看後,直呼上當。

一些“種草”平台疏于審核,大量推送網紅景點信息,看似是人間仙境,美輪美奂,可網友們打卡後才發現,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浪費時間和金錢不說,有人因為去了未開發景區,遭受了嚴重的人身傷害。

一些網紅門店、網紅商品被探店博主吹得天花亂墜,結果名不副實。銷售量、點贊數“人為注水”,讓消費者有種“花了錢反被戲弄”的感覺。

在萬物互聯的大潮中,人們占有大量信息的同時,也被信息占有。

即使信息為真,隻有熱度,缺乏深度,久而久之,深度思考能力極易在淺思考中消磨,讓精神的田野越發荒蕪。

物極必反。連接是互聯網的特質之一。過度連接并附着商業利益,讓一些網友産生了逆反心理。他們對“熱度”的不信任感爆棚,進而奮起“反忽悠”“反馴化”,拒絕當算法下的“數字韭菜”。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博導,四川大學文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王炎龍告訴央視網記者,在某種程度上,“熱度排斥症”是消費者個人意識的覺醒,自主應對惡意營銷、惡意炒作,排斥熱度,剔除與己無關、真假難辨的網絡信息,不再被平台的議程所引導,而選擇制定自己的“個人議程”。

“熱度排斥症”的出現,反映出一些網友在進行某種反思後,将自己的注意力與熱點事務“松綁”。他們排斥虛假的、庸俗的熱度思維,對本我思想進行保護。

找回“審美版權”

面對巨量繁雜信息,給自己留下理性的思考空間,冷靜地深究、質疑、诘問才是真的智慧。

要想不被無意義的信息裹挾,還應注重閱讀和思考,構築自己的“審美版權”。

王炎龍教授認為,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網絡生态發展需要理性力量,也渴望獲得更高質量的信息内容,更加注重獨立和理性的思考,維護自身的審美版權。這有利于讓網絡生态回歸到一種更健康的狀态。

排斥熱度,也要有審慎與理性的一面。輕易的追随和排斥都不可取。不分青紅皂白地排斥一切熱度,以此标榜特立獨行,這不是個性,反而是另一種盲目。

“排斥熱度不能為了排斥而排斥,不應因噎廢食,一味抵制。理性地排斥人造熱度是警覺與自我意識的覺醒,而為了顯示自己的與衆不同而‘反叛’,則會為自己貼上假面。”王炎龍教授表示。

虛假的熱點被擠出後,需要有更多正能量的内容去填補。比如,年初振奮人心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女足亞洲杯決賽逆轉奪冠,或者平凡英雄不顧個人安危英勇救人的事迹,這類與時代緊密關聯,能體現國家發展、民族凝聚力和精神面貌的熱門事件,不會也不應被無視、排斥。真實感人的情緒,理應有更多“露臉”的機會。

“熱度排斥症”的出現,警告那些“竭澤而漁”式的網絡營銷注定會失去顧客,惡化網絡生态。要真正形成情感共鳴,在于提供真實有價值的産品和服務。

不被熱度俘獲,不甘被淺層信息灌溉,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熱度排斥症”,這個自嘲是病的名字,其實是我們每個人都該掌握的一種網絡生存技能。

學會它,越快越好。

壬寅年 七月廿七

2022-08-24

轉自:央視網

來源: 央視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