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世民 唐玄奘

李世民 唐玄奘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1 08:58:04

大雁塔已經做了西安1300多年的地标性建築代表了西安這個城市的曆史文化高度。大雁塔始建于大唐帝國最興盛的時期。652年,高宗李治24歲,初登帝位、意氣風發。這一年,玄奘法師回國從事經書翻譯工作已經7年,為了能妥善保管好曆盡千辛萬苦帶回的經像舍利,高宗李治決定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一座磚砌的塔,共五層,高一百九十尺。工程耗時兩年,可惜這座塔四十多年就坍塌了。

李世民 唐玄奘(聖僧玄奘法師與聖君唐太宗李世民千年的友誼見證)1

公元701-704年,武則天重修大雁塔,全部改用磚石砌築,共七層,高三百尺,現存大雁塔即是她修建的,大雁塔堪稱唐代的摩天大樓。唐太宗李世民與玄奘法師的第一次會面是在貞觀十九年,也就是公元645年,這一年太宗47歲,玄奘法師44歲。當年正月二十四日,玄奘結束19年的取經之旅,回到長安。他帶回佛典520夾、657部,佛像7座,佛祖肉舍利150顆,骨舍利一函。在長安,玄奘受到了朝野空前熱烈的歡迎,京城留守梁國公房玄齡親自接待,百姓燒香誦經者延綿不絕。

李世民 唐玄奘(聖僧玄奘法師與聖君唐太宗李世民千年的友誼見證)2

玄奘沒有休整,就急匆匆地趕到東都洛陽面見太宗。太宗對玄奘舍身求法的精神非常敬佩,尤其感興趣的是他那些此前從未被記載過的西行見聞。為了避免世俗的幹擾,玄奘法師向唐太宗提出去少林寺譯經的請求,遭到了唐太宗的拒絕。唐太宗讓玄奘法師在長安的弘福寺譯經,那裡是太宗為生母窦太後追福而建,在京城寺廟中地位數它最高。在玄奘法師的請求下,唐太宗又同意征調全國的高僧大德,組織譯場,并加強守衛以防幹擾。貞觀二十年,也就是646年七月,玄奘法師将一年多來譯成的五十八卷佛典連同十二卷(大唐西域記》獻給太宗。

李世民 唐玄奘(聖僧玄奘法師與聖君唐太宗李世民千年的友誼見證)3

兩年後,玄奘法師完成了《瑜伽師地論》一百卷的翻譯,再次獻給太宗。貞觀二十二年也就是648年八月四日,唐太宗親筆撰寫了《大唐三藏聖教序》。唐太宗的《聖教序》開創了中國曆史上帝王為佛教經典撰寫序文的先例,此後武則天、唐中宗及宋太宗、宋真宗都曾撰寫過類似的《聖教序》,但是論文采和影響,則以太宗此篇為最。四年後,修建大雁塔時,将太宗父子的兩篇聖教序記刻于石碑之上,立于大雁塔南側。碑文由唐朝大書法家褚遂良書寫,由于從建塔時即安置在塔壁盒内,深達2.8米,避風遮雨,所以至今保存完好。

李世民 唐玄奘(聖僧玄奘法師與聖君唐太宗李世民千年的友誼見證)4

我國的佛塔多數是塔随寺名,大雁塔當初就叫慈恩寺塔,小雁塔則被稱為薦福寺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