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考研的同學來說,擇校是至關重要的一環。不管是在考慮院校的22考研人,還是未來要征戰的23考研人。擇校擇專業大家都有話聊~
上岸學長學姐們曾經曆的被歧視、專業課壓分、複試錄取比例過高等“高能”操作,雖然隻是部分學校部分專業,可也是确确實實存在的,報考前都務必打聽清楚!
關于名聲不好院校的特征總共分以下7類,大家可一一參照!掉坑裡就晚了......
盡管教育部規定推免比例不得超過50%,但是僅有部分高校遵守了這條原則,大多數優秀院校的推免生比例在80%以上,尤其是學碩。
甚至有些專業百分之百要推免生,有同學就是因為沒有關注推免比例,等考完之後才發現統考就要1人。
大家在擇校之前可以去學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查閱一下這方面的數據。例如下圖,兩所院校都公開透明地公布了相關數據。
大家可以看到,兩所層次相當的理工科院校,盡管院系和專業相同,但推免人數占總錄取人數的比例是有差異的。
學校A大部分專業推免人數均小于統招人數;而學校B卻恰恰相反,甚至個别專業推免人數是統招人數的兩三倍。
大部分學校官網都會公開往年推免數據,對于不公開的學校,也有幾個Tips教給大家:
✅1、每年10月左右查看學校官網。每年9月10月是推免的時間,學校都會公布推免名單,統考的同學可以多留意一下。
✅2、學校官方微信公衆号。大多數推免名單、拟錄取名單等都有公示期限,過了時間學校官網就會删除。但有的學校會發布微信推文,有心的同學可以去“考古”,也許會有驚喜哦~
✅3、咨詢學姐學長。如果從官方實在找不到這類信息,可以問問該校的學姐學長們。
2、專業課壓分,調劑困難有些院校專業課壓分絕對是真實存在的,并不一定是報考的人全部基礎特别差。
專業課壓分導緻的直接結果就是調劑困難,所以網傳的壓分院校和專業要注意。如果同一地區兩個院校專業相同,但總分普遍差距大,基本上就是有一定的壓分因素了。
學校公布複試名單時一般都會附上初試成績,大家去學校研究生招生網就可以查閱。
别忘了和同地區或者同檔次的學校比較,隻有把幾個學校放在一起比較才知道是否壓分。
舉個例子:「甯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原本計劃招生29個,一志願報考了26個,專業課成績得分個位數。最後一志願卻沒人上線...
有的同學可能報考的院校壓分導緻分數不高,而今年絕大多數院校調劑不看公共課,不看一志願,隻看成績,所以被壓分的調劑特别特别困難。
3、不保護一志願不保護一志願的學校目的不言而喻,讓一志願的同學和高分優秀的調劑生一起競争擇優錄取,壓力不小。
如果一志願生源充足,在拟錄取名單中出現了大量非一志願人的名字,那就可以判定該校傾向于高分調劑生,不保護一志願。
比如:「華南師範」、「華中師範」、「江南大學」、「廣西大學」、「山西大學」、「河北大學」等都會有這種現象!
擇校時要盡量選擇一志願名額滿後不接受調劑的學校、專業,否則可能成為高分調劑考生的陪襯,第一志願形同虛設。
4、複試比例過高複試比是指,計劃招收人數和進入複試人數的比例。教育部規定最低的複試比例為1:1.2,這就意味着,如果錄取10人,就會有12人進入複試。
一般來說,正常複試比範圍在1:1-1.5:1之間,超過1:1.5就算是比較高的比例了。
「西南财經大學」2019年會計專碩的複試線僅有210分,進複試的同學非常多,達到了一千多人,但是最後僅錄取了147人,複試差額比将近10:1(不包括專項計劃)根據官網複試名單,全日制MPAcc進複試306人,實際錄取28人,刷掉278人。
再舉個調劑的例子,今年調劑「廣西民族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的同學反饋,本專業一共招13個人,一志願上線5個人,但複試名單有101個人。每人還收複試費180元。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排名不靠前的同學盡早找調劑,做幾手準備。
5、臨考前換專業書目一般院校在九月中下旬公布招生簡章、考試大綱,距離考研時間很近了,也有個别院校突然大力度更換參考書目。
據研友反饋,「天津師範大學」的新傳專業去年換了7本參考書,專碩考的内容全是學碩,最後一志願幾乎無人過線,拟錄取名單中全招的調劑生。
所以,這波操作有可能為了招優質的調劑生。
6、複試、錄取公布太晚一些學校特别“佛系”,絲毫不 care考生急得滿嘴起泡,它就慢悠悠的,複試遲遲不開展,硬是拖到調劑系統都要關了才複試,這就會出現一旦你的一志願複試落選,調劑的黃金時間早就過了,剩給落榜考生的機會已經所剩無幾。
舉個例子:「西南交通大學」「華南師範大學」「中山大學」都是出了名的複試時間晚。
7、篡改分數有些操作沒有它做不到,隻有你想不到!篡改分數聽起來簡直是天方夜譚,但就有院校實實在在做到了。(可以說是行動派了......)
「華南理工大學」在2018年研究生複試中,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幾位領導篡改了8名同學複試成績,受到了嚴厲處罰。
所以這些學校或專業,最好進入自己的“黑名單”,不用猶豫。大家如果選定了一所學校,不妨搜索一下這所學校是否有黑曆史……
考研是場信息戰,要想打赢這場信息戰,前期的信息搜集工作必不可少,不僅不能少,還要足夠細緻,要從官方信息中看出其中的彎彎繞。
有的學校信息實在不透明,一定要嘗試聯系一下學長學姐或多看看大多數人的評價,可千萬别什麼都不了解就悶頭複習!
22考研人,這份避坑指南好好研究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