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台“新華号”賬号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号的立場及觀點。新華号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
春秋戰國時不同區域使用的有夏曆、殷曆和周曆三種曆法制度,主要的區别在于歲首的月建不同。一年十二個月是子月、醜月、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其中,冬至所在的月(仲冬之月)為子月,大寒所在的月(季冬之月)為醜月,雨水所在的月(孟春之月)為寅月,其餘類推。
夏曆以寅月為正月(與今農曆正月相同)、殷曆以醜月(相當于今農曆十二月)為正月、周曆以子月(相當于今農曆十一月)為正月。我們今天沿用的傳統曆法是夏曆,也叫農曆、陰曆。這種曆法中安排有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事活動,用嚴格的朔望周期來定月,又用設置閏月的辦法使年的平均長度與回歸年相近,兼有陰曆月和陽曆年的性質,因此在實質上是一種陰陽合曆。
農曆把日月合朔(太陽和月亮的黃經相等)的日期作為月首,即初一。朔望月平均約長29.530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稱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稱月小。月初所在的日期,要根據太陽和月球的位置推算确定,而不是機械地安排。農曆以12個月為一年,共354或355日,與回歸年相差11日左右,所以隔三年就要安插一個閏月,再過兩年又安插一個閏月,平均十九年有七個閏月。
在哪個月安插閏月,是需要根據和季節、氣候有密切關系的二十四節氣具體來定的。一個回歸年分為二十四節氣,如果二十四節氣從立春排到大寒,那麼第奇數個就叫做節氣,第偶數個叫中氣。農曆月份的名稱按照“中氣”而定,如含“雨水”的月份叫正月,含“春分”的月份叫二月。用十二個中氣分别表征一年的十二個月,兩個中氣之間平均為365.2422÷12=30.4368日,則30或31天,相較一個朔望月會多出近一天。
地球繞太陽運動的軌道是橢圓,在近日點(春分、秋分)運動快,兩個節氣間距時間最多可長31.45日。而農曆的一個朔望月平均隻有29.5306日,農曆小月29天,大月30天。這樣便出現這樣的情況:有的月份(一般是小月)開始時上個中氣已經過去,結束時下個中氣還沒來。于是這個沒有中氣的農曆月份就被稱作上一個月的閏月。譬如,2001年(辛巳蛇年)小滿是5月21日(農曆四月二十九),下一農曆月份初一是5月23日已經錯過小滿,可是這個農曆月結束在6月20日,而夏至是6月21日,那麼這個農曆月便沒有中氣,又在農曆四月之後,便稱閏四月。根據這樣的置閏規則,2006年閏七月、2009年閏五月、2012年閏四月、2014年閏九月、2017年閏六月、2020年閏四月,2023年閏二月。
今年的閏四月隻有一個芒種節氣,而沒有中氣。這個“閏四月”從陽曆5月23日開始至6月20日結束,月長29天。用這種辦法置閏月,可以使曆月與節氣相差不會太遠。
本文為中國大百科全書數據庫原創,轉載須授權。
來源:新華号 中國大百科全書數據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