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人學習日語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把日語念得非常有“中式味道”。
如我們聽到無數次的“八嘎”(笨蛋)、“幹巴爹”(加油)、“阿姨洗鐵路(我愛你)”,這些都是我們用中文發日語的音而出現的“空耳”。
(空耳:“幻聽、聽錯”的意思,常見把一種語言按發音用其他語言的文字代替。)
文末給大家準備了日語的學習資料和直播ke
每個剛剛開始學習日語的同學,都有這樣一個困惑:
老師,為什麼同一個假名,同一個聲調,我讀的和老師你讀的完全不一樣?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日語裡有些發音中文裡是沒有的,我們剛剛接觸日語,容易找尋中文發音代替日語發音來讀。
而在日語的課堂上,經常性的會發生以下這樣的情況:
老師:來,跟着我念,え(e)。
某同學:哎(ai)。
老師:沒有兩個音,把兩側嘴角微微打開,再來一次,え(e)。
某同學:诶以(ei)。
老師:沒有後面的i,再來一次,え(e)。
某同學:額以(ei)。
老師:嗯…
這是明顯的是用中文來發音,沒有了解日語的發音規則。
如果沒有了解正确發音,進入到後面讀單詞的環節,更會出現一系列的“迷惑發音”。
在這裡列出一些常見的“迷惑發音”,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1、負う(おう)〇
解說: 用中文讀日語,兩個假名變成一個字,最後讀成了歐。
2、人(ひと)〇
解說:發ひ的時候嘴型太大,發音太過靠後,發成了hei,發と的時候習慣找中文發音,發成了tou。
3、噓(うそ)①
解說:用中文讀日語,發う唇形沒有保持扁平,嘴巴嘟出來了,發成了wu,そ發成shou。
4、先生(せんせい)③
解說:用中文讀日語,發せん沒有把兩側嘴角打開,發成森,せい沒有保持2拍,發成賽。
5、頑張(がんば)って
解說:用中文讀日語,がん讀成幹,て讀成爹。
你中招了嗎?
漢語裡,有複合元音,即發音時舌位、唇形都有變化的元音,如ai、ei、ao、ou、iao等等。
而與漢語不同,日語沒有複合元音,隻有單元音。共有5個元音,あいうえお。它們既可以獨立構成音節,也可以與其他輔音共同構成音節。
△五十音圖
文章結尾給大家準備了日語的學習資料和課程
我們習慣了發音時嘴唇和舌頭從一個元音的位置過渡到另一個元音的位置,舌位移動時是滑動的漸變的,同時念出兩個或三個元音。這是我們的語言習慣。所以在讀日語的時候,我們也會不自覺的這樣發音。
這個問題是可以通過練習掌握的。在反複的練習當中,讓口腔肌肉記憶練習。就像去打球,跳舞,演戲,多了就會了。
在我們最開始學習的時候,一定要了解正确發音規則,注意發音位置,口型、舌位,多跟聽音頻,通過老師糾音,進行糾正反饋。
這樣,會避免學到中後期仍是一口“中式發音”。
易錯點梳理
最後列出5個元音發音規則,一起梳理易錯點~
あ
口型半開口,比漢語“啊”略小,舌位高度靠後,雙唇自然張開,有意識控制發音
い
口型自然微開,保持自然狀态,兩側嘴角不必像漢語的“衣”那樣特别拉開
う
保持嘴唇扁平,嘴唇不能向前突出,不能發出漢語的“烏”,後槽牙相互靠近或接觸
え
兩側嘴角微微打開,保持自然口型。舌根、嘴角用力,上下牙齒距離拉開
お
口腔要立起來,嘴圓起來,舌頭後縮,不要讀成“歐”或“嗷”
其實日語的發音說難也不難,但是想要真正學好還是需要下功夫的,這個得看你自己的用心程度啦~
學習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一群人的事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整套系統的日語學習教程,送給每一位想學習日語的,或是轉行,或是大學生,還有工作中想提升自己能力的小夥伴~關注小編頭條号,私信【日語】即可免費領取資料,還有直播課程哦,希望能幫到想學日語的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