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
任何東西,都比不過糧食對于人類的意義,所以世界糧食計劃署獲得2020 年諾獎,實至名歸。
我們以中國為例,聊一聊糧食問題。
年初,在新冠的同時,沙漠蝗也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
2020 年非亞蝗災到 6 月或再增 500 倍是真的嗎?預計帶來多大影響?中國是否需要做防禦準備?

雖然最終如早期預測那樣,不會大規模影響中國。
但是進入了夏季,夏糧問題又引發了讨論。
今年,國内開始大量宣傳節約糧食的問題,短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今年中國的夏糧出了一小丢丢問題。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8月12日發布的一則“主産區夏糧收購進度”公告。其中提到,小麥産量占全國四分之一的河南省,夏糧收購總量為912.4萬噸,同比減少538.8萬噸。
一時間,到處開始節約糧食
“浪費糧食可恥,吃播大胃王該不該禁止?”
“餐廳推出N-1點餐模式,10個人點9個菜”
當然,背後也解釋清楚了,其實今年夏糧總量沒少,
河南省的夏糧仍然再獲豐收,全省夏糧總産量750.75億斤,比去年還多出了1.67億斤,再創夏糧産量曆史新高。
主要是農民不賣了。
算是虛驚一場,但是這背後的大規模行動,可以讓我們對國家關注糧食安全的力度有所體會。
因為糧食安全關系到了真正的國家安全。
事實上,全世界的糧食,主要是發達國家生産的。
有研究指出,發達國家人口占世界1/4,生産糧食占世界1/2。發展中國家人口占世界3/4,生産糧食占世界1/2。
可以想象,相當多的人群,是面臨糧食不足的問題。
如下圖所示,非洲的人均糧食其實是持續下降的。

這些年來,面臨糧食危機的人群比例越來越高,從2014年的22.4%上升到2018年的25.9%

造成糧食問題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全球性的氣候變化,比如害蟲,比如戰争等

但是最大的問題之一是:人口過快增長。

上圖是1961-2009年間的糧食和人口問題。
我們可以看到,總産量的确在上升,但是總人口上升的速度也不慢,結果就是人均食物的增加速度就要低很多了。
問題是:
糧食産量不會無限度增加的,無論是化肥還是農藥,增加都是有限度的。
開墾土地是個好辦法,但是地球就那麼大,土地遲早會被開墾完。
而人口,卻一直在暴增。

人類突破十億的增幅越來越快,未來如果地球人類破百億,那真的是個可怕的數字。
糧食增幅有限,人口增幅卻無限,那麼饑荒問題就是一個必然的選項。
如今,世界上有相當比例的國家面臨糧食安全問題,更是有8億多人面臨饑餓。
當然,人類正在用不斷地創新育種,比如前兩天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的基因編輯技術就在育種中大有可為。

利用基因技術,找到控制作物性狀的關鍵基因,比如産量,比如抗逆等問題。
這些都有可能讓農作物獲得産量質量提升。

比如連雜交水稻的袁隆平老先生都轉向了基因育種。
但是必須指出,基因育種還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們也不知道能不能搞出更好的種子,多久能搞出來,有多大适用範圍,這些都是未知的。
因此,在當前情況下,最好的做法是:節約糧食,避免浪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