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醫生,和我一起學健康,漲姿勢~
人的血液是滋養全身的源泉,遍布身體每個組織和器官,隻有血液暢通,才能身體健康。但是如果被堵塞,流通不暢就會導緻血瘀阻滞,長時間不疏通,就容易演變為各種腫塊、結節、增生、肌瘤等等,成為健康的殺手。
一、血瘀——百病之源專家指出,血瘀是中老年人發病最常見、最可怕的病因之一!
俗話說“十女九瘀”,十個女性中有九個都是血瘀體質。對于男性而言,一般年紀過了四十,由于血管老化,血瘀也會逐漸出現。
全身器官組織都要靠血來滋養,血盛則形體盛,血衰則形體也衰。血瘀體質的危害很大,不僅會讓人更容易衰老、健忘,增加女性患婦科疾病、三高、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等的風險。
如何快速有效的判斷自己體内是否有血瘀呢?教給大家一招最簡單的自測方法——看舌象!
正常舌頭伸出來,舌尖應該是向前的,如果您原來是正常的,最近開始偏了,說明體内可能存在瘀血,要注意起來。
舌頭上有明顯的瘀點,說明體内正在形成瘀血。
舌頭上如果出現這種青色或黑色的點,說明體内瘀血是比較嚴重的。
舌頭下有兩條靜脈,正常應該是淡青色,直徑不超過2毫米。如果這兩條靜脈又黑又粗,說明體内瘀血已經非常嚴重了。
由于血瘀的成因不同,不辨病症就自己随意吃藥,治标不治本。血瘀是有多種類型的,對症的調理方法也不同。
比如最常見的氣虛血瘀,可以用黃芪化瘀茶輔助配合治療。
黃芪化瘀茶做法:取黃芪30克、西洋參2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甘草5克,煎煮或以藥代茶,有補氣通陽的功效,可以每天服用。
而由邪濕引起的氣血不暢,桃紅四物湯則是經典的輔助緩解方法。
桃紅四物湯做法:當歸、川芎、赤芍、生地、桃仁各9克,紅花6克,雲苓15克,豬苓、澤瀉、白術、桂枝、貝母各9克,加水煎煮即可。煮的時候用中等大小的飯碗裝 4 碗水,煮到最後隻剩一碗水的量就好了。早晚空腹飲用。
至于最複雜的痰凝血瘀,輔助調解應以健脾化痰、軟堅活血化瘀為主,可用二陳湯和逐瘀湯配合使用。
注意:以上方子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建議如果自測體内有血瘀,先到門診就醫咨詢醫生。
要預防血瘀的出現,我們可以從飲食入手,平時吃些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
1、魔芋
中醫認為魔芋性味辛寒,具有解毒消腫、抗癌、健胃、利尿等功效,對活血化瘀、控制三高也有好處,是很好的養生食材。
2、黑木耳
具有益氣強身、滋腎養胃、活血等功能。它能抗血栓、降血脂、抗脂質過氧化,從而降低血液黏稠度、軟化血管,使血液流動通暢,減少血淤的發生。還有較強的吸附作用,有利于将體内的代謝廢物及時排出體外。
3、山楂
《食鑒本草》裡說,它能“化血塊,氣塊,活血”。山楂有消食健胃、行氣活血散淤的功效,所含的黃酮類物質能舒張外周血管,具有緩慢而持久的降壓作用,并能擴張冠狀動脈、降脂、強心。
4、西紅柿
西紅柿含有多種活血化淤的成分。果膠,可降低膽固醇;黃酮素,有抗凝作用;籽粒周圍的黃色膠狀物質含番茄因子,能防止血小闆聚集,維持血管壁的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改善血液循環。
5、生姜
性溫,味辛。姜有促進血液循環、健脾胃、殺菌解毒的作用。研究表明,生姜能降低膽固醇、血糖、血液黏稠度,減少血小闆凝集,加速血液循環。
6、洋蔥
洋蔥溫陽活血,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洋蔥含有的前列腺素A,是較強的血管擴張劑。它含有的蔥蒜辣素,能抗血小闆聚集,因而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與血液黏稠度,并降低血壓。
7、大蒜
《本草綱目》裡說,大蒜“其氣熏烈,能通五髒、達諸竅……”大蒜素有抑制血小闆聚集、抗凝、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還能降低“壞膽固醇”,升高“好膽固醇”。
8、魚
無論是深海魚、淺海魚,還是淡水魚,都含有對抗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的EPA、DHA兩種不飽和脂肪酸,因此吃魚有預防心腦血管病的功效。
9、茄子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面明确說,茄子可以“散淤血”、“散血止痛”。現代研究也表明茄子維生素P的含量很高,能夠讓人體的血管壁保持不錯的彈性和生理功能,防止血管的硬化和破裂,同時能降血脂、調血壓,對抗動脈硬化。
經常被忽視的血瘀其實非常可怕,希望大家都重視起來,出現相應症狀的及時就醫,如果沒有,那麼平時也多運動多吃些活血化瘀的食物。
别忘了提醒家人朋友們!
——
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點贊、轉發、收藏
有什麼想說想問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大醫生會及時為你解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