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減肥是個百談不厭的話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要想減肥成功,哪有不挨餓的”幾乎成為了一條全民共識。“過午不食、減肥的人沒有資格吃晚餐;嚴格戒糖、戒零食是減肥第一步”等“清規戒律”大行其道。然而真的是越餓消耗熱量越多嗎?饑餓真能讓減肥大業順利成功嗎?
一、忍饑挨餓來減肥?不對
很多人把“饑餓”與“脂肪消耗”聯系在一起,其實這個說法本身就不對。人會感到饑餓,這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告訴你該吃點東西補充能量了。這個時候如果不及時補充,機體會首先消耗體内儲備的糖原,以維持血糖水平;當糖原耗盡,還不吃東西,就會出現低血糖反應,比如頭暈。隻有一個人長期處于饑餓狀态時,機體才會動用體内儲存的脂肪,然而,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不進食,短期内大量動用脂肪就會出現酮症酸中毒的風險。
二、徹底拒絕甜食?沒必要
很多減肥人士一旦決定要啟動減肥大業,第一件事就是決定要遠離甜食,因為人們普遍認為甜食的熱量太高了。然而,這麼做的結果多半是堅持不了幾天就半途而廢,特别是那些平時很喜歡甜食的人。難道說,想減肥就一點甜食都不能吃嗎?
其實能不能吃,取決于甜食本身所含的能量和甜食的攝入量。經常攝入大量高能量甜食,确實容易使人發胖。但如果某一種甜食本身是低能量食品,它的甜不是因為添加了糖,而是通過甜味劑比如木糖醇、阿斯巴甜等代糖來實現的,這樣的甜食熱量也并不會太高,并不會使人發胖。
另外,雖然甜食是高能量食品,但如果攝入量很少,或者不是一次性攝入而且沒有超過一天所需要的總能量,也不需要擔心緻人發胖。因為吃了一口蛋糕就罪惡感滿滿,導緻心情不佳,甚至破罐子破摔、放棄之前的堅持,就得不償失了。減肥的路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走完的,這是一場持久戰,如果一上來就給自己弄得很苦,就更不容易堅持下去了。
三、減肥必須戒掉零食?不一定
很多人覺得自己之所以胖,就是因為太愛吃零食了,想要減肥就得把零食給戒了。确實,很多零食為了營造香甜的口感,會加入大量的調味劑和油,不僅熱量高,對身體也沒什麼好處。但是把所有零食一竿子打死,而且要徹底從自己的菜單裡清除出去,執行起來的難度,會讓很多人因為短時間内做不到,而幹脆半途而廢。
其實,零食能不能吃,這取決于你一天的能量攝入和消耗之間的平衡,以及零食的質和量。像是下面這些情況,就不需要戒掉零食:
1.每天攝入的總能量是固定的,零食隻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不是額外增加的量。舉例說明:把中午米飯的量減半,下午加幾顆堅果作為下午茶,保證每日攝入總熱量不增加甚至降低,就不會影響減肥效果。
2.偶爾吃了額外的零食後,增加運動量将之消耗掉。比如,在騎行了一個小時之後給自己獎勵兩口黑巧克力,這就是應得的福利。
3.以低能量密度食品替換原來經常吃的高能量密度零食。把薯條、炸雞換成藍莓幹和海苔,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攝入的熱量卻大大降低。
當然,如果你做不到上述幾點,為了減肥,還是戒掉零食為好,但應該逐步戒掉,而不是一下子戒掉。身上的肉不是一天吃出來的,也不能寄希望于短時間減下去。
四、拒絕主食減肥法?不推薦
除了甜食、零食,主食也被立在了減肥成功的對立面上。很多網上流行的減肥菜單上,都将主食排除在外。然而,這麼做真的對嗎?
研究發現,單純控制飲食,特别是不吃主食雖然也能減輕體重,但除脂肪組織減少外,肌肉組織也會丢失,新陳代謝率也可能降低,使機體儲存脂肪的消耗亦相應減少,導緻體重下降速度減慢或不再下降。
這時,如果要使體重不反彈或使體重進一步降低,就需要攝入能量更低的食物,而極低能量飲食中的營養素往往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先别說減肥了,對健康都是有害的。
五、吃動平衡是健康減肥的關鍵
減肥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身體處于一個健康的狀态,所以無論采取哪一種方法,都不能丢掉“健康”的主旨。同時,我們在減肥過程中也要充分考慮到自身的身體和心理承受力。任何一種極端的、有悖于身體健康大前提的減肥方式,都是不建議大家去嘗試的。
在适度控制飲食、減少能量攝入的基礎上,進行運動是十分重要的。運動能夠提高機體的新陳代謝,消耗身體多餘的脂肪,并能強壯肌肉,防止肌肉組織丢失,從而提高通過控制飲食來消耗脂肪的效率,同時也可以有效防止過度控制飲食所造成的副作用。所以,吃動平衡,保持健康體重,是減重的真谛!
資料來源據學習強國、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台(作者 常翠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