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怎麼找到vc投資人

怎麼找到vc投資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4 09:12:04

怎麼找到vc投資人(沒有支點的創業者和VC投資人)1

來源:融中财經(ID:thecapital) 作者:顧白 編輯:吾人

你還敢創業嗎?

早期創業項目的死亡概率大于90%。疫情之下,創業企業停工的停工,倒閉的倒閉,好項目更是越來越少,估值越來越貴,憑借創新創業賺錢的VC和天使投資人們,也開始面臨生存危機。

“以前投100個成1個,200倍市盈率,等于賺了一倍!現在這些項目都沒了,投1000個都沒一個能賺錢的。”不少早期投資人向記者抱怨,“現在PE都在往前端走,對那些小體量的項目,人傻錢多說的就是他們。真正投早期的就更難了!”

今天,能夠進入機構投決會的一個A輪項目,必須要得到市場驗證和認可,産品或客戶具有一定規模,資金需求量較大,市場投資人給出的估值水平竟然能超過10個億,你能想象這隻是A輪?早期投資機構的“驚恐”從疫情開始,今年尤甚。

如果說項目少、項目貴,那些嚴重依賴與創業者線下見面的工作方式在疫情的突襲中陷入停滞,這是早期投資人面臨的困境。可是,直呼“我們不貴,可還是幾乎沒有天使投資人願意投資我們天使輪?”的創業者,也很委屈。

由于早期投資機構的平均管理規模相對偏小,抗風險能力也更弱,同時早期投資機構的被投企業多以初創企業為主,抵禦風險能力也遠低于大企業,因此面臨此次疫情沖擊,均産生了不同程度影響。而在遭受疫情後,中小企業融資需求更是大爆發,但很多機構的被投企業發展和融資計劃都被打亂,融資更是難上加難。

今天,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機構投資人們,似乎都陷入了兩難的窘境。就像陸奇曾在混沌學院上所說,“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興奮、迷茫、焦慮和激動,我們迫切需要找到出路,追趕上今天這場前所未有的百年大變局的變革浪潮。”

01

當創富故事成了創負悲劇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毛細血管。

自疫情突發以來,最受傷的就是中小企業。全國街道市場全封閉,很多行業遭受重創,開門店的開公司的,幾個月一點收入都沒有,被迫停工停産。房租要交,工資要開,水電生活費要花,資金周轉困難,大家都虧損嚴重,面臨着倒閉或裁員的風險。更悲傷的是,兩年多來,疫情反複,經濟K型複蘇,上遊漲價,中小企業可以說面臨前所未有的經營壓力。

經濟學家張奧平就指出,國内疫情近期多發,新的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市場主體,尤其是中小企業依舊受去年以來的上遊供給沖擊;下遊需求收縮;疊加疫情多發且防控措施升級,生産經營活動受阻,從而造成預期及信心持續轉弱的三重壓力。從短期來看,疫情與中小企業經營依舊是當前經濟穩增長核心“痛點”。

根據調查顯示,疫情期間,58.05%的受調查企業,營收預計下降20%以上,超過2/3的企業認為現有資金維持正常運轉能力不超過2個月,其中更有34%的企業認為資金難以維持1個月。

企業想要“屯糧過冬”的欲望大幅提升。然而,融資哪裡是那麼輕松的事情。尤其是在疫情“高壓”之下,投資機構的日子也不好過。由此我們也就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為了拿融資,不斷降估值,尤其是前幾年在風口下瘋狂圈錢的創新企業。

這是目前市場上的存量企業。當然,也有一些優質項目,在享受着投資人的瘋狂追逐。而之所以搶項目,歸根結底也是市場上缺項目。

從項目源頭,也就是創新創業的供給來看,近兩年,疫情之下,創業者的勇氣逐漸消失。小微企業活躍度持續下滑,注冊注銷比(注冊數量與注銷數量比重)降至曆史低點。2020年小微企業注冊注銷比持續下滑至1.41,注冊數量大幅下滑,注銷激增,超10%小微企消失。

以前,投資機構往早期走,與雙創的東風不無關系。創業隻要積極做品類創新或者模式創新,資本舍得燒錢,就一定能燒出部分市場,能在大部分投資人還看不懂的時候,搶先占坑位,是大多機構的投資策略。如果能在初創企業還沒有名氣的時候進入,拿到更多份額,即使投到一兩個好項目,回報數字也不會難看。

但今天,人才的創新驅動力在下降。僅僅從高校畢業生創業來看,我國有超過65%的創業意向,卻隻有2%真正創業。尤其當疫情來襲後,各地創業财政優惠幅度小,持續時間短,這也是影響優秀的高校畢業生人才創新創業積極性的主要原因,也是部分創業者創業失敗的原因。而那些想要創業的各種行業“老炮兒”也在“企業倒閉破産”的各類新聞以及家庭收入減少、消費支出收緊等各類壓力下不敢輕易創業。

簡而言之,無論是在存量還是增量市場,創業環境愈加艱難,對于“食物鍊”上遊的早期投資者而言,日子必然也不好過。

02

非共識才是早期機構的目标

在中國,小微企平均壽命3-5年,接近50%的小微企業沒有活過一輪經濟周期,抵禦風險能力較弱。從融資層面看,雖然近年來政策支持中小企業融資,但截至2021年10月,民營企業貸款占新增企業貸款53.5%,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始終問題突出。

對投資人來講,看項目注重的是團隊能力、市場容量、成長曲線等。如果有一項不符合要求就pass。尤其是成長方面,很多初創者還在為百分之三四十的成長而驕傲的時候,投資人卻可能會因為看不到每年5-10倍的增長而打算放棄。

從市場上的早期投資機構來看,平均每家VC在一年中要初選約200家企業,但最終僅對4家進行投資。換句話說,能拿到早期投資的項目必須得是精品。另有數據也能佐證,2021年,全國新增注冊各類企業超2780萬家,實現各類融資的企業數量超過1.6萬家,占比僅0.00057,其中在天使輪和A輪融資階段的隻有30%左右。

“真正要了解清楚一個項目,行業盡調,走訪工作,業務了解,觀察,談判,這是非常耗精力的事情。”投資人劉生對記者解釋,“一個項目從開始接觸,到立項到上會最少花1000個小時。”

一旦企業進入投資考慮範圍,VC将進入一系列的篩選流程。而相對而言,後期項目卻能比早期階段融資的多收到50%的投資意向書。可見,VC之間的競争也越來越激烈,而且獨家投資項目越來越少。未來,随着更多早期基金募集難加劇,投資難度也會更大,由此,對機構的專業能力要求也會更高。

好不容易看到一個中意的,但人家創始人根本不願意搭理。很多小VC機構經常遇到這類問題。好一點的可能就是把你當為備胎。當拿不到頭部機構的錢時,才會再來找你!劉生告訴記者,“有些投資人,為了搶占份額,縮短投資決策時間,沒有進行完整的盡職調查,後期産生很大隐患這也生經常看到的。”

今天,數字化時代信息流通越來越快,信息越來越透明,很多優質項目大家都知道,所以這類項目根本不用找,而是思考該不該投,如何投進去。一些腰部的早期機構也早就開始勸誡投資經理們,那些過熱的項目,不要成為關注重點。非共識的才是早期投資的價值。

03

中國PE正在VC化,早期生态還得靠科學家

今天,在中國股權市場,早期、成長期、PE投資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VC難得投中一兩個好項目,通常會持續加碼,多拿一些股份,所以有時候VC會想着參與企業後續融資,而PE這時就很難拿到份額,所以PE開始布局早期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劉生告訴記者,“這個現象幾年前就有,而且對于頭部機構,全階段布局可以提高競争優勢,所以我們發現有一些機構會覆蓋種子,創投到PE階段,甚至還有并購基金、S基金等。”

不過,不同階段的投資,思維方式不同。歸根結底,投資決策的重點會有很多差異。但反過來,作為一個合格的早期項目,在待價而沽的時候,創始人也必須給出一個合理的估值,否則“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畢竟今天那些高估值找不到接盤俠的項目比比皆是。

今天,科技創新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度在逐步提升,但是貢獻70%左右技術創新的中小企業,始終長期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而注冊制下已有近30家未實現盈利的創新型企業實現上市融資發展,2022年,更是北交所資産端的快速擴容期,預計全年将有近30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實現北交所上市。

陸奇此前就指出,今天中國的早期生态已經處在一個新格局。中國經濟發展的下個階段,毫無疑問是技術驅動的創新。“未來中國的早期創業創新生态,會是從技術到社會價值,再到商業價值之間的一個紐帶。所以,也會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從事科研領域的專業人員參與到早期創業中來。”

投資人們能做的,就像經緯中國張穎在微博上所建議的:“這段時間疫情反複,大家都很煎熬壓抑,很多沒必要的人與事,認真思考與分析後必須更加簡化優化,分清輕重緩急。保持心智的健康,遠離負面信息新聞,拉長對宏觀環境判斷的時間軸。”

[本文作者融中财經,創業家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衆号(ID:thecapital)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