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心理學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兩個點

心理學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兩個點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0 11:15:10

心理學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兩個點(為什麼别人總是get不到你說的點)1

很多時候,絕大多數人都會有這麼一種感慨:“明明我已經把話說得很明白清楚了,為什麼到最後對方還是錯誤頻出?”、“這麼簡單直白的話都記不好,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愚不可及的人?”

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種溝通不對稱的場景通常發生在一方對另一方的任務式傳達中,尤其是上級對下級的指令,譬如,老師會批評某某學生不用心,連講過的題目都能一而再出錯;家長會責備小孩沒記住之前的叮囑,以至于最後丢三落四做不好某某事;上司會批評某某員工粗心大意,不按要求來做事。

但反過來,你可能會聽到相反的說辭:學生會吐槽說老師根本就沒有講清楚那道題目是怎麼解出來的;孩子會埋怨家長沒有提醒他們要怎麼做;員工會抱怨上司沒有把要求說清楚。

常言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描述的就是這樣的事實。從這裡,你是否能夠發現,對于同樣的問題,為什麼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說法呢?大家都把責任歸咎于對方,隻是在逃避責任嗎?

在心理學實驗研究上,有這麼一種遊戲——很多人應該都玩過,叫“十人傳話”,具體過程是:首先要求第一個人把某一句話闡述給第二個人,第二個人聽懂之後傳給第三個人,如此循環。在這個過程中,聽的那個人不能提問,隻能點頭表示自己是否聽懂了。實驗的最後,當第一個人看到的話與第十個人聽到的話放在一起比較時,兩者的差别簡直就是天差地别,完全失真。

這個實驗的結論是,人們往往容易将客觀的信息按照自己的主觀理解進行加工,最後可能得出與事實不合的描述。

心理學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兩個點(為什麼别人總是get不到你說的點)2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實驗結果,其關鍵原因除了個人的信息加工模式不同之外,還在于信息在傳播過程中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溝通和反饋,比如,在實驗過程中,聽的人并不能提問,隻是通過點頭或搖頭來表示自己得到的信息,這種現象就好比如上課,老師在上面講得唾沫橫飛,而學生在下面隻能點頭或搖頭表示自己是否聽懂了,卻不能及時表達自己的疑惑之處,最後的結果是,即使老師講得再怎麼透徹,那隻是停留在老師的“講”和學生的“聽”這一層面上,學生并沒有在疑問上得到解惑,不懂的地方還是不懂,考到也還是做不出來,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某些題目明明已經講解過了,學生還是一而再地出錯。

常常會有人抱怨說:“明明已經表述得很清楚了,為什麼某些人就是get不到我說的點?”一般來說,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是你仍然沒有表達清楚,二是對方的理解能力和信息消化能力有障礙——但這都隻是習慣性的歸因而已,從上面的論述來看,真正的原因還在于彼此的交流缺少反饋的過程。你可以将平時接觸的人做一個橫向比較,那些敢于向别人提出自己的疑惑的人,通常都是成績優秀、工作成果顯著的人,而那些總是忸忸怩怩、羞于提問的人,其表現都是平淡無奇,甚至是錯誤多多。

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Harrylngam從自我概念的角度對人際溝通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溝通視窗”這一理論模型,他根據“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和“他人知道——他人不知道”這兩個維度,并依據人際傳播中雙方對傳播内容的熟悉程度,将溝通的信息劃分為4個象限,分别為:隐私象限、公開象限、盲點象限、潛能現象。

心理學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兩個點(為什麼别人總是get不到你說的點)3

根據“溝通視窗”理論,不難看出,我們在傳播信息時,就處在“隐私象限”中,即傳播一些我們自己知道但别人不知道的事情,這時候,要想達到信息成功對接的目的,我們除了“自我揭示”——即詳細說明信息外,還需要引導别人說出自己的不解之處并提供解釋——這也就是“懇求反饋”的過程。

通常來說,“自我揭示”和“懇求反饋”的過程是需要不斷反複進行的,即大家在具體實踐當中可能會不斷出現某些問題,這時候就需要不斷的溝通反饋并提供解疑,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認為“事前有響應、事中有配合、事後有反饋”是一個人最好的工作态度。

但是,另一方面,“溝通視窗”帶來的一個溝通問題是:很多時候你會嫌棄别人的啰嗦和反複叮囑,會吐槽說“明明就是一個極其簡單的問題,為什麼要說那麼多廢話來提醒呢”。

的确,“自我揭示”和“懇求反饋”有時就會出現過度交流的過程,在某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哲學方法論來看待,在簡單任務上,我們可以減少過度的交流,争取在最短時間内達到目标就可以了;但在舉足輕重的工作上,我們最好就是秉持着戰戰兢兢、極緻認真的态度來看待,不然一個小失誤可能就會導緻重大的事故,比如醫生要對病人極度負責,反複強調不能做什麼事;法官要對案件極度審查,反複核實信息,不然一錘敲下去就判定了别人的餘生。

最後,再次提醒,在重大事項面前,一定要保持溝通,這一步嚴重影響你最後的努力成果。為什麼職場上很多人都反感那些一意孤行的人呢?其本質原因就在于一個人的能量總是有限的,堅持己見是一個很好的人格特質,但如果在重要事情問題也是這樣的表現,往往會給集體帶來莫大的負面影響,因為這是一船人在跟着一個人在冒險,而不是一個人跟着一船人齊頭并進。

在美國職場上,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則,那就是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人生導師,比如沃倫·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就是最典型的組合。所以,做決策時一定要注意結合别人的監督和溝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