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星座,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自己星座到底在哪,星座又是怎麼來呢?
觀星必須得需要一些手段一些方法,比如說如何去分辨星星的位置、亮度、星座的名稱等等。
古人如何分辨星星滿天的繁星如何去記錄每一顆星星呢,古人很聰明,在古希臘時期之前就地心說的年代,人們認為說地球它是不轉的,而是外邊的恒星天在轉,當時認為除了行星,所有的星星它都是固定在恒星天上的,而恒星天的轉動還有一個固定的旋轉軸,那就相當于是人類是在恒星天這個球裡的,看到的是這個恒星天球的内殼。于是古人就把星星分成一小堆一小堆啊,然後給它起個名就方便記錄。
西方星座的分法:天上的星星出現的位置聯想起來就好像某個人或者是動物,然後和一些神話故事聯系起來,于是就把它們劃分成一小段這叫做 “星座”。
“托勒密”在他的《天文學大成》一書中,通過總結前人的觀測已經記錄了48個星座。
在“喜帕恰斯”“托勒密”之後,後來人又不停的補充和修改,到現在天文學當中總共有88個星座。其中肉眼可見的6等星以上視星等大約有7000顆,絕大多數都是銀河系内的恒星。
圖解:克勞狄烏斯·托勒密
星星的位置方位天文學之父“喜帕恰斯”古希臘人,他在古巴比倫人的基礎之上創立了完善的三角函數學,給出了最早的三角函數數值表,所以有的時候人們認為三角函數的創立者就是“喜帕恰斯”,他就是用三角函數來研究天文的。“喜帕恰斯”在公元前134年,繪制了第一張星空圖《依巴谷星表》,這裡邊就包括了1022個恒星。
這麼多星星他是怎麼給它們起名字的?
“喜帕恰斯”最早給出了星等的概念,他按照星星的亮度,把所有的恒星分為6個等級,最亮的叫“1等星”。最不亮的勉強能看到叫做“6等星”,當然這個時候的星等誤差還是比較大的,因為這些隻能靠肉眼去觀測。
後來到了1850年,英國有一個天文學家叫做“普森”,他發現“喜帕恰斯”所說的1等星的亮度大概是6等星的100倍,所以從這個時候開始,每等星之間的亮度就相差了(100開5次方)也就約等于2.512,也就是說1等星比2等星亮了2.512倍,然後2等星比3等星亮了2.512倍,以此類推。
随着望遠鏡的發展,有一些看不見的星星,現在也能看見了,還有一些比較亮的星星,實際上它們的亮度是不同的,于是就把視星等進行了延伸,更亮的就往前延伸,有“0等星”甚至是負等星,然後更暗的就是說7等8等甚至幾十等都有,總之這個數越小就表示這顆星星越亮,數越大就表示越暗,這就是視星等,星星本身的亮度星等就叫做絕對星等,這和光度和亮度是一樣。
舉例說明:
第一亮:天狼星它的視星等是-1.46,這是在地球上我們能看到的恒星當中除了太陽之外最亮的星星。
第二亮:老人星它的視星等是-0.72。
我們在地球上看滿月的視星等是多少呢?
答案:-12.92
白天看太陽的視星等是多少呢?
答案:-26.74
你會發現好像也沒差多少,其實是差多了,太陽的視星等比月亮的雖然說隻高了大概14個等級,但這是指數增長的,也就是2.512的14次方倍,所以太陽比月亮“亮”了大概是40萬倍左右,星等差一等這個亮度是相差2.512倍。
對于單個恒星的命名,西方一般就是先說星座名,然後按照這顆星星在這個星座當中的亮度排名,加上一個希臘字母(αβγ等等),比如說“大犬座α星”表示大犬座裡最亮的星星,也就是“天狼星”。
星座劃分
88個星座就包括了“12星座”,12星座又叫做“黃道12宮”,地球圍繞着太陽公轉,“黃道”就是地球公轉軌道,這是由于地球自轉引起的,通過自轉所觀察到的現象叫做“周日視運動”,相當于是在一年之内,一個太陽繞了一圈又回到起點了,古人就把太陽穿行的軌道叫做“黃道”。太陽穿行一圈的這個周期就是一年,同樣月亮也會有一個穿行的軌道,這叫做“白道”,白道的周期就是一個月。其實這些這都是由于相對運動引起的現象,通過太陽黃道定制的曆法就叫做“陽曆”,就是說通過太陽在不同的位置來定義的曆法。而通過月亮白道定制的曆法,就叫做“陰曆”,古人所有的曆法幾乎都是通過說黃白二道定制的,并且認為黃白二道很重要。
白羊座、
金牛座、
雙子座、
巨蟹座、
獅子座、
室女座(處女座)、
天秤座、
天蠍座、
人馬座(射手座)、
摩羯座、
寶瓶座(水瓶座)、
太陽差不多就是每個月穿行一個星座,就是出生這天太陽在天上它對應了哪個星座,你就是哪個星座了。現在天文學當中已經是黃道13宮了,另外加了一個“蛇夫座”,就是黃道帶的星座現在是13個。
圖解“蛇夫座”對應日期的劃分
答:就是利用白道,月亮在天球上穿行的軌迹。
白道分成4份,分别對應了4個方位東、南、西、北用4種神獸來表示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這四大塊叫做“四象”。每一象又均勻的分為七小段,每一小段對應了當時的7顆行星(金木水火土日月),這叫做“七曜”。天有七曜地有五行,四象七曜總共把白道帶分成了28份,這叫做“二十八星宿”,“二十八星宿”隻是白道帶附近的星宿,剩下的就北半天球,又分為了“三垣”(就是三個同心圈),分别是“上垣太微垣”“中垣紫薇垣”、“下垣天市垣”,所以我國古人基本上就是說把天空分成了“三垣”“二十八星宿”。
其實我古人不僅研究白道,也研究黃道了,隻不過沒分成星座而是分成了“二十四節氣”。就是太陽穿行天空的軌迹,穿行一周就是一年,一年還有四季變化,所以我國古人很聰明,就把這兩件事聯系起來了,用太陽在天上的不同的位置,來記錄時節和氣候,這就是“節氣”,總共把黃道分成了24份,所以是“二十四節氣”,每個月有2個節氣,每個月的第2個節氣就叫做“中氣”。
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注解:
每句前6個字就表示一個節氣,4句總共二十四節氣,節氣的特點就是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後兩句就是說上半年的節氣一般都在6号,中氣在21号。下半年的節氣一般在8号,中氣在23号。大緻差不多就最多相差一兩天。
西方的星座,我國的節氣,都是劃分黃道帶,本質上它是一樣的,比如說雙子座它就對應了小滿和芒種兩個節氣,通過白道制定的一個月和通過黃道制定的二十四節就構成了我們的農曆,相傳是由古代的皇帝制定的,所以一般認為農曆就是陰曆,就是不對的,農曆不是陰曆而是陰陽曆,因為它用的是白道和黃道的結合。
結語
我國古人在曆法上還是挺厲害的,白道、黃道、二十四節氣的日期細分都很精準,其實現在研究星空的方法也都差不多,也是把星空想象成一個球,這叫做“天球”。隻是處理不同問題坐标系的選取不同,一般在地球把天球看作是和地球同心同軸的一個球,北極上對應的就是“北天極”,南極對應的就是“南天極”,然後把地球赤道放大與天球相交的大圓就叫做“天赤道”。地球公轉軌道所在平面與天球相交的這個大圓就叫做“黃道”。天赤道與黃道相交于兩點分别就是春分點和秋分點,這就是四季的标志。
如果要研究更廣的問題,那就可以說選取太陽為參考系,就是假象一個太陽天球,太陽圍繞着銀河系中心旋轉的軌道,與太陽天球相交的這個大圓就是“銀道”以此類推。
#青雲計劃##頭條科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