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紅樓夢未解之謎是什麼

紅樓夢未解之謎是什麼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6 01:05:18

大家好,我是愛讀書的小鳳!

關于題目的問題是昨天一個書友的疑惑,想必也是許多《紅樓夢》讀者的疑惑。

所以,為了解決這個疑惑,我通過多種渠道搜集了一些相關猜測,其中也有個人的拙見。下面,我将提供五種猜測,希望可供廣大書友參考!

紅樓夢未解之謎是什麼(紅樓夢未解之謎)1

嫡長子賈琏為何稱作琏二爺?

一、襁褓逝去說

首先呢,請大家做一個相關聯想。

許多書友應該看過《甄嬛傳》,也知道其中的“巨人”三阿哥。他是皇帝的第三子,可在劇中,有這麼兩段情節,三阿哥的生母齊妃和後來的養母皇後都對他說:你是皇上的長子

紅樓夢未解之謎是什麼(紅樓夢未解之謎)2

齊妃

為什麼呢?因為大阿哥和二阿哥都在年幼時逝去!他們存在的痕迹是三阿哥的“三”,而他們逝去的象征正是三阿哥的“長子身份”!

賈琏的琏二爺也是同理,他的兄長襁褓逝去,甚至來不及留下他的名,所以書中未着任何介紹,而賈琏卻是琏二爺!

這裡有一個小科普:古代人的名是在其出生三個月時有父親賜予。

故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未提到賈琏兄長的姓名。

二、榮府分房說

這裡還需要大家做一個相關聯想。

唐代詩人元稹,曾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并創作《會真記》(即《莺莺傳》,《西廂記》的原型,對,就是寶黛共讀的那本)的著名詩人。他被好朋友白居易喚為元九。而白居易本人則為白二十二。

紅樓夢未解之謎是什麼(紅樓夢未解之謎)3

寶黛共讀《西廂記》

同樣,還有我們所熟知的賀知章賀八,高适高三十五,劉禹錫劉二十八。

詩仙李白則為李十二,詩聖杜甫杜二。

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數字都非常大,若是同父兄弟的數量有這麼多,似乎不太可能。

這裡呢,又有一個小科普:古代親族排序依照按行第”,即同一曾祖父的兄弟姊妹間按照長幼的次序一起排序,并且有時會用“行第”作為人名代稱甚至名字。

所以,榮甯國府分開排序,而榮國府間依舊按“次第”排序。

賈琏排在寶玉的兄長賈珠之後,故喚琏二爺。那為什麼寶玉又喚寶二爺呢?

紅樓夢未解之謎是什麼(紅樓夢未解之謎)4

賈寶玉

那便是在寶玉出生之前之前賈赦賈政兩兄弟分了房,分開了次第。有林黛玉進賈府所見為證:

邢夫人攜了黛玉……至儀門前方下來……黛玉度其房屋院宇,必是榮府中花園隔斷過來的。

但“琏二爺”這一稱呼有約定俗成的意味,便這麼流傳下來了!

而書中又提賈赦育有二子,那便是賈琏有一個弟弟,有可能也在襁褓中逝去。

三、流傳錯漏說

在昨天我回複書友時,我說:

《紅樓夢》“披閱十載,增删五次",可能原初設定了賈琏的兄長,後來又取消,就有了這麼一個錯漏。

紅樓夢未解之謎是什麼(紅樓夢未解之謎)5

披閱十載,增删五次

但今天我想了想,這種猜測的可能實在是微乎其微。比起原作者的錯漏,後世流傳者錯漏的可能性不是更大嗎?

所以,這種猜測是,流傳者抄錄時一時疏忽,導緻賈琏的兄長的介紹失傳。

四、被迫失傳說

不論是原作者還是流傳者,對于這樣的嘔心瀝血之作,錯漏的可能性畢竟都很小。

所以,賈琏兄長的部分,被迫失傳的可能性更大。

我們都知道,現今的《紅樓夢》,隻有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所作,原作的後一部分已然失傳。依我看來,這部偉大的作品沒有寫完的可能性很小;很具有說服力的,還是其被迫失傳。

紅樓夢未解之謎是什麼(紅樓夢未解之謎)6

曹雪芹(圖源網絡,侵權必删)

《紅樓夢》真正的結尾部分對于現實的映射實在太過尖銳深刻,為了使其能夠流傳,一些映射的部分隻得藏在整本書的細節中,無法将原貌展現。

賈琏的兄長也正在未流傳的這一部分中!而為了顯示出些許痕迹,流傳者專門留下了嫡長子琏二爺這一“錯漏”。

紅樓夢未解之謎是什麼(紅樓夢未解之謎)7

琏二爺(圖源網絡,侵權必删)

五、索引現實說

在索引派的觀點中,《紅樓夢》以賈府喻家國,以女子喻曆史上的重要人物。

譬如林黛玉映射的便是崇祯帝,事實上,他們之間,的确存在許多巧合的相似之處。

紅樓夢未解之謎是什麼(紅樓夢未解之謎)8

林黛玉(玉帶林中挂)

紅樓夢未解之謎是什麼(紅樓夢未解之謎)9

崇祯帝(圖源網絡,侵權必删)

在此觀點的支撐下,我們可以猜測,賈琏(雖然不是女子,也有影射的意味)所映射的對象,現實中正是排行第二。

為了暴露這一映射,作者也是甯願顯出錯漏之處!

畢竟,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大家的交流互鑒。我是愛讀書的小鳳,我們下期再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