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出軌和身體出軌,就像一個是殺人的念頭,一個是殺人的行為。
比如,我心裡讨厭一個人,恨不得把他殺了,我在心裡想過1萬次要把他殺掉。
這樣并沒有違法,法律沒有規定一個人不能想象自己殺人。然而如果我做出了實際的傷害行為,那法律會判定我違法了。
我們每個人也會有這樣的時刻,被最親近的人傷害了,我們都會産生恨不得掐死對方的念頭。
這是人性中最本能的部分,也是本我的方式,即“做快樂事”。就像我們會渴望自己不勞而獲,擁有權力卻不需要付出代價。
同樣的道理,心裡喜歡另一個人,對他有好感,欣賞他,想要跟他成為伴侶。這些念頭也許讓人覺得幸福。
但同時因為自己已經有了伴侶,心裡又會很自責很愧疚,自己怎麼會愛上另外一個人?
可這不就是愛嗎?
你永遠無法預知,自己會在什麼時刻,什麼地點,遇見那個你愛的人。
你也永遠無法知道,愛會在什麼時候消失。這就是愛讓人幸福又無奈的地方。
1.愛上一個人,并沒有對錯。
哪怕很多時候你愛上一些,你認為不該愛的人,但這就是愛。
愛是一種奢侈品,有極大的幸福,也有同等的痛苦。不是所有人都有籌碼,可以進入愛情的遊戲。
當你選擇進入愛情,就好像簽下了一份聲明:既可以享受愛情帶來的甜蜜,也有能力承受,因為愛逝去而導緻的一系列痛苦。
2. 不愛一個人,也沒有對錯。
錯的是,無法真實地面對自己和伴侶,錯的是選擇用欺騙的方式對待這段關系。
你可以坦誠的告知伴侶“對不起,我好像愛上别人了”。讓伴侶和你共同來做一個決定,既然玩了愛情遊戲,就代表可以承擔其中的風險。
但如果你因為愛上了另一個人,還隐瞞了伴侶,甚至采用了身體出軌的方式。這就像你把一個想要殺人的念頭變成了真實的行為。
念頭不可怕,你可以通過自我控制,讓這個念頭的傷害降到最低。
精神出軌,或許是帶着克制沒有走到身體出軌的程度,這樣即便沒有愛了,但還有情分,對方也沒有白白愛你一場。
但是一旦你付諸行動身體出軌了,不僅沒有愛了,連情分也沒了。
那就說明你對于跟伴侶的這段關系,連最起碼的尊重都沒有。那又何談愛呢?
相信不管是靈魂還是身體出軌,帶給對方的傷害不僅是心理上的,還包括家庭完整性、物質、名譽等等。
身體出軌也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隻是為了尋求一時的生理滿足。
這個行為是短期的,不持續的,不一定會影響到婚姻決策的。
這種情況,當事人在清醒之後,不一定會選擇跟伴侶分開。甚至可能出于愧疚感,加倍補償伴侶,讓伴侶享受到比之前更好的待遇。
第二種:不是一時沖動,是出自感情,那相當于靈魂出軌。
靈魂出軌,意味着這個人的愛意,從伴侶轉移到了另一個人身上。
靈魂出軌的人,當發現自己陷得越來越深,也會越來越痛苦。
這份痛苦會逼着自己做出一個選擇,是留在舊愛身邊,還是選擇新歡。
這時候舊愛面臨的風險很高,極有可能被新歡占了上風。一旦出軌者決定離開,那麼伴侶所受到的傷害與打擊是多重的。
不但家庭破碎,生活失去保障,孩子沒庇護,還要承受外界很多的閑言碎語,精神壓力非常大。這種多維度的傷害,會讓一個人的生活瞬間轟塌。
嚴重的話甚至摧毀一個人的意志,讓她今後的人生都陷入旋渦,需要極大的努力才能走出來,為自己療傷。
也有人會說,那些慣性身體出軌的人,給伴侶一次次造成的傷害也是毀滅性的。
然而這種情況下,讓伴侶最受傷的并不是身體出軌這件事,而是做出這件事的人,和這段千瘡百孔卻還在維系的感情。
很多時候,不是傷害選擇了我們,而是我們選擇了傷害。
不管在什麼樣的感情裡,學會做選擇,學會自我保護,才是真正不被傷害的方式。
精神出軌和身體出軌,傷害都很大,都是傷口一樣的存在。
這就好像你左手和右手受了同樣的傷,哪個更疼是一樣的道理。它們都屬于身體的一部分,自然是一樣疼。
1.靈魂出軌會導緻行為偏離正常軌道。
靈魂出軌不止是想一個人那麼簡單,而是我付諸了行動真的在行為上已經表現出了我的喜歡。
可能是跟第三者聊得很開心,可能是會給第三者買ta喜歡的禮物,也可能是會想盡辦法的對第三者好,是真的跟第三者表達了自己的愛與喜歡。
假設有一天,你看到了伴侶的聊天記錄,看到TA叫别人寶貝,把所有曾對你說的甜言蜜語都說給另一個人聽,還給第三者制造了各種驚喜,甚至還跟第三者傾訴對你的不滿,覺得他們兩人才是真愛。
大部分人在這個時候,會有種"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的失落感和不甘心。
甚至開始懷疑他曾經對你的愛是真還是假,往事種種一想就痛。
2.身體出軌是真真實實的跟第三者發生了關系。
假設你發現伴侶身體出軌了,伴侶說“我知道錯了,我就是一時沖動,我對TA沒有感情,希望你能原諒我”。
這時候,你會質疑ta對你的愛,如果你愛我,怎麼可能出軌?如果你對TA沒有任何感情,怎麼跟對方發生關系?
往往會感受到強烈的羞愧感,哪怕伴侶此時說還愛着你,你同樣會懷疑這份愛。
不管是精神出軌還是身體出軌,最終都會導緻關系出現裂痕,彼此之間出現信任危機,還可能走向破裂。
這會成為你心裡的一根刺,如梗在喉。未來的相處也會變得小心翼翼。
留下或者離開,自己都是可以選擇的。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就知道如何取舍了。
——the end——
作者介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