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包
「吃遍福州」的新媒體運維主編,常駐福州的外來食客,熱衷覓食,從來隻吃對的,不一定吃貴的。
公衆号:吃遍福州
拌面,扁肉,再來份蒸餃吧!
好像進了任何一家沙縣小吃店,大家都習慣了這麼點,對沒有去過沙縣的人來說,拌面和扁肉就是沙縣小吃的代名詞。但事實是—沙縣小吃多得要命!
拌面、扁肉本地人根本吃得沒那麼頻,夏茂面、米凍皮、烤豆幹、水晶燒麥、烙耙、豆腐丸、金包銀、米凍、芋餃、喜粿、闆鴨……等等小吃,才是真正點亮沙縣人餐桌的美味。
沙縣,沒有大菜,隻有小吃。上周末和朋友組隊饞遊了沙縣一圈,大概懂得了,沙縣小吃為啥好吃了。
去都去了,順手就是一個攻略送給大家。我敢說,這可能是上半年來,我寫過最值得看的一篇文了。
01
沙縣老城區 邂逅餐飲守藝人
李綱中路(懸索橋頭對面街片區)
推薦:烤豆幹、水晶燒麥、米凍皮、紅豆湯等
附近:阿狗燒麥、李記沙縣小吃、肥姐小吃、廟門扁肉、春蘭燒餅、羅蘭燒餅等店鋪
動車前往三明北,不過一個小時出頭的時間。三明北駕車二十分鐘吧,就到了沙縣城區。
沙縣是個小縣城,必吃的在地美食店開得很集中,幾步路走走就能把它們吃個遍,對不愛折騰的遊客來說實在太友好。
在本地老饕的帶領下,我們去了李綱中路。懸索橋頭正對面的區域,集中了多家知名小吃店以及小吃攤。傍晚時分這裡人氣非凡,攤主的攬客聲和客人的詢問聲此起彼伏,撐起了一個熱鬧而有人情味的市井。
● 燒麥/烙耙/紅豆湯
李記小吃是個綜合店,店面寬敞,客人最多。但這條街上更多的是隻兜售單一款小吃的攤子,攤主們大多是上了年紀的阿姨或者夫妻檔,小吃全部手作,現場支起的爐子、油鍋、蒸籠,熱乎乎的美食剛出鍋就有人搶着買。
有些人一做就是半輩子,難怪當地的大哥和我們說,這裡有幾個小吃甚至可以說是沙縣第一了。
● 李記燒麥現包/油餅芋頭粿/喜粿
圍着攤子轉上兩圈,想吃的東西就能收拾出一桌。很多小吃基本是外帶的,我們擠在阿狗燒麥的桌子上,和阿姨要了很多個小碗,阿姨還挺熱情的。
這裡的攤主互相之間也挺熟,吃完東西碟子盆子各家自己認得,會來收回去的。
● 烤黃豆幹
烤黃豆幹的攤子生意好得令人嫉妒,必須吃!豆幹的色澤一看就有故事,攤主說是用了栀子黃染過的,别擔心,栀子黃是一種天然植物染色劑。
染上栀子黃的豆幹出鍋後需要放在烤網上慢慢烤,直到豆幹表皮逐漸幹燥變緊,清香四溢。黃豆幹吃的時候先用手掰碎,蘸豆豉油吃,又香又有嚼頭,令人回味。
● 烘烤豆幹
黃豆幹的制作工序挺多,攤主要從大清早就開始忙碌,别看這一片小小的黃豆幹,凝聚的卻是勞動人民一整天的辛勤汗水,難怪好吃啊,這是任何工業化生産所不能取代的味道吧!
● 熬煮豆豉油
就我吃了兩天的感覺,沙縣小吃大多都很本味,所以蘸水就很重要了。當地最特色的蘸水是用大豆熬煮的豆豉油,黑乎乎的液體,卻不是我們日常吃到的醬油那麼厚重,嗆上兩顆小黃椒,蘸啥都有味道,超百搭哦!
● 米凍皮
平平無奇的米凍皮,我可以三餐吃不怕。它太簡單了,就是白白的米皮卷,和潮汕的腸粉極像,但不包任何東西,靠淋上的豆豉油帶來一點鮮鹹的味道,吃起來細膩滑口,特别清爽。
米凍皮的手藝好壞也有差别的,市場上有兩個攤子的米凍皮我們都買了,連台面都沒有,隻用一個桶盆兜售的那攤更好吃!米皮Q彈太多。
● 阿狗燒麥(外賣,步行街店)
阿狗燒麥當天已經估清,阿姨說讓我們下次去店裡吃,建國路國土資源局旁邊的店。後來我在酒店叫了外賣,都是水晶燒麥,我和小夥伴達成一緻意見:阿狗确實比廟門扁肉家的燒麥好吃太多了!
02
沙縣小吃文化城 名小吃的聚集地
阿蓮小吃(沙縣小吃文化城内)
推薦:烙耙、豆腐丸
附近:難得怪味、廟門扁肉、鄭湖闆鴨等店鋪
沙縣小吃文化城是沙縣城區的4A景區,初來乍到當然要去看看。這裡集中了許多被沙縣授牌的特色小吃店,阿蓮就是其中一家,以烙耙和豆腐丸聞名。
烙耙有甜、鹹兩種口味,在一般的沙縣小吃店中并不常見,當天我們吃到的是鹹味的烙耙,沙縣當地有個食俗,四月初一要吃烙耙。
剛剛出爐的烙耙帶着天然的米面香氣,又夾雜着韭菜的清香,吃起來松軟可口,很管飽。
沙縣當地的豆腐丸分2種,一種是滾丸,将豆腐泥舀粒滾上木薯粉,在湯裡煮熟即可;一種是包心豆腐丸,嫩豆腐混合木薯粉做皮,包入豬肉、木耳等剁成的餡料,包心豆腐丸制作難度遠大過前者,所以很多店是不做的。
阿蓮家的豆腐丸是滾丸的做法,豆腐入口也很鮮嫩,湯頭調味放了足量黑胡椒,喝上一碗全身透爽。在地朋友說,這個味道很像家裡媽媽做的,地道又傳統。
順帶也說一下廟門扁肉吧,許多人到沙縣也必打卡。廟門扁肉是綜合店,光光小吃幾十種,但出彩的不多。水晶燒麥的味道就拼不過阿狗,這是我個人的味蕾感受哦!
自诩扁肉沙縣最正,但我們吃出了比較重的堿味,減分。不知道是不是沙縣當地的扁肉都喜歡加堿,阿狗燒麥的扁肉同樣有這個問題。
03
精彩夏茂 沙縣小吃發源地
沙縣夏茂鎮(距離沙縣約半小時車程)
推薦:漿王美食、冬酒
● 街頭的夏茂面攤子
沙縣當地盛行夏茂面,一天内我們吃了兩頓。夏茂面和外面吃到的沙縣拌面很不同,面條更粗,很勁道,傳統吃法是加韭菜同拌,很妙!韭菜帶來别緻的清香,好吃呀!
夏茂面據說是加了特殊的野樹堿,所以口感這麼好。夏茂街頭有人販售,小夥伴立馬買了一大袋!
很随意的店名,漿王美食。這是夏茂當地有名的老店,家庭作坊,如今由第三代主理人打理。
● 米皮凍、米漿灌腸
看名字就懂,主打米漿灌各類東西,米漿需要每日熬制,純手工日日鮮做,費時費人力,好在還有人在堅持,我們才能吃到這麼特色的美味。
灌牛血,看起來如方正的牛腩,其實是米漿和牛血混合的産物。吃起來有點像米血凍的意思,口感細膩,軟嫩度中等,挺好吃。
是我見過處理得最幹淨的豬肺,豬肺裡也灌了米漿同煮,吃起來很鮮嫩。他們家的所有東西原始都是沒有調味的,要淋上豆豉油吃,豆豉油裡剁上了韭菜花碎,清香提味。
● 活肉
● 甜燒麥
夏茂獨有的甜燒麥,三元餅撕碎,和紫菜和花生用溫潤的豬油拌過後,包入透明的燒麥皮,吃起來軟糯甜香,是夏茂人家用來款待貴客的。但非本地人可能會覺得甜,所以在夏茂之外并不常見。
● 釀冬酒
每年立冬之後,夏茂人家就開始釀制冬酒。用本地糯米,加入“百草曲”釀造,這是夏茂冬酒好喝的關鍵。
我們在夏茂當地,一個很有年代感的老宅子裡嘗到了釀好的冬酒,也太好喝了!酒味微甜,清爽甘冽!難怪冬酒會被戲稱為“沙縣可樂”。夏茂冬酒營養豐富,也可以用來烹饪美食哦!
其實,沙縣這一路吃下來,我們發現,有些東西好吃,是因為人們還在堅持傳統的手工烹饪技藝,清早起來烤制的豆幹,一個個手包的水晶燒麥,豆腐丸,農家自産的夏茂面,釀冬酒,一代代傳下去的米漿美食…
堅守食材本味,結合傳統烹饪技藝,美味得以被延續傳承。
轉載來源:吃遍福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