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口問題已經成為了東亞地區國家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尤其是中國、日本以及韓國,其中日本的人口問題最為嚴重。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統計數據,2021年日本新生嬰兒數量為81.16萬,比2020年減少近3萬,創下了二戰以來的新低。
與此同時,2021年日本死亡人口高達143.98萬,比2020年增加了6.7萬人,如果用死亡人口減去新生人口,去年日本的人口增量為-62.82萬,創下了二戰以來的最大減幅。
日本人口負增長其實早在日本政府的預料之中,不過令其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時間來的遠比預期的早了很多。
2017年日本政府發布的人口報告預測,日本年度新增嬰兒數量跌破82萬關口,可能會在2027年發生,如今這一時間提前了6年。
人口數量暴跌不僅僅是簡單的人口問題,更是嚴峻的社會經濟發展問題,在經濟學中,人口數量與自然資源、技術以及資本共同構成了現代經濟發展的必需要素,經濟發展與人口數量息息相關。
首先,人口的增長創造了市場需求。根據經濟學家的測算,一個嬰兒從出生到長大再到老去死亡,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需求,高達數百萬元,一個國家的市場就是由無數個體消費者支撐起來的。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能保持飛速發展,與人口基數龐大、新增人口強勁有着非常大的關系。巨量的人口形成了潛力無限的消費市場,引得全球各大企業争相湧入。如果一個國家的人口出現負增長,市場潛力便會不斷下降,在沒有增量市場的情況下,隻能開發存量市場。
其次,人口增長能滿足經濟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一個國家的财富由适齡勞動者創造,人口數量保持淨增長,才會有源源不斷的适齡勞動者,否則遲早有一天,國家将面臨勞動力缺乏的危機。
數據顯示,日本的人口增長在上世紀90年代達到了頂峰,當時也是日本适齡勞動力供應最充足的時代。此後日本新增人口開始下降,逐漸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如今日本深受老齡化社會以及勞動力供給不足的影響,過去的30年,日本實際GDP幾乎沒有增長。
“70歲的老太太當全職保姆,70歲的老大爺還在開出租車”,上述場景是日本老齡化社會最為直觀的反饋。勞動力供給不足,一方面直接推高了企業的用人成本,另一方面,更多的老人需要養老,這意味着日本的社會保障福利支出會大幅度增加。
針對日本人口負增長問題,日前日本曆史學家本村淩二在接受專訪時表示,當一個國家的人口持續減少,不僅無法實現經濟增長,而且還會面臨衰敗乃至滅亡的風險。本村淩二指出,縱觀人類發展曆史,出生人數少的國家和民族是不會實現繁榮的,其以羅馬帝國為例,說明了人口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意義。
公元二世紀中葉,羅馬帝國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瘟疫,導緻在幾十年時間裡,就失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到了公元三世紀,羅馬帝國在各種社會危機的夾擊下轟然分裂,淹沒在了曆史的塵埃當中,後來史學家将這段曆史稱為“三世紀危機”。
本村淩二表示,羅馬帝國崩潰的間接原因是人口減少,今天日本所經曆的,與“三世紀危機”有着許多相似之處。據悉,在本國新生嬰兒數量無法增長的背景下,一些日本人口專家建議日本政府通過引入移民的辦法,保持日本人口數量增長。
此前日本政府出台了一項法規,允許農業、衛生以及養老等14個産業的境外國家勞動者,可以向日本政府申請工作簽證,為期5年。今年日本政府計劃放松移民限制,準備向更多的境外勞動者提供工作簽證,而且是無限期的,同時還可以攜帶家屬。
不過一些對移民持反對立場的日本專家則表示,大量外國移民湧入日本,會沖擊日本的社會穩定以及社會保障體系,另外境外移民與本國居民能否和諧相處,也是一個大問題,如果處理不當,會引發更大的危機。
無論如何,人口問題已經成為日本政府亟需解決的一大社會問題,當然其他國家也應該從日本身上汲取教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