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社會,現在的人身體素質越來越差。脾胃越來越差。喝點涼水就開始拉肚子,是不是反酸嘔吐、胃痛起來直冒冷汗,嚴重的還會上吐下瀉、胃穿孔等等。
不少的朋友有這樣的習慣,吃火鍋,喝點小酒或者冰凍的東西,冷熱交替,脾胃就被迫接受刺激,長時間這樣的刺激,就容易讓脾胃功能紊亂,或者功能下降。導緻脾胃虛弱。
這就應證了病從口入的這一說法。但是還是有很多朋友管不住自己的嘴。
脾胃健康的重要性
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脾主運化、胃主受鈉,就是靠脾胃将人體吃下的食物轉化胃氣、血、津液,然後運輸到身體各個部位,維持生命的活動。
然而脾胃不好,就會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和運化功能,消化不了食物,沒有得到足夠的營養,同時沒辦法将氣血津液正常的運送到身體各處,最後身體各處因為缺少營養而開始出現毛病。
脾胃與五髒的關系1、脾胃與心肝
中醫認為“心主血、肝藏血、脾能統攝于血”。
脾統領全身的血液,在心氣的推動下,流向身體各處,而肝髒就是藏血的地方,幫助脾氣防止血液外洩。
一旦脾不統血,血液外洩,就容易出現出血的現象,比如說便血、尿血、崩漏等等。氣血無法濡養心髒,導緻心血失調,容易引發心髒疾病
2、脾胃與肺
脾胃将氣血運化到肺,補充肺氣,通過肺氣的宣降,協助脾胃将物質輸送到其他部位。
然而,肺氣虛會引起肺部以及呼吸系統的毛病,讓肺部無法正常的工作。
3、脾胃與腎
腎是先天之本,而脾胃是後天之本。腎靠脾胃後天的滋養,能夠讓腎更加強壯;一旦脾胃虛弱,腎的滋養減少,導緻腎虛,進而容易産生手腳冰冷、盜汗、怕冷等等
這就是古語說的:“牽一發而動全身”
調養脾胃濡養髒腑
脾胃影響着五髒六腑,那麼調養脾胃至關重要了。
今天就針對脾胃出現的問題,介紹相應的對策。
1、脾胃不好,引起的口臭
在口腔幹淨、或者吃了有味道的食物之外,那就是腸胃生病了,主要是因為經常是暴飲暴食,喜歡辛辣油膩的食物,導緻脾胃消化不良,食物積滞在身體,然後慢慢的發酵産生臭味,從食道排出臭味。
想要解決腸胃産生的臭味,那就要先解決脾胃虛弱的問題。
保健:
飲食上要注意,少吃多餐,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
堅持一個星期,用淘米水漱口3-5分鐘;
用小點的理氣按揉後溪穴,感覺到酸脹感,可以減輕口臭,還能同時疏通三焦、清瀉火熱。堅持才看到。
2、四肢無力、疲倦
《素問 · 痿論》裡提到:“脾主身之肌肉”。
就是全身的肌肉都要靠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才能壯實,所以脾失健運,肌肉得不到濡養,那肯定就會四肢無力、虛胖、疲勞,還容易疲倦,整個人都變懶了。
保健:
材料:鮮山藥30g 白扁豆15g 粳米50g
做法:先清水煮粳米和白扁豆,再将去皮的山藥片放入,熬制成粥。
3、胃痛
那些經常忙碌的朋友,吃飯都是不規律的,時間一長,腸胃不适,甚至有些朋友會因此患上胃痛,每次都因為胃痛疼地死去活來。
保健:
點按足三裡 梁丘穴,平時36次,痛的時候按揉200次,稍微用點力效果更好。
足三裡取穴:站位彎腰,同側手虎口圍住髌骨上外緣,其餘4指向下,中指指尖處。
梁丘穴取穴:伸展膝蓋用力時,筋肉凸出處的凹窪;從膝蓋骨右端,約三個手指左右的上方也是該穴。
4、脾胃常規的保健
點按建裡穴→神阙穴→天樞穴→點按或推拿胃俞和脾俞→推拿胃經小腿的穴位→點按太白穴
建立穴:
位置:位于腹部中央,肚臍中上3寸,大約四個橫指的位置。
神阙穴:
位置:肚臍
天樞穴:
位置:位于肚臍的2寸位置,大約三根橫指的位置
胃俞和脾俞:
位置,脾俞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大約兩個手指的位置;胃俞在脾俞的正下方
小腿胃經
推揉小腿外側的部分
太白穴:
位于趾關節紅白交際處。
總結:
1、調理脾胃,三分治,七分養,日常飲食、生活作息要注意。
2、脾胃受損,心、肝、肺、腎全遭殃。
3、口臭,異味久久不散的朋友,認準後溪穴
4、四肢無力、疲倦的朋友,送你山藥扁豆粥
5、胃痛折磨人?緩急止痛找足三裡 梁丘穴
6、脾胃通調方:點按建裡穴→神阙穴→天樞穴→點按或推拿胃俞和脾俞→推拿胃經小腿的穴位→點按太白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