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随着年紀的增長,記憶力逐漸下降,總是丢三落四。既然記不住那就拿起筆記下來。自學書以來也積累了一些零零碎碎的筆記,包括聽課筆記、教學課件、平時的思考。總覺得有點散亂,理不出頭緒。遂萌發了重新整理的念頭,方便查閱和反思。因學識有限,諸多不足,請方家多批評指正。
從2014年開始,零零散散記了一些,大大小小四五本有了,現在偷懶很少動手記筆記了。
2019年,在墨池聽張羽翔老師的課,認認真真記下了每一堂課的内容。張老師學識淵博,睿智幽默,金句頻出,很喜歡聽他講課。
2017年,在墨池一元聽了一節王義軍老師的《楷行草》課程之後。一發不可收拾,報了王老師這幾年在墨池上的每一堂課。米芾專題課這塊聽了三次以上,也認認真真做了筆記。王老師講課嚴謹,語言平和,有深度、有高度,有機會參加面授課。
2016年,在李雙陽老師的《逸廬書院》網絡班學習了一年,五體兼修的理念,深深地影響着我,篆隸書即使平時不寫,也購了許多相關書籍。
平時在微信上和山東許文遠老師一起讨論書法,從學書方法,審美理念到書法史,無所不談。許老師平日愛寫日記,書法文字都很耐看,真性情人也。
與楷聰兄一起讨論上下字間的組合關系,楷聰年輕好學,善思,進步很快。聊到興起,全然忘了睡覺。
以上都是聽課筆記和師友們平時在微信上的交流,将這些碎片化、零散的交流記錄下來,溫故而知新。接下來以米芾行書為例,結合自己的學書實踐和思考。對用筆、結字、章法等技法層面,做個整理和分析,不當之處,還望海涵。
用筆分析
1、起收筆形态的變化(筆尖入紙,觀其下筆處)
2、方圓變化
a、起收筆處的方圓
b、轉折處的方圓
c、節奏轉換(靜若處子、動如脫兔)
3、提按變化
發力、彈跳
4、曲直變化
轉折處的直曲(直中帶曲,曲中帶直)
一般來說,在書寫長筆畫時,中斷會加入弧度(曲線),比如長橫、長豎、長撇等,避免呆闆,生硬。在書寫以圓轉為主的點畫時,又會加入直線,以增強力感,避免軟弱無力。
5、中側變化(中鋒取質,側鋒取妍)
a.起收筆,轉折處以側鋒為主
b.轉折處以中鋒為主
c.中側互用
6、線質感
a.用筆方式不同,審美體驗亦不同
b.書寫材料不同,效果也不同
左為絹類,勁挺爽利。右為紙類,溫潤細膩
c.用墨的不同,亦會呈現出不同的效果
左圖墨枯,蒼茫老辣。右圖墨潤,清新隽永
未完待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