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兩害相權取其輕标準是什麼

兩害相權取其輕标準是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03:09:31

“于所體之中,而權輕重之謂權。權,非為是也,非非為非也,權,正也。斷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之中取小也,非取害也,取利也。”——《墨子。大取》

兩害相權取其輕标準是什麼(兩害相權取其輕一定正确嗎)1

墨子說,為了保存手腕而斷掉手指,是為了留取大的利益。所謂權衡利害,就是在利與害之間,區分誰大誰小?在面對“利”的時候,要取其中大的;在面對“害”的時候,要取其中小的。對自己有害的東西,取其小的,要認識到,這不是在取害,而是“取利”。

兩害相權取其輕,是極為著名的邏輯論斷,對現代經營決斷、行政決策産生深遠影響。

在人性上,也能兩害相權取其輕嗎?或者說,财産之利害可以量化衡量,人命的價值可以衡量嗎?

比如舉世聞名的“電車難題”。

兩害相權取其輕标準是什麼(兩害相權取其輕一定正确嗎)2

01.電車難題

英國哲學家菲利帕·福特于1967年提出一個問題:一輛有軌電車失去了控制,司機看見前方的軌道上有五個人。司機可以任憑電車繼續前行,這樣一來五個人必定都會被撞死,然而,司機也可以将電車轉向開到一條岔路上,但是這會撞死在岔路上的檢修工。問司機是否應該把電車開到人少的軌道上,撞死一個人而不是五個人呢?

這個題目一經刊登,成為了全世界津津樂道的話題,繼而衍生出不同的版本,比如:

版本一,如果你是一名醫生,醫院收治了6個病人,其中5個分别是腎髒受損、肺部受損、肝髒受損、眼部受損和心髒受損,不更換則會死去,第六個人則是輕傷骨折,如果醫生為了救前面5個人,而殺害第六個人,并将他的器官移植給其他人,那麼醫生有罪嗎?

版本二,還是失控的電車,正在撞向軌道上的五個人,如果你正站在天橋上,發現隻有投以重物才能刹住電車,而你身旁正好有個大胖子,你把他扔了下去,胖子死了,但是救了5個人,那麼你有罪嗎?

“電車難題”引發的讨論甚至成為了一門選修學科,盡管這個案例是虛構的,但是無疑它引發了人們關于人性,以及法律的價值的思考。

當中,佩德羅·歐肖納西主教的分析無疑最為深刻,他認為:為了達成善的目的,而同時造成惡的結果(注意,這裡用的是“造成惡的結果”,而不是“使用惡的手段”),是允許的。因為按照天主教會關于善的理解,包括四層意思:

第一,客觀要件,該行為本身,在道德上必須是善的,或至少是中性的。

第二,主觀要件,行為人主觀不希望惡果的發生。

第三,因果關系,善果必須是行為直接造成,而不是通過惡果間接造成,否則行為人就是以惡果為工具達成善果。

第四,法益程度。善果足以彌補惡果的罪惡。

用上述四個标準去衡量電車司機、醫院醫生、天橋行人的行為,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醫院醫生和天橋行人因為用惡的手段追求善的結果,惡的手段首先産生了一個小的惡果,再用惡果成就一個大善果,惡手段本身具有可責難性,所以公衆和法庭一緻認為醫生和天橋行人的行為是有罪的。

而電車司機,沒有選擇直接殺害一個人去挽救另外5個人,用現在的刑法觀點看,屬于緊急避險行為。

《刑法》第二十一條 緊急避險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産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第一款中關于避免本人危險的規定,不适用于職務上、業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

兩害相權取其輕标準是什麼(兩害相權取其輕一定正确嗎)3

實際上,案件引發的讨論比簡單引用法條深刻得多。比如人們會繼續追問,

第一、判斷緊急避險的“必要限度”标準是什麼?僅僅是人命的數量嗎?從人命的數量上看,按照兩害相權取其輕邏輯,似乎确實應該轉向。

第二、電車司機有什麼權利扮演上帝,去選擇取舍别人的生命?

如果他放任車輛沿着既定軌道行駛,這是他的職責也是電車的合法路線,撞死5個不應該在軌道上的路人毫無可指責之處,但是一旦司機選擇轉向進入岔道,就是故意殺害岔道上的檢修工,屬于故意犯罪。

第三、當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發生沖突時,應該保護誰?尤其是當公共财産利益和他人生命利益發生沖突時,應該保護誰?

在刑法框架下,法學家和公衆意見比較一緻,認為電車司機無罪;但是在民法框架下,緊急避險導緻的軌道檢修工的無辜死亡,司機和電車公司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而在倫理學家看來,司機的選擇是糟糕的,會終生受到良心的責備。

兩害相權取其輕标準是什麼(兩害相權取其輕一定正确嗎)4

02.越尊重個體,越得到整體

放假期間,再次重溫了《拯救大兵瑞恩》。

如果從價值角度衡量,一個母親四個兒子陣亡三個,僅剩一個在戰場下落不明,拯救母親的最後希望,和确保國家資源優先保障勝利相比,價值大小高下立判。但是美國人卻派出了8人拯救小隊深入敵後,拯救這個死活不明的瑞恩,唯一任務是把他從戰場上帶回來。

實際上,最後也用死去7個人的代價,換回了1個人的生命。在這個故事裡,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價值顯得蒼白無力。

同樣,“電車難題”來源于同樣的西方價值觀,之所以引發數十年人們的争論、思考,那就是始終有一種艱難的抉擇揮之不去:“兩害相權未必取其輕”,或者說眼前所見之利,未必是真的大利。

“電車難題”放在東方價值體系當中,不會讓人糾結,我們習慣了舍小利取大義,舍小家顧大家。這在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時代,确實需要每個人勇于為國家獻身,實際上,大兵瑞恩也沒有辜負戰友們的犧牲,選擇和大家并肩戰鬥到最後一刻。

但在和平繁榮年代,國家應該回過頭,重視和反哺為之付出過的個體利益。與大河水漲小河滿的理論相比,現實中的每一條大江大河都源于涓涓細流,是小河滿了才有大河滿。

同樣道理,如果墨子的手指有感知,每個指頭都知道為了手腕,墨子會不惜犧牲它們,那麼刀來的時候,手指還會撲上去為手腕擋刀嗎?

無論你是行使職權的電車司機,還是手握變軌扳手的普通路人,其實都不應該因為集體的錯誤,損害無辜的他人。

因為人格面前,兩害相權取其輕是違反人性的判斷。

你越尊重個體,你越能得到“上下同欲者勝”的整體。

維新:“泓睿達”原創7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