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有關中秋節古詩20首

有關中秋節古詩20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00:04:42

中秋節,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其知名度和影響力僅次于春節。中秋節的具體起源于何時,這個問題很難确定,但在秦漢時期已經開始過中秋節,宋朝之後越來越興盛。千百年來,有關中秋節的風俗習慣不勝枚舉,比如吃月餅,喝桂花酒,另外少不了拜月、賞月的閑情雅趣。

有關中秋節古詩20首(五首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詞)1

衆所周知,中秋節有很多别稱,例如祭月節、月亮節、月娘節,根據這些名字不難發現,中秋節與月亮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古代文人墨客,一言不合就寫詩作對,有關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詞多如牛毛。今天給大家分享其中五首,每一首都是上乘之作,千百年來經久不衰。

《一剪梅·中秋元月》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樓上一尊同,雲濕紗窗,雨濕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滿堂唯有燭花紅,歌且從容,杯且從容。

這是南宋詞人辛棄疾的一首詞,回憶起以前的中秋節,詞人聞着桂花香,在月下喝着美酒,日子非常惬意。再看今年的中秋,同樣的地點,同樣的酒杯,卻沒有了天上的明月,被雨水取而代之。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表達出作者的愁緒,畢竟團圓的節日,沒有月光是不完美的。

有關中秋節古詩20首(五首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詞)2

“滿堂唯有燭花紅”中的“唯有”二字,襯托出詞人心中的孤寂,愁緒無法訴說,隻能自斟自飲,裝作從容的樣子。當時辛棄疾因反對偏居一隅,建議朝廷對金國用兵,結果被罷官,空有一身抱負,卻沒有用武之地。所以,這首詞看似描寫中秋,其實是壯志難酬的無聲呐喊。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鬓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蘇轼樂觀豁達的精神,幾乎無人不知,甭管經曆多少苦難,他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态。但是,這首《西江月》詞調非常低沉,字裡行間充滿哀怨,開篇就說“世事一場大夢”,感歎人生的虛幻缥缈,如同做夢一般,以及時間太過短暫,轉眼間青絲變白發。

有關中秋節古詩20首(五首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詞)3

望着天上的明月,時不時被雲彩遮住,蘇轼頓時感到相當郁悶,一點都開心不起來。随後自言自語,如此美好的中秋之夜,沒人能和我共同欣賞。如果說上片傷感,那麼下片就是悲涼與無奈。由此可見,當年的中秋節,蘇東坡的日子比較糟糕。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有關中秋節古詩20首(五首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詞)4

這是白居易在八月十五寫的一首詩,通俗易懂,猶如大白話,首聯描寫去年中秋節,颔聯是今年中秋節,隻是地點發生變化,從曲江池畔的杏園,到了偏僻荒蕪的江州。月亮還是那個月亮,但心境已經大不同,可謂是物是人非。寫這首詩的時候,白居易被貶到江州,暫時住在浔陽城。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樹栖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

這是唐代詩人王建的一首七言絕句,寫于某年的中秋年晚上,前兩句很好理解,是對景物的描寫,白月光灑在院子裡的樹上,清楚的看到有幾隻烏鴉,桂花樹被露水打濕,烘托出月圓之夜的甯靜。後兩句純屬抒情,人們在中秋節的夜晚,都在擡頭仰望明月,詩人卻來了一句“不知秋思在誰家”,非常耐人尋味。

有關中秋節古詩20首(五首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詞)5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有關中秋節古詩20首(五首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詞)6

蘇轼的這首《水調歌頭》,堪稱經典中的經典,拿出其中任何一句,都稱得上千古名句。蘇轼與弟弟蘇轍多年未見,恰逢八月十五,由于太想念弟弟,蘇轼差點老淚縱橫,提筆寫下這首流傳千古的佳作。其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備受推崇,蘊含很深刻的哲理。而“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至今讀起來依舊是那樣的美好。

以上五首古詩詞,你最喜歡哪一首呢?你還知道哪些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詞?不妨留言分享一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