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賞析

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賞析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1 03:42:56

唐朝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時代,也是一個多元文化交彙融合的時代,據史書記載,當時有不少外國人在大唐居官,這在今天看來都或多或少有點匪夷所思。

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賞析(春江花月夜賞析)1

文化的自信和發展在唐代詩詞上也有明顯的體現,樂府詩,宮體詩,田園詩,邊塞詩,諷喻詩,律詩,絕句等等,當然用不同的分類方法會将同一首詞劃到多種類型裡邊,這也是它多彩的地方,就好比陽光有不同顔色的光譜一樣,詩詞有不同的情調,不同的韻味。

在某一個細分品類裡面,也許《春江花月夜》不是最好的,比如在送别詩裡面,可能不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登高詩裡面,不及王維的《九與九日憶山東兄弟》,在朦胧詩裡面不及李商隐的《無題》系列,但站在一個更宏觀的,更高的角度來看,《春江花月夜》可能真的是最好的一篇。

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賞析(春江花月夜賞析)2

不管是古人還是近現代學者,對《春江花月夜》的評價都非常之高,最為大家熟知的便是“孤篇壓全唐”,“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初次接觸這首詩的時候,覺得這些說法太過誇大,但随着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對這首詩的認識也在發生着變化,現在覺得,也許這些評價是很有道理的。

從篇幅來講,不得不說這是一首很長的詩了,全詩達36句。這本身就是一個很高的門檻,單從一首詩的篇幅便可以體現出作者的水平。最為我們熟悉的唐代長詩便是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了,白居易無愧為唐詩大家,但把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和白居易的這兩首長詩比較是不妥當的,白居易的詩重在叙事,張若虛的詩重在寫景。這就像我們不能拿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相比較一樣。

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賞析(春江花月夜賞析)3

從詩詞的視覺沖擊來看,《春江花月夜》堪稱一絕,至少我很難從我所了解的唐詩中找出一首來能與之等量齊觀。這首詩将春、江、花、月、夜五者有機的融合,而這五種景物在詩中又恰如其分的相互滲透。在讀者的眼前展開的是一幅宏遠的,遼闊的,深邃的,立體的,交相輝映的巨幅畫卷。

作者詩中的意象讓人不自覺地産生聯想。月下的春潮,皎潔的銀月,空中流的霜,銀光中的花樹,靜靜地搗衣砧,慢慢地被春潮流過,透着春天的寒氣。你會覺得較低的天空是有一些模糊的,那裡清霜漫飄,但同時你還會覺得夜空是如洗的,因為那裡有一輪明月,她此刻已經在春潮的伴随下升起,皎皎如盤,穿過輕紗般的流雲。隻要你願意展開,完全可以開啟一個無窮的想象,因為《春江花月夜》這首詩已經把你帶到了這裡。

對于詩的傳承來說,帶給人的是驚喜和無限的思索。“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總是要有些情懷的,人總是要有些求索的,人生的意義大概也在于此了。

面對靜靜流淌的潮水,春江潮水連海平,當空高懸的明月,靜靜地沐浴在繁花飄香的江邊,你會很自然地将自己和大自然聯系在一起,月亮還是那個月亮,亘古未變,而世間已滄桑。第一個站在江邊仰望月亮的人是誰,是月亮照耀了他,還是他仰望了月亮?

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賞析(春江花月夜賞析)4

到這裡已經有一點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思考在裡面了。人和宇宙到底是什麼關系,古人認識的宇宙雖然沒有今人了解得那麼宏大,但它的神秘已經足夠先人們為之傾倒了。月未變,而人已老,在時間的面前,生命是短暫而美好的,正如這春江花月夜,很快就春江退潮,明月西斜,四季往替,韶華不再。

人永遠不是孤立的,特别是有詩情的人,總有一顆纏綿細膩的心。“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思念是一種美好的體驗,每當這時候我們才能體會到内心的脆弱,進而是它的柔軟,還有那來自遠方的溫暖,這種出現在詩詞中的思念的溫暖是不受時空限制的,溝通了古今,跨越了海陸,穿起了彼此。有了今夜的思念,不管你明天回到故裡,還是直奔前程,都會有一股不同尋常的感受和力量。

《春江花月夜》的好,在于她是一首豐富的詩,一首深厚的詩,一首啟人思考的詩,一首熨平内心的詩。他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品讀詩情,感悟人生,期待您的關注,評論和轉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