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工作之餘,跟一位經常來醫院就診的患者朋友的交談中,被問及這樣的問題。
這位朋友跟我說:“我們全家現在沒有一個人,敢吃味精了。”
“據說這味精吃多了會使人變傻,經常吃還會緻癌。”
“你說這到底有沒有依據,是真的嗎?”
就目前來看,确實多數家庭,已經很少再把味精,作為調味品了。
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不約而同的一緻認為,味精對人體危害非常大,紛紛放棄使用。有人說“味精吃多了會變傻”,也有人說“經常吃會掉發”,甚至還有人說“味精會緻癌”等等。
那味精到底有沒有大家傳的那麼吓人,是不是真的會緻癌?
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重新認識它吧。
味精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味精是一種可以使食物和菜肴達到增鮮的鮮味劑。尤其是在與鹽同時并用,其味道會更加鮮美。味精還能夠緩和,堿味、酸味,以及苦味等,使這幾種味道更容易讓人接受。
制作味精可以通過多個渠道,比如可以用小麥面筋為原材料,加工而成;也可以通過澱粉或者是甜菜中富含的焦谷氨酸,制作而成;還可以通過化學合成的方法,制作而成。
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在進入人體後,能夠參與蛋白質嗯代謝過程,促進氧化,對人體的腦神經,以及肝髒都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味精的由來,最初,在1908年,日本的一位化學家,池田菊苗。從海帶中分離提取出中一種物質,并證實了,這種物質能夠增加食物的鮮味。而這種物質,叫作谷氨酸。
而後,又經過進一步的研究配制,生成了谷氨酸鈉,并命名為“味之素”,在1909年在日本投入生産并銷售。
中國在1921年時,吳蘊初先生注意到了“味之素”,開始研發并生産出,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的味精。之後,我國逐漸發展成為,世界味精生産大國。
為什麼有人說:味精是“害人精”,不僅傷身還緻癌?
味精加入食物中本可以提鮮,能夠使人增加食欲。可又為什麼被說是“害人精”,傷身還緻癌呢?這還要從“中國餐館綜合症”說起。
1968年,一位叫趙浩民的美籍華人,在一封至新英格蘭醫學報的信件中稱:他不管在任何時間,到中國餐館進餐後,都會在餐後15-20分鐘出現奇怪的症狀反應,開始是在脖頸後方出現麻痹感,之後會逐漸放射至手臂,甚至是背部。并且同時還伴有心跳加快,體力不支等,各種身體反應。
随着這封信被寄出後,西方各大媒體大勢宣傳報道,消息便不斷被傳開來。味精從神奇的調味品,變成了“害人精”,甚至還被說成是會緻癌。而事實上是,這種種說法,隻是一傳十,十傳百的謠傳,始終沒有确鑿的證據,可以證明味精緻癌的說法。
味精并不是“害人精”
1.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鈉。谷氨酸鈉,是許多天然食材中本身存在的一種成分。
而當下生産味精多采用的生産方式,主要是細菌發酵。這種生産方式,與制作酸奶、釀酒和釀醋相似。所以說,味精無論是在成分上,還是制作工藝上,都可以說是安全放心的。
2.有一些人認為“味精會緻癌”。味精緻癌的說法,主要是認為味精中的谷氨酸鈉緻癌。其實,谷氨酸鈉本就存在于許多天然食材中,常見的,比如豌豆、葡萄汁等。
并且,一些含有水解蛋白的食物,也含有谷氨酸鈉的成分,比如醬油、奶酪等。其中,醬油中的谷氨酸鈉成分含量,可達到1%左右。而奶酪中,還要更高一些。
3.另外,還有一些人認為,味精在加熱至120℃以上,谷氨酸鈉就會轉變成焦谷氨酸鈉。這種焦谷氨酸鈉,可能是種緻癌物。
谷氨酸鈉确實在加熱至120℃後,會轉變為焦谷氨酸鈉。但是,焦谷氨酸鈉也并不會緻癌,隻是缺少了谷氨酸鈉的鮮味而已。
多個國際權威機構,曾圍繞味精的安全性問題,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評估。最新評估結果認為:味精不存在安全方面的問題,故在食品使用中并沒有限制。
不敢吃味精的人,想必現在已經了解的很清楚了。總的來說,味精并沒有謠傳的那麼吓人,大家盡可以放心使用,不必再擔心味精會緻癌的問題。
但是,考慮到味精含有較高的鈉含量。所以,建議大家在使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加味精,要适量
有關數據結果顯示,建議60公斤左右的正常成年人,每日谷氨酸鈉的總體攝入量,要低于1.8g。
2.不建議與醋并用
味精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遇醋後會生成,谷氨酸二鈉。不但不會使食物增加鮮味,反而會多了一股奇怪的酸澀。
3.加了糖的食物,不要加味精
味精遇鹽後,會增加其鮮味,使菜肴更加美味。而加了糖的菜,再加味精,不但達不到增鮮的效果,也會出現一種奇怪的味道。
4.自帶鮮的食材,不用加味精
常見的如肉類、雞蛋、蘑菇和海帶等,這類食材中含有谷氨酸,谷氨酸遇鹽加熱,自然産生谷氨酸鈉。完全可以取代味精的作用,自帶鮮味。
現在大家可以放心了,味精隻是被無辜的扣上了“害人”的帽子而已。隻要在平時使用味精時,注意上面提到的幾點,尤其要注意适量為宜。味精,還是可以很好的達到提鮮效果。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若有疑惑請去正規醫院咨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